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A、EXPMA 与MACD的区别(含MACD高级用法)

 鹏举图书 2014-08-15

MA与EXPMA 的区别、MACD与EXPMA的区别

【均线指标 MA与EXPMA 的区别】

MA(Moving Average),中文名称叫移动平均,或移动均线,是统计学中数据处理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对原始数据进行这种“平滑”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因素,保留本质的内容。
移动平均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当日前若干天(这个若干天就是MA的时间参数)的股票价格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当日的移动平均值,
这样就可以得到每日的移动平均值,再将每日的移动平均值连接成一条线,就得到移动均线。

计算公式:

MA、EXPMA <wbr>与MACD的区别(含MACD高级用法)

其中,m为参数。为第n天的m日移动平均值。

传统移动平均实际上在数理统计学里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
移动均线实际上就是对过去股价走势的一个拟合和滤波,通过这个方法,发现运动规律,以便能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
移动均线的参数是时间天数,通常结合短期和长期移动均线来使用,因为短期移动均线和长期移动均线在走势上还是有些区别的。

根据移动均线的定义和算法,数学上可以证明如下结果:
不论哪种参数的移动均线较之原始数据的连线都有滞后,而且长期移动均线较之短期移动均线更滞后
(所谓滞后,就是移动均线反映股价的走势总是比实际走势慢或迟钝:当股价走势出现反转后,移动均线往往要等几天才出现反转信号,这也是所有移动均线的共性)。

但是移动均线却是对原始股价进行了一次滤波处理,“过滤”了股价走势的"锯齿"成分,
这样,移动均线就比原始股价数据连线更为光滑,更容易看出股价的中长期运行趋势。
而且,长期移动均线比短期移动均线更光滑,参数时间越长,走势也越光滑,越稳定。
-----------------------------------------------------------------------------------------------------------------------------
EXPMA(Exponentially Moving Average),也叫EMA,中文名称叫指数平滑移动平均,也是一种经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EXPMA与MA一样,也是对股价的一种平均算法,
不同的是MA用的是算术平均,而EXPMA用的是加权平均。

EXPMA与移动均线(MA)相同的是:两者都是把从当日起过去若干日的数据(也就是股价)作一平均,当作当日的拟合值。

EXPMA与MA有两点不同的是:
1.MA算法里,只考虑了当日起过去有限若干日(移动均线的参数)对当日的影响,至于若干日之前,就不考虑了,而EXPMA认为过去所有的数据都有影响;

2.MA算法里认为过去若干日的数据对当日拟合值的影响大小是一样的,
而EXPMA算法认为:历史数据对当日股价的影响是不同的,时间越远,影响越小,时间越近,影响越大(这就是加权的思想)。

同样,EXPMA也是有参数的,参数是时间,根据时间长短的不同选择,也可以把EXPMA分为短期EXPMA和长期EXPMA等。
一般来说,短期EXPMA对股价走势的拟合程度比长期EXPMA好,但是不如长期EXPMA光滑(所有的均线系统都有此性质)。

计算公式:

MA、EXPMA <wbr>与MACD的区别(含MACD高级用法)

其中m为参数,而且上市当日的EXPMA一般取值为当日收盘价。

从MA和EXPMA的算法中可以知道,两者都是对股价的一个平均,
但MA(移动均线)由于认为前面一段日子数据的影响都是一样,
而EXPMA(指数平滑移动均线)认为越近的数据贡献越大,因此,一般来说,EXPMA比MA对股价走势的反映更灵敏一些。

EXPMA的用法同MA类似,也是从股价同EXPMA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期EXPMA和短期EXPMA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去考虑,
主要也是判断市场多空双方力量,从而得出股价的运行趋势以及给出买卖信号。

