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典故一:天安门华表引人的思考

 江山安泰 2014-08-18


 


        观瞻过北京天安门的人们都会看到华表,那两根高大的、雕刻着精美云龙纹饰的汉白玉石柱矗立在天安门前,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型石片,视觉上石柱有穿入云端之感,衬托着天安门的雄伟壮观。

    我们现今看到的华表就是华丽的装饰和摆设。实际上,华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在秦以前的原始社会尧舜时期,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名为“华表木”或“桓表 ”。另外,还让人们在其上刻写进谏之言,因此又叫“诽谤木”。 古代的“诽谤”之意并非指造谣污蔑,恶意中伤 ,而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如同现在的提意见,故“诽谤木”相似如今的“意见箱”。而且意见指向朝廷王者明确,透明度又强于今日,可以说公开无锁,路人可见,也彰显了当时朝廷王者对民声的重视。对此。《淮南子·主术训》中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的记载。《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的说法。另外,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中有云:“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路衢也。”可见当时的华表为木制,其作用有二:一是让人进谏,书写人们对时弊的观点、看法,供朝廷王者采纳;二是标明路衢,指示交通,相当于今天的道路指示牌。

    那时的木制华表便于刻写,功能如竹简般的便捷。可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变木为石,刻写难能,想进谏之言只能望而却步。华表从此成为王者权力的象征,由广纳民言演变到独断专制,从而取缔了华表应有的功能。从纳谏之木,变为拒谏之石,已是本质性的转变。

    天安门的前面有两根华表,后面也有两根华表(很多人注意不到),它们有着耐人寻味的古老传说:它们顶上的蹲兽叫犼,是龙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习性。天安门前面那对华表上的犼头向南,望着皇宫外头,人们叫它“望君归”。它们负责注视皇帝外出时的行为,盼望皇帝早日回宫,提醒皇帝不要老在宫外寻欢作乐,久出不归,荒废朝政。在天安门后面的那对华表上的犼头向北,翘首宫内,人们叫它“望君出”。它们负责监视皇帝不要沉湎于的宫廷生活,劝戒皇帝经常出来查看民情。在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希望遇到“太平盛世”,希望遇到开明的好皇帝,于是就产生了“望君归”、“望君出”的民间故事。它表现了人民对他们用自己双手建筑起来的美丽华表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人民朴素的愿望和对统治者奢靡生活,时政腐败的不满情绪。
 
   天安门的华表随天安门始建至今,已有着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华表的变异和华表原有的意义,在今天我们也是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值得深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