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述内家拳学理三则

 水晶宫114 2014-08-14
内家一术,由来已久,世人惊悟其法理的优良超越性,再得有志人士的大力提倡,奔走呼号,可谓不遗余力,使各种宣传也生机蓬勃地涌现出来,其踪迹如久病重危 之人,忽遇良医治疗,而生机顿开,这足以令人欣喜欲狂。世人觉仅此道可复兴,关于此术的书图资料亦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其间确实有用的有之, 但多如牛毛的,则是借其美名,欺人而牟私利,而真正了解其精要,纯属凤毛麟角。一点鲜贵之处,亦似梦里夜语,亦语无伦次,使人见之,似寒侵打悚,似异风穿 堂,长期如此,日积月累,其害非浅。予虽不能胜武,然自幼始,对此道尚可以用"私爱"两字涵括,长期以来,触摸的也较多了,而今偶尔检古之遗书,尚有所 存。如能佑之所悉,定能受益匪浅。比之某等纸上空谈,不能为世人所用者,认犹可稍胜一筹。为使立汇此门的先哲在九泉无憾,所作出过的心血不容掩盖,也为使 后世者能循理可依,今略理其精要,录几则于后人鉴之,以供志同者参正,收藏。 

四明内家拳《开门哀阴论之篇段》 
闻拳手相斗,与人交手,欲摧人必先近其身,方能使对手跌倒。手如两扇门,而身如物藏于室内,不得门路而入,纵有神手亦不能为之。手之门有三:手腕 为头门,里一层肘心为二门,更进一层膀根为三门。进此三门,即近内院,此后方可登堂入室,直捣黄龙。故拳师与人交手,重在破门,先有得门一说。夫交手拦其 手,谓制头门;控其肘,谓制二门;过其膀根,称门破。故交手必先夺其门,为战之要道。究其用,手臂者,则屈伸往来,可任意变化,无以穷尽。夺门而制,使其 难以收转,彼自不能转手,赶救顾及,使之措手不及,而唯我纵横矣。故见手则开,见开则入,用以达人内院。能摧人一点即到。事便手捷法敏者先得,手慢质钝者 吃亏,而在左右前后。顾盼拟合悉逢肯綮,就可信手得来了。 

四明内家拳《惊战勘正时机论》 
术曰: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乘势而打之,对手无不摧以待毙。阴阳变理,机在彼旧力略过,新力未生时,趁对方之势即发,以近吾身,尚未落点,吾即趁 此机会,邀住彼手,连粘不离,随势之变化,应势挥使,控之而圈之,无不如意。而后进发吾之势。即时,在外家谓挟势,而在内家则称为牵动。彼自欲退不得,于 拦不及。惊战勘正于此时用之,无不妙之理。若稍前,彼尚可退回;若稍后,吾己则吃亏。如此,迎机赴的,随宜得之,方无望技之无高矣。 

四明内家拳《打法总决之后发先至解》 
盖彼劲气方来,其动未停,吾趁势而摧之,则可东可西,循环无端,进退不迹,如飞电奔雷,目不暇视,手不暇指,无不左右逢源。故其机只在一动,有动 则易乱,乱则易生隙,有隙则极易为人所乘,而动则又易劳,劳则疲于忙命,忙命则不利于持久。故我先静持,则安稳,守则严密,无隙可供所乘,而静则又安逸, 能安守待机,有利于落力反击。如将计就计谋知其何处得力,吾就避开不于他在此处斗,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救其不能及处。故动有先后,敌动我即动,则可后发 先至,他自不暇为力。若彼备待不动,我轻举妄动,彼反趁我之空隙,则吾必吃亏。故其间不容毫发,谓之"彼不动兮,我不动;彼欲动兮,我即动"学者宜留心, 此方可"守之不失,取之必得"大有其妙之处。 
以上述录,为内家拳技艺中相打御敌的几个要数,为传统后发制敌的一般道理,不全是内家拳技艺中的周全旨决,而欲揣其微妙,全在学者本身,一偶三 反。余之所以为此文有,原因有二;其一,诚意在能为同道学拳时去弊觉密,去伪存真,当作借鉴。其二,也无过不失先生的叹息"此术已如广陵散矣,余宁忍哉! 故拾散特备注其尾屑,庶几有好事者或可因是而得之也。" 

志于1999年9月7号(剡源夏宝峰于地宜其家人居,2001年12月6号做重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