分享

微插座:是时候把插座摆上桌面了 | 雷锋网

 孙维宏的图书馆 2014-08-12

wcz4

“智能插座何其多,怎么又来了一个?”

相信不少人在看到微插座时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是的,又来了一个,而且似乎有些“来者不善”。

微插座和其他智能插座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这是笔者问微插座创始人易虎的第一个问题。

易虎回答了很多,比如与其他智能插座的模块不同,能用微信进行控制,内部集成Zigbee通讯模块,配对更方便等等。但在答案的最后,他又补充道:

“微插座的核心芯片是路由,与360路由、极路由等路由器的核心芯片是一样的,我们以插座的形式来体现产品,但产品的核心远远要超过一个插座。”

也就是说,微插座虽然有着智能插座的身子,却不安心只做插座。

而易虎也毫不掩饰他的“野心”,在他的规划里,微插座只是打造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第一步。

“我们atsmart团队对产品进行了10次以上的硬件改版,20次以上的软件改版,每当我们需要改进或增加某项功能时,都有可能将之前的版本推翻,进行重新设计。这当然要花费一些成本,但现在成本的增加是为了以后别的配套产品成本的下降。在未来,我们会将产品功能细化,增加产品线的分支,比如子插座或空调控制器之类的,这些都需要微插座这个主插座作为基础。因为我们已经将多次‘打磨’的插座内置了Zigbee工业通讯模块,所以今后建立起一整套系统会更容易成本更低。”

Zigbee技术由于他的高可靠性,低成本,自组网功能的先天优势,之前大部分应用都是在工业领域,民用领域的明星产品是NEST,NEST thermostat和NEST protect 均使用了Zigbee技术,让相同厂商的不同产品无需配对可以自动组网,甚至下一步不同厂商的不同产品也可以无需复杂配对直接组网,微插座和NEST一样,都采用了Zigbee技术标准。

wcz2

规划归规划,当下产品还是要做好的。微插座号称拥有6项全球首创设计,而笔者也在产品的细节上发现了不少亮点。

首先,与传统插座相比,微插座采用了后方出线的方式,90度的出线设计比起原有的左右出线方式会更加美观。我们知道,人们往往不会把传统的插座放在桌面,更希望把它塞在角落,因为这种跟着一堆线的插座摆在台面上会很丑。相比之下,微插座放在桌面后,插线就从后方直接垂下去了,在正面是看不到的,再加上插座的设计就很美观,所以使它更像一件艺术品。

然后,微插座拥有一块OLED显示屏,虽然仅有1寸,但也是一个从有到无的突破,它的意义是让用户可以进行直观的交互和体验,要知道现在的插座都有一个普遍的问题:用户不知道它是什么状态。而显示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相对于物理按键,产品上的触摸按键能像智能手机一样灵敏,让使用和配对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当然,微插座在本地也保留了传统的控制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是否让它“智能”起来。

另外,微插座还增加了标准USB充电接口,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插座对如手机,平板等标准USB设备进行充电,而无需再准备一堆充电器。易虎介绍说,这个功能是atsmart团队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后进行的一项改进,尽管增加了一些成本,但却让产品看起来更加“人性化”,这也是整个团队所追求的。易虎也表示,微插座已通过国家3C实验室的严格测试并获得批准通过,并且atsmart团队每天都会在办公室和家里进行这项功能的测试使用,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相比于其他创业团队,易虎认为自身的优势在于他们之前就有过丰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量产经验,也做过其他许多量产产品,产品在量产上不会有大的问题。不过初进智能硬件的圈子,他们还是遇到了些“小麻烦”,因为可选择的方向太多,可以做的东西太多,光在选择上整个团队上就花了不少功夫。

最开始的时候,团队其实想过要做智能路由器,但显然会与互联网巨头形成正面竞争,肯定竞争不过大厂商,于是团队更聪明的想到了家庭入口的更基础层—-电。只要把电给“控制”了,就占领了基础层面,这就是微插座产品的由来。

让易虎欣慰的是,在产品曝光以前,业内的不少朋友和供应商都认可了产品的整体思路,这给了他不少动力。而现在,团队开始迎接真正迎接市场的“大考”了,微插座现在正在进行众筹,到底他们能交出怎样一份答卷呢?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注硬创邦(ID:leiphone_bang),报道硬件创新创业,最新炫酷硬件产品。

qrcode_for_gh_83d7747f25ab_258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投稿,雷锋网登载此文为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雷锋网
责任编辑:夏航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雷锋网
雷科技
爱搞机
超好玩
左林右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