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莲花种植技术

 昵称18746470 2014-08-13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以花人药。花含黄酮类成分牡荆甙、荭草甙。还含有藜芦酰胺、软脂酸、香豆素、树脂、挥发油、鞣质及多种甾醇类化合物。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能。治急、慢性扁桃腺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

      该品主要分布于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和山西等省的高寒山区,主要依靠野生,很少栽培。栽培2年开花。可连续多年采花。
    金莲花常野生于海拔1000~2 200米的山地或坝区的草坡、疏林或沼泽地的高岗处。喜冷凉阴湿气候,耐寒,忌高温,忌干旱。土壤要求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排水良好。主要以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株繁殖。
    1.种子形态:瞢荚果有较长的喙,内有种子多数,很小,黑褐色,卵圆状,千粒重只有0.8~1.5克。
    2.留种和种子培育:要建立留种田,精心管理培育,采用二、三年生植株结的果大、早熟的种子。种子采收要适时,当金莲花果实由绿转黑褐色,种子呈黑色时即种子成熟,应及时采收,因果实成熟时果端开裂,种子很容易从裂孔处掉落,特别是遇暴风雨,种子最容易掉落。采种时小心将果枝折下,勿倒置,以免种子掉落,装于布袋内或密的编织袋内,运回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倒在塑料布上或报纸上摊开数天后,打下种子,簸去杂质。种子置阴凉处,但不宜久藏,隔年种子会失去发芽力,放冰箱中贮藏可延长种子寿命。
    3.种子处理方法:金莲花种子有低温休眠的特性,需经O~5℃低温2~3个月砂藏才能发芽,随着砂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也随着提高。生产上应在11月份前进行砂藏,将种子与5~8倍湿细砂拌匀,埋于室外高燥背阴处:挖深30~40厘米的坑,坑大小视种子多少而定,坑底整平,先铺5厘米厚的细砂,再铺与细砂拌匀的种子10厘米厚,上再盖细砂10—15厘米,浇水后再盖土15~20厘米,使高出地面,避免雨水或冰雪融化渗入种子层内,引起种子腐烂。如种子量少可装在花盆里或木箱里再埋于坑内。到第2年春解冻后,种子多数裂口个别种子发芽,即可取出播种。如延迟播种,种子多数发芽,会影响操作,同时也会影响出苗,大大降低出苗率。
    4.种子繁殖育苗法:可秋播也可春播。秋播,于种子采收后及时播种,春播可在早春地解冻后及时用经低温砂藏处理的种子播种育苗。播种前2~3天先把育苗地浇湿,地稍干时耙平整细,作成平畦,因种子很小,苗床一定要整细整平。播种时,将种子与5~10倍的细砂拌匀,于畦面按10厘米行距条播或撒播,播后盖3~5毫米厚的细砂或细土,上面再盖一层稻草并浇足水,可保持较长时间表土湿润。冬播者于第二年早春出苗,春播者于播后15~20天出苗,出苗后要逐渐揭去盖草。如加盖农膜拱棚,可提早出苗,幼苗生长比较快,气温高时可去掉农膜。出苗后要注意常拔草,经常保持畦面干净无杂草,干旱需及时浇水,当年7月下旬即可移栽,但此时气温较高,移栽成活率较低,于第二年早春萌芽前移栽成活率较高,最高可达100%成活。按行株距30厘米×20厘米定植。
    5.分株种植法:可在9~10月植株枯萎时,采挖野生种苗,或于4~5月刚出苗时采挖,以未出苗时采挖,移栽的成活率高。将挖出的根状茎进行分株,每株有芽1~2个,剪去过长的须根,栽种的行株距同育苗移栽,栽后浇水。在生长季节也可栽种,但成活率较低,生长也较差。因分蘖苗少,一般只在初次引种,采挖野生苗移栽时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