EMA和EXPMA计算原理是一样的   更细的解释:   当天EMA=昨天的EMA+加权因子*(当天的收盘价-昨天的EMA)   = 加权因子*当天的收盘价+(1-加权因子)*昨天的EMA   加权因子=2/(N+1);   N就是上面所说的周期 ,比如周期12 则加权的因子就是 2/13;   当天EMA=2/13*当天的收盘价+11/13*昨天的EMA   计算过程:(每日你看到的EMA计算结果是从上市第一天就开始累积了)   股票上市第一天:当天EMA1 = 当天收盘价   第二天:EMA2 = 2/13 * 当天收盘价 +11/13 * EMA1   第三天:EMA3 = 2/13 * 当天收盘价 + 11/13* EMA2  
 
【MACD与EXPMA的关系】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中文名称叫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
MACD是在EXPMA基础上得到的,理解了EXPMA,就容易明白了MACD。

MACD由以下三部分组成:DIF(正负差)、DEA(异同平均数)、BAR(柱状线)。


DIF是MACD的核心,它的计算是建立在EXPMA的基础上,DEA的计算是在DIF的基础上得到的,BAR的计算又是在DEA的基础上得到的。

计算公式:

MA、EXPMA <wbr>与MACD的区别(含MACD高级用法)

1.DIF(正负差)的计算公式:DIF是短期EXPMA与长期EXPMA的差。可见DIF有两个参数:短期EXPMA与长期EXPMA的参数。一般短期EXPMA选择12为参数,长期EXPMA选择26为参数。所以:

2.DEA(异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DEA是计算DIF的移动平均,也就是连续若干天的移动平均。这个若干天,是DEA的参数。

MA、EXPMA <wbr>与MACD的区别(含MACD高级用法)

其中m为DEA的参数。

3.BAR的计算公式:BAR=2×(DIF-DEA)。
BAR反映了DIF与它自己的移动平均之间差距的大小。
0线之上的柱条表示BAR大于0,0线之下的柱条表示BAR小于0。

MACD这个指标一共含有三个参数,一个是短期EXPMA的参数,一个是长期EXPMA的参数,一个是DEA的参数。
MACD由两条线和柱状图组成。黄线表示DIF,白线表示DEA,柱状表示BAR。

 

先从MACD指标的公式开始:
DIFF : EMA(CLOSE,SHORT) - EMA(CLOSE,LONG);
DEA : EMA(DIFF,M);
MACD : 3*(DIFF-DEA), COLORSTICK;
将该公式翻译成文字如下:
第一句: DIFF=当日离差=短期(12天)均线的平滑均价 - 长期(26天)均线的平滑均价;当均线以多头形式排列时,DIFF会出现上涨,否则将出现下跌。
第二句: DEA=平均离差=(9天)当日离差的平滑均价
第三句: MACD=柱状线= (当日离差-平均离差)X放大3倍

在这个公式里,短期趋势指12天,长期趋势指26天.

他们的每天的当日离差平滑均价连成白线DIFF,再将9天的当日离差平滑均价连成黄线DEA.

当 DIFF金叉DEA线时说明:第12天的平滑均价减去第26天的平滑均价的当日离差大于前9天的平滑离差,趋势转入多头行情.

当DIFF时死叉DEA线时说明:第12天的平滑均价减去第26天的平滑均价的当日离差小于前九天的平滑离差,趋势转如空头行情.
由于是用均线原理做出来的,那么多头排列与空头排列是确定多空趋势的根据.

0轴是多空平衡线.DIFF和DEA在零轴上方是多头行情,在零轴下方是空头行情.在零轴附近是振荡盘整行情,也就是平衡市. 平衡市是为突破后的单边市做前期准备工作.

下跌趋势,反弹结束的强烈信号是,高位放量和macd多头衰竭。

上涨趋势,回调结束的强烈信号是,低位放量和macd空头衰竭。


MACD其实质是改良了的均线系统,经过多次平滑,淡化了单根K线的跳动。

2008-08-28 10:59:04     MACD高级教程  --(占豪/文)
 
当下的大盘用技术诠释很好理解。笔者建议投资者从三方面入手:

  一、均线:大盘在突破5日均线之前谈上涨都是闲扯,5日均线都站不上怎么上涨?即使站稳5日均线也需要其他指标给予明确的信号才有上涨的动能,否则都只能武功而反。较为安全的介入至少要等大盘突破20日均线。

