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仲用炮制方法对其绿原酸的含量影响

 洋橘子 2014-08-17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干燥树皮,为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 品,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1]之功效。杜仲皮含有多种 活性成分[2],其中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和松脂醇二 葡萄糖苷(Pinores inoldiglucoside,PDG)有降压作用E3,4l。 本文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比较各炮制方法对其含量的影 响,为临床盐制杜仲提供科学的依据。

 l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Sartorius BP211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Fw177型 中草药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Waters2690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Millenni— urn32色谱工作站,H66O25T型超声清洗仪。

 1.2 试药

 杜仲原药材购自西安市药材市场,经陕西中医学院中 药教研室王继涛教授鉴定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绿原酸对照品(购于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53—200111)。流动相所用甲醇 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实验室自制),盐水均为2%的食盐 水溶液,磷酸等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不同炮制品的制备

 杜仲生品的制备:将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用切药 刀切成3~4mm的横丝(垂直于胶丝的生长方向)。

 不同炮制品的制备:

 清炒法:取100g杜仲丝置炒制容器内,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时,取出晾凉。

 盐炒制1:取100g杜仲丝,置容器内加盐水拌匀,加盖 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中火炒至颜色加 深,有焦斑,丝易断时,取出晾凉。

 盐炒制2:取lOOg杜仲丝,置炒制容器内,中火炒至颜 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时,取出,喷淋盐水拌匀,再置炒制 容器内炒干,取出晾凉。

 盐制砂炒1:将河砂置锅内炒至灵活状态后,取用盐水 闷润好的杜仲丝100g倾人锅内,中火反复翻炒20min,取 出晾凉。

 盐制砂炒2:将专用温度计置入锅内,放入适量细砂, 将100g杜仲丝置入锅内,中火反复翻炒20min后取出,筛 去细砂,喷淋盐水拌匀,再置炒制容器内炒干,取出晾凉。

 盐蒸制:取100g杜仲丝,置容器内加盐水拌匀,加盖闷 润。 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中火蒸制1h,取出晾凉。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Welch Materials C18(4.6ramX250mm,5p.m); 流动相:甲醇一O.4%磷酸溶液(25:75);柱温:25℃ ;检测波 长:327nm;流速:1mL·min ;进样量:1%I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定容,制成每 1mL含绿原酸0.406mg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上述不同炮制品粉末各1g,精密称定,置于三角瓶 内,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重,超声lh,取出,用甲醇补足 缺失量,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 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8、10、12、14、16、18、 20 L,按2.2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以进样量( g)为横坐 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一 3174278.9899X+1505.6609(r一0.9996),结果显示,绿原酸对照品在0.324~0.812~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0、2、4、 6、8、10、12h进样10gL,测定绿原酸的峰面积。结果表明, 供试样品在12h内峰面积稳定,RSD为1.62 。

 2.7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IO/~L,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 次,测定绿原酸的峰面积。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RSD为 0.97 。

 2.8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样品共5份,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方法 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绿原酸的峰面积。 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RSD为0.59 。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精密加入一定量的绿原酸对 照溶液,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取1O“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绿原酸的 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果表明,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 99.92 ,RSD为1.68 。结果见表l。

 2.1O 样品的含量测定

 分别吸取各供试品溶液10tt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2 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峰面积,由回归方程计算绿原酸 的含量,结果见表2,对照品及样品HPLC色谱图见图1。

 结果表明:不同炮制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盐蒸制>盐制 砂炒2>盐炒制2>盐制砂炒1>盐炒制1>清炒>生品。

 3 讨论

 (1)流动相的选择,通过对乙腈一不同浓度磷酸溶液系 统,及其乙腈一磷酸溶液不同比例的洗脱系统进行考察,最 终选择甲醇一0.4 磷酸溶液(25:75)出峰较为理想,可达 到基线分离。

 (2)对于检测波长的选择,进行了全波长扫描,绿原酸选用327nm,系统稳定性好,干扰小。

 (3)通过对不同炮制方法对杜仲中有效成分影响的实 验研究,结果表明,生品的绿原酸含量明显低于各炮制品, 这可能是由于生品杜仲中橡胶丝的作用使其有效成分难以 溶出,这为传统的“炒断丝”炮制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4)盐制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普遍高于清炒法和生品, 这为盐制入肾的传统用药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5)通过对不同盐制杜仲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砂炒 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于不加砂的炮制方法,这可能是由 于砂可以提高炒制温度,传热也比较均匀,进而提高了杜仲 的断丝率所致。

 (6)盐蒸制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但是否优于传统 的炒制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