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中医治疗的特色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位置

 负鹏载舟 2014-08-15

2007-01-27 ······一天世界

 

肿瘤中医治疗的特色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位置

                      朴炳奎(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当前的肿瘤学家认为肿瘤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在中国有独特的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中国防治肿瘤的特色之一,中医药学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重要的地位。

一、肿瘤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机体是由脏腑经络构成,而营卫气血、津、精、液等是它的物质和功能基础。正常的机体保持着这些物质功能基础的平衡,不断运转,维持生命,抵御不良因素的侵袭。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就是由于营卫气血、脏腑经络运行失调。由于失调可在某个部位引起气血停留,中医称“气滞血瘀”,而且体内的湿气和痰也聚而不行即“湿聚痰凝”;最后气血痰湿凝聚在一起成块,就是肿瘤。久而久之,这些痰湿气血之块,蕴积发热,产生毒物也叫“蕴积热毒”,这些进而损伤机体,产生发热、消瘦等症状。这里贯穿着阴阳五行学说,即对立统一的阴阳和相互促进或抑制作用的五行学说来解释机体的正常活动和病理过程。

 

(一)正邪相争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或邪气盛或正气虚的结果,所以肿瘤是邪气。《内经》∶“邪气盛之,积聚已留”,或“邪气留止,积聚乃作”,意思说邪气留而不祛,形成肿瘤(积聚),又如“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也是同样的意思。邪气停留的根本条件是正气不足和脏腑虚损。

1正气不足

所谓正气,就是营卫气血,精、津、液,可以理解为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和生存的物质及其能力,包括机体的抗病(癌)能力。所谓邪气就是机体外或内的有害物质,也就是致病因子。邪气的入侵、停留或产生,与机体的正气不足密切相关。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了疾病产生时的正邪关系。肿瘤的产生和发展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新的发现和认识更能支持中医正邪相争与肿瘤形成的关系。现代生物学阐明的机体抗癌机构成员,如抗癌细胞(T细胞、NK细胞、吞噬细胞、LAK细胞等)、抗癌细胞素(干扰素、白介素-Ⅱ、肿瘤坏死因子等)及抗癌基因及其他内分泌因素,营养状态等都是属于正气,这些正气的不足和失调导致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2脏腑虚损

中医的脏腑,指的和现代医学的脏腑相当,但它们功能与现代医学概念不同。如先天之本肾脏,不只是泌尿功能,还包含免疫、内分泌;后天之本脾,不只包含血的生成,更主要的是消化系统功能。肿瘤的形成与脏腑虚损相关,尤其重视脾肾之功能。所谓“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的人,都有积聚之病”。肿瘤患者常常见到脾肾虚弱,我们常以健脾益肾法治疗肿瘤和预防肿瘤发生。又如六味地黄丸治疗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预防食管癌发生有效。运用健脾理气药物对持续的低度甲胎蛋白升高,可转为正常使肝癌发病率下降。

(二)阴阳平衡失调

阴阳五行学说是解释自然界,包括机体运动的根本法则。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机体内的阴阳要平衡,五脏六腑必须要协调,营卫气血,精津液要保持相对衡定。癌症的发生也是与这些因素的失调密切关系。象现代生物学中的c GMP/c AMP的平衡;T细胞亚群的T4/T8的比例关系;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血管生成因子都是机体的阴阳平衡关系。中医药很多是起着双相调节作用的。

(三)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治疗疾病需要遵循这个原则,而且对治疗肿瘤仍然是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的。中医在四诊的基础上,要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和脏腑辨证(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等)。我们根据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辨别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并辨别出气滞、血瘀、痰湿等。而且找准病变的部位。然后根据辨证,立法(如健脾益肾法,益气养阴法等),开出药方。这一诊断过程通常称谓“理法方药”。目前中医治疗肿瘤,或开发新药时仍然需要这一理论的指导。

二、肿瘤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

      在上述的正与邪、阴与阳、气与血、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在治疗肿瘤的经验中,提出了中医治疗肿瘤的四大法则。这些法则的产生也是有个过程的。古人也提出过“结者散之”的论述。又如明代张景岳指出,治疗肿瘤也要辨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他说∶“若所急在心,可速攻;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越攻越虚,就不死于虚而死于攻”。此时应该“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故凡此虚邪者,当从缓治,只宜专培脾胃,以固其本”。这四个法则是扶正培本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这些法则的运用也不是单独的,要相互结合,例如活血化瘀与益气健脾相结合,也适当配以清热解毒。

