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访美国航空母舰

 左右_逢源 2014-08-13

三访美国航空母舰

  凡事有三。我竟然三访美国的航空母舰。

  最初的那次,在2001年11月。那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不久,美国派出4艘航空母舰,集结于海湾,正巧,我在美国所住的旧金山东湾阿拉米达岛,正是航空母舰的母港。听说“黄蜂号”已经退役,可供参观,离我的住处不过是“一脚油门”的地方。于是儿子、儿媳驾车陪我和妻去那里。“黄蜂号”的排水量为4万多吨。我从最底层船员宿舍、第二层机库、第三层甲板直至高高的指挥塔,细细地参观了5个小时。那次航空母舰给我的震撼印象就是一个字——大。

  第二次是在2007年6月,正值夏日,在强烈的阳光下又拜访了这艘“海上巨无霸”。不过,我仍然只是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水平。

  2014年3月,我又在阿拉米达岛住下,第三次访问“黄蜂号”。自从中国拥有“辽宁号”航空母舰,举国上下关注航空母舰,我也因此看了诸多关于航空母舰的介绍文章、书籍和纪录影片,总算稍微懂得一点航空母舰的知识。

  “黄蜂号”上的讲解员,依然是一群这艘航空母舰的退伍老兵。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显得更加苍老。尽管步履蹒跚,然而他们对曾经共生死的庞然大物,充满了感情。这一回带领我参观的老兵,一脸络腮胡子,胸牌上写着Alfred(艾尔弗瑞德)。知道我已经是第三次前来参观,是航空母舰的“Fan”(粉丝),他显得很高兴。

  前两次我对阻拦索“视而不见”,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后来从辽宁舰的纪录片中得知,舰载机能否在航空母舰上安全着陆,阻拦索是“生命线”。普通的战斗机着陆时需要近千米的跑道,而航空母舰上的跑道往往连300米都不到,所以普通的战斗机无法在航空母舰上降落。舰载战斗机能够降落,是因为机尾之下有一个尾钩,而航空母舰上则横放着阻拦索,尾钩被阻拦索勾住,舰载战斗机便停了下来。艾尔弗瑞德领着我去看阻拦索,足有甘蔗那么粗,是用特殊的钢丝拧成的。他强调说,阻拦索受到的冲击力很大,所以使用100次左右,就要换新的了。

  阻拦索的作用是使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迅速降到0,而弹射器则是使静止的飞机一下子向前高速飞行。弹射器的作用,就是当舰载机起飞时用力推它一把。这一降一飞,是关键性技术。比起阻拦索来,弹射器的研制难度更高。

  经艾尔弗瑞德指点,我在航空母舰甲板上一架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前蹲了下来。我看到战斗机“骑”在一条钢轨之上。这钢轨叫“导向滑轨”,有八九十米长。我看到舰载机两个翅膀的根部各有一个铁钩,钩住一根钢索,而钢索中简部分被推力器勾住。起飞的时候,这个推力器沿着导向滑轨飞速向前,拉着舰载机飞快向前滑行。推力器为什么有那样大的力气呢?原来导向滑轨之下,有一个蒸汽弹射器,借助于超高压蒸汽锅炉喷射的蒸汽的力量,强力推动推力器,从而使飞机猛力向前。

  我注意到,“黄蜂号”陈列的所有舰载机,机翼都是可折叠的,就连轰炸机也不例外。不言而喻那是为了节省舰载机占用的空间,以便使航空母舰能够由此装载更多的飞机。航空母舰如同一幢高楼。我站在航空母舰甲板上,隔着湛蓝的旧金山海湾,眺望对岸的旧金山,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历历在目。

  在我告别“黄蜂号”时,艾尔弗瑞德高兴地与我合影。他说,在众多的参观者之中,难得有你这样来自中国的“研究者”。

  我期望着有朝一日登上飘扬着五星红旗的“辽宁号”航空母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