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军休谈端午节的风俗

 军休强军路 2014-08-14

   
谈端午节的风俗
发布日期:2013-06-05字号:[ ]

      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崇拜龙图腾的图腾祭,即“龙子节”,以至后来演化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而死的楚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从此,赛龙舟、吃粽子就成为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又以奇数(单数)为阳,偶数(双数)为阴。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我们在儿童时代,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颈脖、手腕或足踝上,也称为长命缕;过端午节时,各家要悬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舟花(山丹花);要避“五毒”(蜈蚣、蝎子、蛇、壁虎、癞蛤蟆为五毒),南方还要吃“五黄”,就是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时值初夏,气候燥热,细菌繁衍,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治疾病。我国民俗有每逢端午,家家一大早就要清扫庭院;给小孩佩带香包;在屋内洒雄黄酒;门前挂菖蒲、艾叶;点燃熏烟,以避瘟祛邪。这些传统古老的习俗,可以说端午节亦是传统的卫生节日。虽不能代替今天防病保健的主要措施,有的也不科学(如饮用雄黄酒等),但仍不失为有益人们健康的卫生活动。

 

作者:鼓楼军休七所  李祖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