1扶正培本法

扶正培本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益气、养阴、养血、健脾、益肾都是扶正的范围。《内经》∶“虚者补之”、“损者益之”都是属于这个法则。“温之、和之、调之、养之” 都是属于补。扶正培本不仅是扶助机体正气不足,还要协调阴阳气血之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扶正培本是当前中医治疗肿瘤的最大特色。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中药之所以能延缓肿瘤发展或抑制肿瘤,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功能状况,如提高免疫功能,激活机体固有的抗癌因素的活性去控制或抑制肿瘤,而直接去杀癌细胞的不多,或其杀伤(直接)作用与当前细胞毒性化疗药相差很远。下面举例说明∶

(1)健脾益肾冲剂

药物由白术、党参、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等组成。常用于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时配合使用,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增加化疗效果,提高生存率。

(2)贞芪冲剂

由黄芪、女贞子组成,对术后、放疗和化疗后的癌症患者,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功能状态。也能改善和治愈慢性萎缩性胃炎,起到预防胃癌的作用。

(3)玉屏风散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有益气固表的功效,用于肺癌等手术患者,因气虚而汗出,乏力,怕风等患者,减轻或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有利于术后辅助化疗或防疗。

(4)十全大补汤或补中益气汤

均由黄芪、白术、党参(人参)当归、甘草等组成,具有双补气血或健脾益气等作用,可用于化疗患者,保护骨髓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5)人参苷,黄芪多糖,猪苓多糖,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女贞子素等都是由扶正药中的有效部位提取的药物。例如,人参苷从人参中提取,实验证明它活化肝细胞的氨基酸代谢,分化诱导morris肝癌细胞,因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生。女贞子素为女贞子中提取,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证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黄精、当归、生地、枸杞、白术、菟丝子、山药、大枣等均属于扶正培本药物。

2活血化瘀法

气滞血瘀是发生癌瘤的主要机制,是发生癌瘤的经过也是结果。“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滞则血瘀,血虚则气少,气运失调则气郁、气滞、气聚,即“气塞不通,血壅不流”。气滞血瘀久而成块,也就是癌瘤形成。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说∶“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他的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有“瘀血”、“干血”、“蓄血”的病名,在这以前的《内经》也有“恶血”之名,提出“血实者决之”的理论。另外,许多肿瘤患者的症状如疼痛、出血、黄疸等也与血瘀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凝血机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肿瘤细胞的血行转移中之瘤栓的形成,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血小板聚集活化过程及其释放物质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晚期肿瘤患者常常发生微小血管内凝血,血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增多等等,都说明癌症与凝血之间的密切关系。中西医结合研究证明∶血瘀证与机体凝血机制异常有关,并在中西医结合诊断瘀血证时广泛应用。即血瘀的根据有①疼痛的性质;②舌质紫暗、有瘀斑、舌下静脉增粗;③皮肤黧黑、紫斑、皮肤粗糙;④脉象涩滞;⑤血液粘度、血小板凝聚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经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活血化瘀法在肿瘤治疗中有如下作用。

(1)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血液高凝状况。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况,癌瘤周围及病灶内大量纤维蛋白原沉积,阻碍抗癌药物和免疫活性细胞的深入。有报道,癌症患者之血液高凝状态用活血化瘀的芎龙汤有效。赤芍有效成分没食子酸丙脂(gallic acid),又称赤芍801能抗花生四烯酸(arachidomic acid)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它的作用优于阿司匹林,能降低受试动物的血粘度。应用体外血栓形成仪SOE-AⅡ型,观察恶性肿瘤患者51例,给予消瘀合剂(丹参、桃仁、王不留行、地鳖虫),证明该合剂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而中医的血瘀证也得到改善。我们观察了4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均有中医血瘀证,其血液流变学及抗凝血酶Ⅲ也都有异常改变,处于血液高粘高凝状态。在动物实验中荷瘤Walk256Wistar大鼠血液流变学亦有异常。我们研制的肺瘤平膏Ⅱ号,具有益气活血的中药如黄芪、党参、西洋参、三七等。我们把上述45例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以肺瘤平伍用化疗,对照组20例单纯化疗。