  二、量价关系:量价关系配合均线使用是判断行情的首要技术标准,利用K线的收盘点位以及量能的情况再结合均线的压制与突破情况去判断行情最为准确,当然其他指标也可作为辅助。当下行情量价根本不配合,所以每次反弹都是无功而返也在情理之中。投资者关注上涨一定要关注量能,量能是上涨的根。

  三、MACD指标:MACD指标是除了上面两个技术指标外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MACD指标是非常好用的一个指标,他与均线、量价关系配合使用对判断行情很有效。
          MACD指标除了最基本的应用就是级别的应用,相比基础应用理解了级别的应用实战力更强,当然若不了解基础应用就别谈级别应用。
 
         这里有必要再深一点讲MACD级别之间的作用。

  首先,必须明白的是任何指标中都是大级别包含小级别,小级别对大级别有反作用力。大级别的技术指标当然力量更强,作用的时间更长,而小级别的当然作用的时间就更短。
     如5分钟MACD的作用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如果其能够影响到更大级别的就能延伸这种作用时间。更大级别的技术指标若呈现的是强势,那么小技术指标的走弱就是对行情的修正,最终小级别的运行过程就是在大级别的总体方向中走小修正。而若大级别技术指标走出的弱势,当然小级别技术指标也会是如强势那样走反弹修正。
      这里就拿当前行情(2008年8月28日)的MACD指标作为例子,日MACD以上周期的就不说了。首先说日MACD指标,当下日MACD指标连底部金叉都没有,那么也就是说至少在周级别上还没出现大的反弹行情,当大的级别没有趋势时就不适合大仓位介入,而更短线的则要看更小级别的MACD。
       上午5分钟MACD底背离后形成金叉,大盘来了一轮反弹到5日线结束,但它的作用没有使得15分钟MACD拉过零轴,而自己的指标却开始钝化,这个时候就决定了它的回调,这个回调过程必然是当下次5分钟MACD再度显出多头走向或15分钟MACD继续走强带动它再度背离后再回调时看能否使15分钟MACD拉过0轴,若不能就要再走轮回。
       这里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如果期间更大级别的MACD是向好的则要以更大级别的作为标准。这里再看更大级别的30分钟MACD,30分钟MACD虽然底部金叉,但在0轴以下仍然属于相对弱势状态,这就决定了它难以起到如0轴上方的方向性作用,也就是说只有更小级别的走出更强之势,大家合力才有更大级别的反弹。
      再看60分钟MACD,与30分钟MACD处于同样的状态。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越大级别的显出多头的势头多头行情走得时间越长,当然越小级别越小。当大级别处于强势之中而非强弩之末时,小级别的调整只是调整,反之一样。而当大趋势不清楚或者还没有走出清晰趋势时,则小级别就是小方向,小方向积累的方向就能影响大方向。这种正推与反推应用熟练了自然对行情有很真实的把握,而对这些指标根本没有了解的朋友可能根本看不懂,那最好去做做知识的充实。在这样的市场游泳不被淹死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有足够的游泳技术,否则天黑水浑怎么可能不被淹死。

