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寻觅与死亡
2014-08-16 | 阅:  转:  |  分享 
  
寻觅与死亡

我一直在寻觅这什么,虽然我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我还是在不停的寻觅,有时候我甚至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我一直在寻觅的是不是就是死亡,但就我个人来说,对于死亡我有一种莫明的恐惧,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在寂寞的深夜里无缘无故的害怕,甚至有一段时间我都是用棉花锥着耳朵睡得,担任那就是那一段时间,并不是说的现在,虽然我现在依旧害怕死亡,但是我不会再傻傻的做那些无聊的事。

死亡死一件很恐怖的事,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想想我所恐惧的似乎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背后的未知(未知就是那些不知道的未来,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我们对未来总是充满着这样那样的想想,但是对于死亡背后的想想,我实在是有种莫明的恐惧,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死后会怎样,甚至看到那些死后埋进土里的人,想象到他们尸体腐烂的的过程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对于未知,尤其是关于死亡的未知,我不知道被人是什么态度,但就我而言,我是十二分的恐惧,只是为什么,说实话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是我太胆小了吧!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促使着我不由自主的去探讨另一个问题,生者为什么,死者什么为。在诸多的教派和科学理论体系中,我还是比较相信科学理论(当然这也是与我我所受的教育有关,与我所生存的环境有关,我所相信的也只是我的猜测,没有一点点的事实依据。因为我还是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中。),

我认为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身体对自然环境的条件反射,人身体中各种激素的刺激和人对于这些事件的惯性反射。前两个都是十分好理解的,而后一个别人有没有这样的结论我不知道,但就我现在而言我没听说过这样的理论,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我独特的看法,对与不对我感觉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我给自己的思维找到了一个合乎科学现实我解释,哪怕这个解释只有我一个人认可,这样也就足够了。

人的惯性反射,为什么这么说那,这还是来源于中国的三个谚语:年幼无知,姜还是老的辣和虎父无犬子。我认为小朋友之所以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见识或者说是生活经历,使他们对于所发生的是没足够的经验,我们都知道惯性公式,他是一个乘法运算,所以在没有基数的情况下即使他自身的条件再好依旧是不具有惯性反射。同理一个不怎么好的自身条件的老人,由于这个基数够大,在处理问题是依旧具有很大的惯性反射,而虎父无犬子是因为孩子总是生活在一个处理问题惯性比较强的父亲身边,见的这样的事情多了,自然也就有了处理这类事情的惯性反射弧。同理人的气质,性格------,都是和着有关系的,我认为这也就是人得气质是可以培养的原因。

这样看来人就和一台电脑没什么大的区别,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之所人高一级就是因为人身体还有那另外的两个因素的影响。所以生生死死也不过是系统的更新罢了。而我所寻觅的就是为这台电脑连一个好的网络,提供稳定一点电源。仅仅是这样-------



献花(0)
+1
(本文系小梦醉春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