结果,本中药能改善肺癌患者血液的高粘、高凝状态,降低全血粘度,即PS-1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疗前98±2.04,疗后降至7.64±1.54(P<0.001)150-1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疗前4.87±1.60,疗后降至4.05±1.06(P<0.001)。增加凝血酶Ⅲ的活性水平,即ATⅢ疗前为53.42±17.92,疗后上升至79.42±28.82(P<0.001)。同时改善肺癌患者的红细胞变性功能,即疗前0.69±0.10,疗后0.37±0.10(P<0.001)。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改善了微循环,使免疫活性细胞发挥抗癌作用。动物实验显示,本药的抑瘤率为3520%,单纯阿霉素为41.93%,而阿霉素加本药提高到68.28%(P<0.001)。

(2)活血化瘀方剂可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即扩张血管,增加肿瘤部位的血流量,改善局部乏氧状况,使进入瘤体的抗癌药物量增多,因而有可能提高放疗或化疗的疗效,或起增敏效果。

(3)活血化瘀药如莪术、三棱、水蛭、喜树、紫杉、乳香、川芎、赤芍、红花、丹参等对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例如莪术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确有一定的疗效,经病理学研究显示∶治疗后使癌细胞显著变性,坏死、脱落、溶解、消失。莪术注射液还引起间质反应,在癌巢与癌浸润生长区均见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引起毛细血管间质增厚,引起闭塞性动脉炎的形成。目前从莪术中提取了抗癌有效成分榄香烯(elumine),制成注射剂已投产临床实验。

(4)活血化瘀对放疗或博来霉素引起的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也可以防治阿霉素等引起的心肌损伤。

(5)乳香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对肿瘤有一定效果的梅花点舌丹、犀黄丸、醒消丸、蟾酥丸的组成成分之一。乳香在实验室中证明对小鼠S180有抑制作用,发现其有效成分鲍斯威酸(boswellic acid)明显地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和拓扑异构酶Ⅱ(DNA topoisomerase),也证明它还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有抗致突变及抗促癌作用。

3清热解毒法

热毒内蕴可形成肿瘤,即热灼血凝,凝结成块;热灼津液,久积成块等。热邪可以直入,也可诸邪侵入,郁久化热;七情不舒,郁结成热等,同时癌症自身也可生热成毒。所以清热解毒法在治疗癌瘤中其重要的作用。

(1)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中,最多的是清热解毒药。广安门医院自制的征癌片由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败酱草等清热解毒药组成。复方龙蛇羊泉汤由龙葵、白英、蛇霉、土茯苓等

组成。草河车、苦参、山豆根、肿节风、败酱草、半枝莲、半边莲、龙葵、白花蛇舌草、石上柏等都是具有抗癌效用的清热解毒中药。

(2)韩锐等在传统的清肝热方剂当归芦荟丸中筛选了有效的抗肿瘤成分。当归芦荟丸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有效果,它所包含的药物当归、芦荟、龙胆、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木香、青黛和麝香。药物学家们对此进行拆方研究,结果发现直接抑制细胞的是青黛。他们从青黛中提取了有效抗癌成分靛玉红(indirubin),后来合成了新的药物异靛红(n-methylisoindigotin)。又如苦参中提取苦参碱(sophocarpidine),目前在临床使用中。

4软坚散结法

《内经》云∶“坚者消之”、“结者散之”,肿瘤属于坚硬的结块,理当要消、要散。“痰”包括湿、饮、痰,即广义的痰。中风、癫痫、狂病、心病、痰核流注都可以由痰发生,肿瘤是从痰形成。故古人云∶“痰生怪病”。痰的形成有如下机制∶①脾虚失运,水谷聚内,久聚成痰;②脾虚不化,津液不布,凝聚成痰;③肾阴不足,内生虚热,热灼津液,凝聚成痰。所以痰成块者应化结、软坚、消之散之。