  上午的行情是教科书式的,明白其中道理非常好应付。从当前行情来看,小级别MACD根本不能带动大级别MACD转好,所以行情总是小反弹就开始再下跌。如,5分钟MACD在无法带动15分钟MACD突破0轴之前就别谈30分钟MACD,而这些从日MACD到5分钟MACD的每个级别都处于弱势那行情怎么可能好得了。在弱势中看MACD指标希望拿短差就一定要看小级别MACD的运行,当级别带动级别形成良性循环时就是逐渐介入时,而一旦中间出现断链并且有没有一个更大级别的指标带动断链部分修正,那么当时间周期过后就会下跌。
     虽然大趋势仍处于迷茫时期,但小趋势很清晰,每一个大趋势也正是由这些小趋势构筑的。用上面的技术指标完全可以轻松应付这种行情,而大的趋势仍然看笔者之前强调的两方面:一、政策面的明朗;二、技术面的明朗。这两条不满足就是不重仓,你耐我何?至于被深套的投资者,那没有行情你也没有办法,只有两个选择:一、要不退出认赔了事;二、要不学好技术,再赚回来。第二条需要时间和精力,不过笔者认为如果投资者想通过第二条来做可以不停的学习并且通过一些并不是非常大的资金买卖来锻炼自己。笔者一直强调,能度过一轮熊市还活下来的下轮牛市一定能赚钱。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笔者最近些天一直在谈政策面与技术面,包括其间的关系,这些都是笔者十多年参悟的内容。技术面笔者提出用量价关系、均线以及MACD来作为主要的研判工具是有原因的。笔者曾详细论述了股价涨跌的根本原因,其遵循商品规律也就是供需决定商品价格。那么量价关系就是最直接体现市场供需的技术指标,理解了这些才可能应用其他技术指标。再说均线,均线是经过时间平滑的一种计算市场普遍成本的技术指标,当股价突破一个均线压力后也就是说在这个价位附近卖压的大大降低,当然股价也就会上涨很快。当然跌破就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量价关系和均线是行情判断的最基础的基础。最后说MACD,MACD是均线指标的延伸,是在均线指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起到比均线发现行情变化更早以及更细致入微的体味行情变化的作用。而且,由于其是较长时间的平滑处理,这项指标相对被操纵性也较弱,也更较其他技术指标真实。

再说当前的技术面。从量价关系上看,大盘在没有量能支撑的情况下很难有太大起色,因此没有量能最好观望,在个股上若有变化机会可小仓位参与,但不适合大仓位介入。这是量价关系上对当前行情的定位。从均线上看,指数连5日线都站不上怎么谈上涨行情?在周级别上也只有站上20日线才有更大空间,否则就是弱势行情,而弱势行情是不值得过度参与的行情。再说MACD,中午MACD指标的更深一层的应用应该说讲得比较清晰了,后面就是需要在使用中的个人体味了。当下的行情用MACD判断有两种运行方式:一、由5分钟MACD开始延伸影响到更高级别如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直到日MACD,只有延伸出多头的趋势行情才可能继续向上发展。否则就看第二种。二、第二种方式就是由时间使得这些指标延伸,直到在下跌或盘整的过程中出现底部背离再走第一种方式。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你是无法左右行情的走势的,你能做的只有顺势而为,只有根据这些技术指标去发现行情机会的出现然后抓住这些机会。

  如何把握参与时机
 
技术面仍主要以三方面为主,量能、均线、MACD。量能不用说了,今天放大不够,可一成左右仓位试验性的逢低买入以测试盘感。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今天被大盘突破,但由于量能不济还不能说完全站稳,所以在真正大的趋势确立前还需要观察。关于MACD,笔者以为配合量能和均线短长结合最为合适。比如今天的15分钟MACD在上午最后时段突破0轴后再度上展并有5分钟MACD的中位金叉就有了下午这波行情。30分钟MACD还没有有效突破0轴,所以行情在级别上还没有延伸到天级别上。但30分钟MACD是个关键,就看5分钟和15分钟MACD能否向上拓展空间把它拉过0轴。紧接着就是60分钟MACD,随着行情的发展其接近0轴也是必然的,那个时候同样需要量能以及更小级别的周期MACD对其进行作用。一旦60分钟MACD越过0轴则意味着行情已经延续到天级别,利用这些天以下级别的MACD进行短线操作有很高的准确率,短线行情完全可以轻松应付不致被套。

  真正的时机还没有来临,但机会却已在酝酿中。在这样的行情中,利用这种短线技术操作短线完全可以实现,同时作好中线应付措施的准备工作,应付行情轻松有余。在中线级别上准备也比较简单,只要满足之前谈的政策面或技术面两个之中明朗一个即可考虑参与。当然,技术面仍然包含上文中的三方面因素,另外追加一条是站稳20日均线。

  对于熊市来说,时机的把握很重要。笔者一直是这样的思维原则:大行情大机会大投入,小行情小机会小投入,没行情没机会不投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