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色令人目盲

 静静的风儿 2014-08-16

“五色令人目盲”,这句话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表面的意思是说:声音使人耳聋,颜色使人目芒,味道使人口腔乏味。田园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所以圣人只为了生存的自然需要而饮食。不为心驰目迷的声色之娱,来寻求感官的刺激。总而言之,就是要清心寡欲吧。


     古人认为“纵情声色祸国害己”,这样的例子在古书中有很多的记载。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据《论语》记载,孔子回答颜渊询问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时说:“要舍弃郑国的音乐。”什么是郑国的音乐呢?那是属于纵情的靡靡之音,在孔子看来,这种音乐是使男人沉迷于美色诱惑的声音,会败坏人的性情和爱好。


      《礼记·乐记》记载,魏文侯不好古乐,正襟危坐也听不懂,而偏爱郑国和卫国音乐,躺在卧榻上听的兴趣盎然。唐玄宗不好琴声,而喜爱外族传来的羯鼓,认为它的声音能除去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气。这二位君主不喜爱古代圣哲的雅乐,却喜欢世俗粗俗淫邪的音乐,成为后世人的笑柄。


      《天宝遗事》载:唐明皇创作了《霓裳羽衣曲》后,训练宫女,让她们载歌载舞,用于娱乐却疏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史载陈后主和群臣常在后庭饮酒取乐,让嫔妃们和客人共唱《玉树后庭花》。他们如此沉溺于歌舞中,朝政松懈而致亡国。这两位君主沉醉于快乐歌舞中的却是潜在的国破家亡时的悲哀和灾祸。


      晋朝的石崇利用职权积敛钱财,挥金如土,沉溺声色犬马、荣华富贵中,买女子教她们唱歌跳舞,挥霍无度,结果不仅惹祸被斩,而且殃及父母、妻儿,这正是“妖曲未尽,死期已到。”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纵情声色,放纵欲望的结果会使人意志消沉,安逸而放荡,最终扰乱人心智而败坏德行,使人一败图地。


     其实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我们也看到清心寡欲是非常明智的。以人的细胞为例,人的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比如一个细胞只能分裂100万次,那么达到这么多次数后就不行了。人们不断的使用自己的五官,人体这个机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消耗,不断的败坏。所以会有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医说:思伤脾,视伤肝说的是五官和人体内藏的对应,同时五官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对内藏消耗的过程。所以古人养生讲的是清心寡欲。真是高明的道理呀。


      “顺则凡,逆则圣”,当然这是修炼界的一句话了。也就是说,修炼就是返本归真的过程。而凡人就是顺应着生老病死的规律,生生世世的生活的人吧。而说到清心寡欲呢,也是符合这个规则的。


       当然了,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有生活工作,现实生活的花花绿绿真是很大的诱惑。我们并不是不吃不喝了。我们应该懂得其中的道理,至少能够清心寡欲,有度而有节制。


      特别在现在的环境中,道德一日千里的下滑着,同时花花绿绿的物质诱惑,很多的人都迷失其中,造业不断,伤害别人同时也极大的伤害着自己。老子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孔子也讲“无欲则刚”。只有能够清心寡欲才能在任何环境中,持中守正,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