(1)软坚散结的中药有∶山慈菇、半夏、杏仁、瓜蒌、夏枯草、僵蚕、海藻、昆布、土鳖虫、地龙、硇砂、薏苡仁、泽泻、海蛤壳、生牡蛎、皂角、独角莲、牛黄等。

(2)山慈菇多用于乳腺癌,其有效成分中包含秋水仙碱(colchicine),而秋水仙碱是抗癌化学

治疗药物。另外民间药马兰中提取了irisquinone,具有一定的抗癌效应,正在进行临床实验中。像僵蚕实验显示抑制S180细胞;夏枯草在实验中显示抑制S180U14细胞。

(3)薏苡仁是受到重视的保健药品,也对其抗癌作用进行研究的中药。在我国从薏苡仁中提取了有效抗癌部位,制成静脉注射剂康莱特注射液。

 以上归纳的四大法则,一般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配合,使用中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灵活掌握,随机体的变化而有变动的。例如肝癌胁痛,固定不移,肝大舌质暗者,或肺癌胸痛痰中带血,舌质暗紫有瘀斑者都可以行气活血。但在用药方面前者用柴胡、郁金、枳壳、

胡、赤芍、三棱、莪术、土鳖虫、穿山甲等;后者用苏子、枳壳、全瓜蒌、威灵仙、三七粉、丹参、郁金、桃仁、杏仁。同一种活血,有时要温阳活血,有时要益气活血,当然也要加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抗癌中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非常重视正气,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时一味地去用苦寒强烈之品去攻邪,反而伤其脾胃使病情加重。所以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一定要强调辨证论治,要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要抓住患者的主症和兼症,对症下药,要避免所有的所谓“抗癌中药”堆积在一起的大方子出现。

 三、肿瘤中医治疗的方法

1中医治疗的内容

中医学治疗的内容很多,如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按摩和推拿方

法等。当前治疗肿瘤常用治疗方法可归纳如下:

(1)内治法:包括口服用药,各种注射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2)外治法:外用敷药或膏药。如“三品”治疗宫颈癌,“皮癌净”治疗皮肤癌等。

(3)针灸疗法:偶见用火针治疗体表肿瘤的报道,但值得进一步探讨,针灸用于止痛,其他合并症的治疗,应该值得提倡。

 

(4)气功:气功包括内功和外功。其形式非常多,相当多的癌症患者做内功,使患者的精神和机体调解,确实从中得到益处。至于外功如何给予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中药的使用方法和途径

中药的使用一方面仍保持饮片、丸、散、膏、丹等传统制剂,另一方面用现代科学提取制成注射剂和其他制剂。

(1)口服煎剂:是中医药最传统,最广泛应用的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者病种,症状及机体状况开方配药。此法可随证加减,易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2)使用传统成药:包括丸、散、膏、丹等制剂,古代记载中对肿瘤有效或现代实验证明有一定抗癌作用的药物。如犀黄丸、梅花点症丹用于乳腺癌和食管癌;当归芦荟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效果;六味地黄丸治疗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等。

(3)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的基础上研制的各种口服药,这是当前最多的形式。

例如健脾益肾冲剂,贞芪冲剂,肝复乐,肺瘤平膏等。

(4)制成注射剂:这也是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基础上,进行工艺提取制成注射剂的。新近研制的康莱特注射液是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而制成的,对肺癌、肝癌患者有一定抑瘤作用,提高免疫功能作用。得力生注射液是三种中药制成的静脉注射剂,对肝癌有一定的缓解率,还有黄芪多糖注射液,生脉散注射液,参芪注射液等。

(5)中药制成的外用药对浅表肿瘤病灶有抑制作用。例如“皮癌净”(红砒、头发、指甲、大枣等烧制而成)对皮肤癌有较好的疗效。 三品”(白砒、明矾、雄黄、没药等)治疗宫颈癌有效,制成的栓剂插入宫颈内,使肿瘤脱落,有的病例生存期可达五年以上;又如“催脱丁”(山茨菇、枯矾、炙砒、雄黄、蛇床子、硼砂、冰片,麝香等)局部治疗宫颈癌及宫颈鳞状上皮细胞作典型增生有效。(6)从有效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获得好的效果。例如青黛中提取靛玉红(indirubin),从马蔺甲中提取了马蔺甲素(risqunone),从山慈菇中提取秋水仙胺(cochicine amide)、喜树中提取喜树碱(camptothecine),其他如冬凌草素(oridonin),藤黄酸(gambogic acid),斑蝥素(cantharidin),苦参碱(matrine),汉防已甲素(tetredin)等。我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恶性肿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已形成了我国防治肿瘤的一大特色——中西医结合。从单方、验方,到辨证论治复方研究,进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开始有序和合理地应用中西两法。

