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一鸿:可畏的对称,物理学的革命

 六谷斋 2014-08-12

2014年6月25日,华裔物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徐一鸿教授发表了“可畏的对称:探寻现代物理学的美丽!”主题演讲。凤凰网大学问独家发表演讲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到底什么是理论物理的美?理论物理学家说美,最基本的层次上,是几何的朴素美丽,一种非常严格的对称。

千万年来,我们都是说东西上上下下,牛顿就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错的,因为苹果从树上掉落的方向是到地球的中心去。所以那个苹果不是fall down(掉下来),是fall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earth(落向地心)。如果我们用爱因斯坦的说法,创世者的思想里面,它根本没有上下这个概念,这个就是所谓轴向对称(或旋转对称)的概念。

19世纪的物理是从做试验开始,比如在电磁学的试验中,发现了Maxell理论,再从Maxell理论里面发现有一个对称。但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就把这个逻辑翻过来,开始是一个对称,根据这个对称就能得到什么理论,从理论再讲到什么试验。Yang-Mills(杨振宁和米尔斯)就是用这个方法得了诺奖。

物理的定律可以完全对称,但定律的表现就不完全对称,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定律是对称的,但是表现结果是不对称的。

作者简介:

徐一鸿:华裔美籍物理学,目前任职于凯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著有《可畏的对称》、《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Swallowing Clouds》等书。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编:

物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了解创世者的想法

今天晚上的讲题就是我书的名字《可畏的对称》。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I want to know how God created this world,I am not interested in this or that phenomenon。I want to know His thoughts。The rest are details。” (我想要知道的是上帝如何创造这个世界。我对于“这个”或者“那个”现象并不感兴趣。我想要知道上帝的想法。其他的都是细节。)

当然,理论物理里面很少人可以做到爱因斯坦那个水平。所以,爱因斯坦这句话也不是很多人都喜欢,其实很多人都不喜欢。因为那些人都是一生一世做这个,虽然看这句话讲的很大、很重,但只是鼓励一下我们。

所以特别是在应用物理跟科学技术方面,绝大部分的物理学家都没有这个能力和机会,像爱因斯坦这样来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对时间和空间都有很重要的贡献。

爱因斯坦标准这么高,我们这一门物理可以叫什么名字呢?这门物理就是要了解这个造物主的思想。这么高标准的物理,我们没有一门课教这样的物理那就不行,所以我们不妨就说叫基础物理学。但这门基础物理学有另外一个意思,它不是入门的物理,不是说刚刚进门的物理,很容易、很浅的物理。而是,我们世界怎么创造的?最基本的概念,比如时间、空间是什么?然后我们怎么去找到它们?怎么了解这个创世者?

我特别强调,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基本物理学。今天我坐在这里,告诉你为什么有些物理学家(可以说爱因斯坦跟他的传人吧),这些人研究物理不是要做一个什么机器,做一个什么新的技术,而是要了解世界。

物理的美是几何朴素的美,比如中国文化里的对称美

爱因斯坦有一个朋友,他的书里面写了一大堆关于爱因斯坦的事情。他说爱因斯坦考虑一个理论的时候,会问他自己,如果他是上帝,是天主,他会把宇宙做成这个样子吗?爱因斯坦的信心到最终点是宇宙,所以爱因斯坦问他自己,他会怎么样创造这个世界。他觉得理论物理到最基本的时候,是最简单跟最美丽的。

我们现在知道牛顿力学只是爱因斯坦力学的一个近似,并没有理由说牛顿的近似方程式要特别美丽,大自然何必要管我们为了方便做了哪些近似呢?

牛顿力学不是一个基本的东西,我们也没有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美。然后这个美,讲到物理上边的美,每一个文化的审美观都不一样,从古代到现在也不一样。我写过一本书叫《Swallowing Clouds》,里面就讲到中国文化。    

那中国文化里面,何谓美呢?我们的研究一下,从“羊”跟“大”这两个字合起来看,中国人觉得什么是美?就是看那个很大的羊,但这种审美观从不同文化里面是不一样的。所以,到底什么是理论物理的美?理论物理学家说美,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是讲几何的朴素美丽,一种非常严格的对称。

这种严格的美是诗人能领会的。一位有名的女诗人讲过,我在翻译这些文学的书的时候,只有欧几里得一个人,可以看到真正的美。那个诗人也觉得真正的美是一种严格的几何对称的美。

现在我们大家来看一下日常生活中对称的例子,多的不得了。我特别觉得在中国文化里面,对称的概念是非常浓厚的。中国文化里面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就是对偶,这是中国文化特有。在中国很多地方大家都知道,两面都有这个对称的,每个字要对应什么字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刚才讲的就是很简单的对称,就是左右对称。

物理里面没有上下的概念,苹果不是掉下来,是掉向地心去

从左右对称,我们就要讲到旋转的对称,物理基本定律里面的一个旋转的对称什么呢,就是那个基本的物理定律里面,都可能有一个特别的方向,所以应该是每个旋转度是一样的,比如客家的圆形房子。

我们大家都知道,千万年下来,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特别的方向,就是上下,上下跟别的方向不一样。我们物理上面怎么能说没有上下呢?这难道不是乱讲吗?没有上下,这个绝对是物理上面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是牛顿发现的,这个发现是非常深奥的,如果你仔细去想一想,这个牛顿真的不得了,因为千万年来我们都是说东西上上下下,那牛顿就说,苹果不是丢下来的,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错的,因为苹果从树上掉落的方向是到地球的中心去。所以那个苹果不是fall down(掉下来),是fall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earth(落向地心)。

这个上上下下只是一个幻想,我们平常生活上,因为我们跟地球的大小相比,实在太渺小了,我们人很小,地球很大。所以跟地球比较,我们看起来是上下,其实是没有上下的。

所以就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用爱因斯坦的说法,创世者的思想里面,它根本没有上下这个概念,所以你可以想象,比如说真的死了之后,你会看到创世者。有一天你就看到上帝,跟上帝说,我念了什么,我学了什么东西,然后你就开始解释,你就说什么东西上下。

上帝就会跟你说,对不起,我听不懂,对不起,什么是上下?所以创世者的思想里面没有上下这个概念。所以物理里面没有上下,这个就是所谓轴向对称(或旋转对称)的概念。这些都是蛮简单的。

对称改变了我们对很多现象的误解

我要跟你强调一个事情,就是Extrinsic symmetry和Intrinsic symmetry在物理上面,一个是外在对称,一个是内在对称。我们讲物理上面讲的对称是内在的对称,我们觉得很重要的是那个物理的定律的对称,不是外面的表现的对称。

那些古代的希腊人真的了不起,真的很聪明。但是他们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就是他们没有把内在对称(Extrinsic symmetry)跟外在对称(Intrinsic symmetry)搞清楚。这个就是说物理定律与物理现象的对立和不同,一个是物理的定律,一个是现象。

古代的希腊人,觉得因为有反转对称,所以就觉得那个行星在太阳上面走,轨道应该是一个圆形。因为圆是比较完美的,应该不是那个椭圆形。但是我们现在知道,行星在太阳上面走,就是一个椭圆,就不是正圆。

我只想说,The laws of physics may be rotationally invariant, 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orbits have to be circles(物理定律可能是旋转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轨道必须是圆的),可以这样说,我在哈佛念博士生念四年,这个是其中我学到最重要一个事情。所以这个错误可以这样说,在物理的进展上面可能真的是退后两千年,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错误,这个是天大的错误。天大的错误只是从概念上看好像很小的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对内在、外在没有搞清楚,没有在Extrinsic symmetry和Intrinsic symmetry之间搞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