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鸡汤,好喝你就多喝点?

 竹一蓑 2014-08-12

心灵鸡汤的来源

心灵鸡汤是由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共同创作。“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丰富我们的心灵来充实我们的内心世界。可是我们人人都需要心灵鸡汤吗?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对于鸡汤的态度,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才算比较合理吧。

心灵鸡汤的内容

心灵鸡汤一共有三辑。一是“活着,就有希望”、二是“幸福就在身边”、三是“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心灵鸡汤无非就是一种心理励志学,往往着迷于此的人,大多是处于生活的低迷期,事业的低谷期,家庭的分离期等等。这么说可能还不够准确,有人这么认为,沉迷于此的大多数其实是对于生活不满。我不敢贸然说这是我自己说的,唯恐得罪一些人。接下来讲讲鸡汤的内容是怎么构成的。

在我所喝过的鸡汤中,一部分的文章是模糊了过程,展示了结果,以简练的文字将你带入人生的巅峰。举个例子,一位女士,和丈夫结婚后,在家里做全职太太,但是几年无子。发现老公有了小三,她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婚。(这时候的悲情相信不少人点了32个赞)她还坚强的选择净身出户,做个有志气的好女人!(更多的人开始觉得她好坚强好厉害哇我要给她点64个赞)由于好多年没工作,不好找工作。但是为了生活,还是要努力工作。吃了不少苦,没过几年,事业有成了。她遇到了一个优秀的男士,从此和她的白马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如果是台舞台剧,观众这时候应该集体起立,为这位女士鼓掌!)这类的故事只是向读者灌输单一的世界观,基本不考虑现实生活的逻辑。有的人可能会反驳,但是仔细想想,这类的故事和童话故事其实没有差别。只是角色设定背景设定换了而已。否定的人,你觉得不是这样,那就不是这样吧。我怕你自己发现真相后才想起来这么多年的鸡汤让自己没有长大。这种悲剧后的悲愤我受不起。

另一部分也就是以偏概全。鸡汤作者马克·汉森他总共拜访了超过1000位以上的亿万富翁,了解了他们成功共同的关键,创作了心灵鸡汤。这是搜索引擎了解到的。不可否认,很多看这本书的人,是想成为成功人士,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书里介绍很多成功人士,讲述他们成功的过程,历程是有多艰辛多痛苦多悲催。可是,通过看这样的故事,来达到“自慰”的效果,正在辛苦正在悲催的人也就以此来安慰自己,告诉自己以后会成功的!以后一定会走上人生的巅峰!我不否认一部分的人最后成功了。但我否认的是,如果人人都以此“自慰”,最终成功!那世界上不是人人都是成功人士了吗?那书店里那么多的成功励志学都干嘛用?这种故事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过程的辛苦是必然,成功与否说是运气倒不如说是现实环境造就的。以此来坚持信念的人,大多数也往往具有偷懒心理。看了别人的心酸,感觉内心饱满,生活一切又变的更好了,自认为以后一定能成功,但是却失去了前进努力的动力。再说明白点,马克·汉森26岁生意失败,一度想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后来却成为了一名超级演说家,出版了《心灵鸡汤》,建立了《心灵鸡汤》这个全球知名的品牌。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

心灵鸡汤的效果

心灵鸡汤的第三部分是“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这个主题也算是老生常谈,没有人会否定去怀一颗感恩的心。本来这种话题已经腻了,但是放在心灵鸡汤里却效果非凡,不少人觉得很受用。简单的来说,我们一直以一种同样的形式去传达事物,突然有一次换一种形式,肯定会觉得新鲜。我自己亲身的经历就是“光盘行动”了。我们人人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爱惜粮食,但是浪费现象却屡屡不绝。把说教的形式换掉,以直接的行为“光盘”来履行这种美好品德,效果确实好。心灵鸡汤在此方面也确实有效果。

有疗效那是不是不能放弃治疗呢?但是药吃多了会上瘾,什么时候自己病好了都不知道。鸡汤的效果其实就是新形式的励志心理学。其目的就是催人奋进,让人有向上的动力。但现实生活是理性的,鸡汤的感性思维在现实中往往不堪一击。生活中的困扰可以通过鸡汤来缓解压力释放心情。但是现实的麻烦困难却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去解决。有人反驳我说,心灵鸡汤其实疗效好,因为在人生的路上,理性和感性中,选择直线到终点,还是曲线到终点,都无可厚非,因为最终都会到达终点。乍一听我觉得好正确好有理好棒我要给他点32个赞!但是当我仔细一想,这种说法不对,人生最终的终点是死亡,无可逃避。但是人生的高度却不同,应该把其比喻成爬山,你可以选择从直线到达你的最高处,也可以选择曲径通幽的小道慢慢向上爬。但是最终到达的高度,每个人都不一样。

鸡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