 

四、中医中药在综合治疗中的具体运用及临床成绩

     整体统一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人体是整体,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五脏六腑、气血津精液要相互协调;人体与周围环境要统一,协调和统一才能平衡。治疗肿瘤的原则,也是依据于这些观念,在实践中产生的,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中产生的。我们在治疗肿瘤中强调中西医结合,就是因为中医药有它的特色。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常常是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相结合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长期接受以单独的中医治疗的方法。

1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

手术治疗是当前大部分实体肿瘤根治疗法中的最主要手段,术前诊断和手术技术等的进步,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但术后的复发或转移威胁患者的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大部分肿瘤患者一旦临床上得到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随着生物分子学的进展,手术治疗也重视综合治疗,重视保护机体抗癌功能。中医药在术前、术后的运用,显示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1)调补手术损伤,促进康复,利于患者接受其他治疗。中医认为,手术伤机体的元气伤脾胃,伤气血。如术后患者常出现气短、乏力、汗出、怕风等症状,这是元气虚,卫表不固的表现,用黄芪、防风、白术(玉屏风散)等组成的方剂,益气固表而改善症状,加速体力恢复、防止感冒、感染。又如术后出现食欲减退,腹部胀满,神疲乏力,大便不快等,可选用益气健脾,和胃消食的中药如补中益气汤、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等方剂。若术中出血过多或心肺功能受损而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用益气养血,辅助心肺,十全大补汤、生脉散有效。

(2)辅助术后治疗,以期防止减少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临床与实验研究初步提示,长期使用中药治疗有可能达到这一目的。扶正中药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活血化瘀中药降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肿瘤灶周围新生血管形成。其他如中药对肿瘤基质降解酶,血小板粘附蛋白表达等的研究也显示了抗浸润,抗转移作用的可能性。临床上也有术后使用中药有延长生存期的报道。

(3)术前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机体状况,增强体力,调理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肝肾功能障碍,以利于手术。有些报道,在术前用中药,术后病理学观察发现,中药使肿瘤灶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增加,也看到肿瘤灶周围的降解酶受抑制现象。又如康莱特注射液术前用药使肿瘤病灶坏死。术前用药对肿瘤灶及其周围的影响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2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

     放射治疗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中医药辅助放射治疗,有如下意义。(1)中医药减轻放疗不良反应:中医认为放射线是热毒,热毒可以伤阴、伤气;热毒伤脾肺等脏腑。即放疗即可以杀灭局部肿瘤细胞,但也伤正常组织细胞,中药可以减少或防止它的损伤作用。沙参、麦冬、石斛、银花、菊花等养阴清热的中药,可以减轻头颈部放疗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症;加野菊花、射干等可以缓解急性放射性肺炎引起的咳嗽等症状;用穿山甲、赤芍、莪术、昆布、夏枯草等来试图防治肺纤维化;宽胸利气、益气活血之剂如全瓜蒌、青皮、枳壳、黄芪、当归、赤芍、鸡血藤、莪术等防止心肌损伤;中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2)中医药对放射治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中药黄芪、太子参、山药、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等益气活血之剂,合并放射疗法,治疗食管癌、鼻咽癌等增加了放疗效果,延长了生存期。推测活血化瘀中药可能改善肿瘤周围的血循环,增加血氧的供应。

3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相结合

 随着新化疗药物不断出现,抗肿瘤药物的药理学、药效学的进展,化疗药应用越来越广,

中医药与化疗相结合在综合治疗中所占比例最高,研究很广。

(1)    中医药提高化疗的效果:中医药配合全身化疗或介入化疗,对肺癌、肝癌有增加缓解率的效果;对胃癌、肠癌、乳腺癌等的术后辅助化疗延长生存期的效果。常用的中药为益气健脾、补肾养肝之剂,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山药、黄精、兔丝子、枸杞、女贞子等。

