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棚室吊袋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

 老刻刀 2014-08-16

棚室吊袋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

 

“吊袋”木耳就是将木耳菌袋悬挂在大棚内进行栽培管理,利用冷棚钢筋骨架,采用尼龙线悬吊黑木耳菌袋进行高密度空间栽植的生产方法,即将黑木耳菌袋以每平方米100袋左右的密度,串吊在高2.2米、宽610米,长1030米的大棚内进行管理。

该项技术的最大亮点就是采用了水帘降温增湿系统、菌袋三角形小装备及夜间浇水等方法,使木耳的耳形、厚度、品质等都达到了最佳状态,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

与传统地栽木耳相比,使用棚室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产出的木耳具有六大优势:

一是方便灌溉。由于木耳菌袋处于悬垂状态且培植密度高,使得灌溉起来十分方便并且可保证360度无死角浇灌。大棚独特的构造使水分不易蒸发,节水至少2/3,起到了很好的保湿效果,尤其适用于缺水地块,能够更好地保证优质高产。

二是省地省工省成本。与传统地栽木耳相比,所需的土地、人工等费用每亩可节省近万元。传统地栽一亩地放1万袋,而吊袋耳一亩地可吊6万袋。相对于传统大地摆放所需的土地、农药、锄草、草帘子等费用,“吊袋耳”每亩可节省费用近万元。

三是旱涝保收。由于大棚内温度、湿度可人为调控,使得木耳生长状况不受天气影响。

四是木耳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由于大棚内温度、湿度可人为调控,使得木耳全天都处于最佳生长环境,与传统地栽木耳相比,可提前50天左右上市。生产期比春耳能提前一个月,秋木耳可延长一个月,越冬耳可提早23个月上市。传统地栽方式每袋木耳菌可产干耳55克,应用吊袋技术后每袋木耳菌可产干耳65克。

五是木耳品相好。由于采用打小孔的出耳方式,吊袋耳无根且每个木耳都是单片,品相极好,形状恰如元宝,市场认可度很高。销售价格上每斤干品要高出地栽木耳10元。

六是木耳洁净无污染。由于吊袋耳是悬于地面50厘米之上生长的,浇水时泥土不会喷溅到木耳上,木耳干净无泥沙,低温情况下不发生病虫害,不用农药无污染。

七是亩产效益显著增加。由于吊袋栽植密度大,亩产木耳干品可达到8000斤,纯收益达到8万元,实现了亩产效益的最大化。人工成本明显降低。一棚8万袋吊袋木耳的人工费用约1万元,平均每万袋1250元,相比每亩地栽木耳的人工费用2500元减少了一半。

虽然吊袋耳需要在棚室、喷灌等方面进行前期投入,但凭着它的高效益,三、二年就可收回投入。

 

其实吊袋技术很简单,就是菌袋打好眼后,每9个一组,用绳子和铁丝将菌袋串起来,吊在大棚里,让木耳菌慢慢生长。

 

 

棚室吊袋木耳立体栽培首先要进行篷架的搭建,一般要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好、地面平整的地方,篷地面宽280cm,中高185cm,边高170cm5层,每层高30cm,每两米档,可吊400袋,长度以栽培袋多少而定;篷外应有薄膜用于温度低时保温保湿、高温时防天然降雨过量;距篷顶100cm高用80-95%黑网一层遮荫。

棚室吊袋木耳立体栽培其中的品种选择、配料、灭菌、接菌、发菌等工艺流程同地栽黑木耳完全一致,仅仅是将发好菌的菌袋打好眼后,每8个一组,用两根绳子和几个铁丝夹子将菌袋串起来,吊在大棚里,让木耳菌慢慢生长。也有的耳农采用按每袋6-8个破“V”型口,口不能划大,总长不超过2cm,深度0.2-0.3cm,划好口及时将袋用原扎口绳绑吊于架上。袋距20cm

 

  棚室吊袋木耳立体栽培基本的管理规程是将吊完袋的棚内利用微喷管和定时器,制成定时微喷系统,加大喷水力度,保持空气湿度88-95%以上。采收前1天要停止喷水,采下的耳片清理干净然后晒干。出耳后菌袋停止喷水,养菌7-10天后转入下潮管理。晾晒时耳片朝上,耳根朝下,未干时不要随便翻动。

                                                                 

  棚室吊袋木耳立体栽培有优势也有弊端,笔者认为其水分管理需要更加精致,吊袋的上部极不容易保持出耳生长所需的空气湿度;还有温度掌控也很关键,尤其是密集程度高的情况下要严格防止高温烧袋,再遇高温高湿很容易造成一片绿海。通风也不如地栽木耳容易掌控,这项技术在有条件的山区地方可以推广,但平原地区还是谨慎行事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