(2)    (2)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对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以及影响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中医认为这是化疗药物伤人体气血、精津;伤五脏六脏功能所致,中医药可以减轻和改善这些不良反应。①化疗的胃肠道反应: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中药如白术、山药、党参、黄芪、木香、砂仁、白豆蔻、炒三仙、法半夏、陈皮、芡实等可以防治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大便不调等症状。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之类。②化疗的骨髓抑制:对骨髓抑制引起的白血球下降,血小板下降或红细胞减少,中医认为是伤及脾肾,或损伤气血所致。多用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之中药如黄芪、白术、人参、枸杞、女贞子、石斛、鸡血藤、当归、生地、阿胶、菟丝子、补骨脂之类。方剂如健脾益肾冲剂、十全大补汤、归脾汤等。③化疗引起的心肌损伤∶可用益气养血,化瘀通脉的中药如黄芪、当归、川芎、丹参、赤芍、桃仁、全瓜蒌、薤白、仙灵脾、五灵脂、蒲黄等,方剂如生脉散、血府逐瘀汤、稳心灵冲剂等。④化疗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有待进一步研究。对肝功不正常的可以用当归、枸杞、女贞子、五味子、乌梅等;肾功有影响的目前经验还不多,可试用黄芪、黄精、枸杞、酒大黄、丹参等。

4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临床成绩

 

余桂清等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强调扶正培本法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研制了扶正冲剂(健脾益肾冲剂)由白术、党参、枸杞、女贞子、补骨脂、菟丝子等组成,在Ⅲ期胃癌术后化疗时合并使用,证明了本药提高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对消化系统、骨髓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在Ⅲ期胃癌术后患者103例,化疗加本制剂,3年生存率达77.31%5年生存率达53.40%10年生存率47.73%。张代钊等以扶正培本、清热解毒为主研制了“扶正增效方”,配合放疗提高了肺癌治疗效果,有效率(CR+PR)为69.9%,明显高于单用放疗的40.7%P<0.05),同时减轻了放疗的不良反应。              孙燕等19741975年单用扶正中药或配合放疗、化疗后的肿瘤患者。10年随访结果,中药配合组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长了生存期。鲍云华等食管癌放射治疗加中药的观察结果表明,活血化瘀中药比单纯放射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刘嘉湘等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中药加化疗做前谵性随机分组做临床观察(化疗鳞癌用CTXVCR、氟尿嘧啶方案;腺癌用MMCVCR、氟尿嘧啶方案;)结果化疗加中药组比单用化疗组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 朴炳奎等用中药制剂肺瘤平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339例病例分为二组,一组肺瘤平膏,一组用化疗,结果近期疗效无缓解者,因为患者均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缓解率也不理想。但中药肺瘤平对生存质量、改善症状、免疫功能提高有一定效果,又没有像化疗那样的不良反应,认为可以适当选择适应病证,做辅助治疗药物。张亭栋等用砒石和轻粉制成的注射剂,治疗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果完全缓解22例,(CR率达272%)。潘明继等用华蟾素、高乌甲素静脉滴注加中药汤剂治疗肝癌45例(期12例,期33例)发现有较好的疗效,中位生存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晚期病例优于肝动脉化疗,邵梦扬报告生血口服液所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有一定疗效。

五、结语

(1)中医药的治疗使肿瘤患者改善症状,调节机体功能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抑制和延缓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时间。今后需要更合理地、有计划地与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2)辨证论治是肿瘤中医治疗中仍需遵循的原则,而且值得进一步研究。肿瘤是复杂病理机制的全身性疾病,中医的整体观念与机体复杂统一体的观念相一致,中医的证与肿瘤的相关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共识。有些实验支持这一关系,例如脾虚证动物荷瘤后,它的肿瘤潜伏期短,发展快,生存期短;而应用健脾类中药的荷瘤动物的肿瘤出现潜伏期长,发展缓慢且生存期长。细胞病理学也显示对癌细胞分裂有一定影响。有报道对临床脾虚证肿瘤患者测定免疫功能,结果发现ThNK细胞活性下降,服用健脾补肾方使之恢复。(3)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的中医诊疗法在肿瘤的中医治疗中也普遍运用。目前中药的处方绝大部分是多种药组成的复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显示,肿瘤的产生和发展是复杂的多种因素所致,并在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针对这种多种复杂的因素即多靶点的特点,有必要对中药复方进行深入研究。因此,用现代前沿科学技术去探索中药复方的多靶点作用,对肿瘤中医治疗可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观察到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4)中药的调节作用是它的特色之一,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内分泌、细胞因子、自由基等方面有影响。在临床上有必要进一步确立更多的客观指标来显示和准确评定中医药疗效。

(5)中医血瘀与西医凝血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成绩,而且证实与肿瘤转移相关。新近的研究表明,基质的酶降解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侵润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产生多种破坏基质的蛋白酶,其中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PA)的研究较为深入。PA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型t-PATissue type)和尿激酶型u-PAUrokinase type)。现已证实u-PA及其抑制物PAI-1Type-1plasminogen  activator  imhibitor),在降解外基质,穿透基底膜,促进肿瘤的侵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在中医活血化瘀药给术前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酶学的观察中发现前者抑制了肿瘤细胞u-PA活性,提高了PAI-1活性,阻断了丝氨酸蛋白酶对基质的降解作用。通过PG(高转移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与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相互粘附实验中显示中药活血化瘀之剂抑制它们的粘附活性,同时发现该制剂抑制癌细胞与内皮粘附后CD44CD49粘附因子的表达。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也值得研究。

(6)目前中医药治疗还不是肿瘤治疗的根治性手段,存在着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重复性差的问题。有些中药也有毒性和不良反应,应该慎用。总之,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是中国肿瘤治疗的特色之一。中医药应该继续发扬它的特色,确定它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适当位置和明确它的适应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融合,多元科学的交叉渗透,生命科学技术和中医药在内的医学的紧密结合,更能显示和明确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位置。

 

 参考文献

1.余桂清,.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进展,肿瘤,1986,6:278.

2.孙燕. 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323.

3.曹广文,.主编,现代癌症生物治疗学, 北京 人民军事出版社,1995, 11 ,2

4.姜廷良,.我国抗癌中草药研究现状和展望,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698

5.于尔辛. 中医治疗肝癌的科学基础,见汤钊猷等主编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与进展,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302

6.高进,.小鼠前胃癌皮下移植后肿瘤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89,6):429

7.李树奇, . 肺瘤平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抗凝血酶Ⅲ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5,2:84

8.韩锐,主编. 肿瘤化学予防及药物治疗,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大联合出版社  1992  38

9.杨学志,.中药确切疗法治疗早期宫颈癌远期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3:156

10.刘长江.应用中药催脱钉防治宫颈癌远期效果观察,中华肿瘤杂志,1984,6:450

11.余桂清,.健脾益肾冲剂合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术后)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见孙燕等编,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大联合出版社  1995 ,10  95

12.张代钊,.扶正增效方对肺癌放射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1998,2:71

13;孙燕,.  扶正中药治疗肿瘤患者的10年随访观察,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12:712

14.鲍云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16

15. 刘嘉湘,. 扶正法治疗122例晚期原发性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中国医药学报,1987,1):11

16.朴炳奎,. 肺瘤平膏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临床观察一附339例临床分析, 中医杂志, 1991,4:21

17.张亭栋,. AOAP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的血痛临床观察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602

18.潘明继,. 中西结合四种疗法治疗12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比较观察,中医杂志,1998,2:95

19.邵梦扬. 生白口服液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98国际中医肿瘤研讨会文集, 北京,1996 ,11,73.

20.姚伟强,. 健脾理气合剂对裸鼠人体肝癌细胞动力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 基础理论研究特集, 1989 ,9:61

21.郁仁存, .脾虚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见孙燕等编,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大联合出版社 北京  1995, 83

 

22.张培彤,. 肺瘤平和扶正防癌口服液对肺癌患者血清内SOD和自由基水平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1992,6:468

 

23.李攻戍, . U-PA,PAI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  ’98国际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1998 ,11:62

 

24.林洪生,.三参冲剂对肺癌转移中内皮细胞及粘附因子的影响  ’98国际中西医防治肺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998, 11: 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