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赋意于形·花鸟画"

 星河异彩 2014-08-19

明代的花鸟画

明代,院体花鸟再度兴起。当时的院体画继承了宋代院体花鸟的观察入微,写生工丽的传统,但多喜作大幅画,取其气势充沛,构图饱满。常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体现了这一时期院体花鸟的特点。林良和吕纪是院体画家中长于画水墨写意的代表。林良早年画风工细精巧,后转师南宋院体中的放纵简括一路,而专事水墨粗笔写意。他善画鹰,笔法泼辣,构图雄强,善于营造气氛。他的代表作《雪景双鹰图》,描绘了高寒之下傲霜斗雪的两只雄鹰,一只独立苍茫,睥睨四顾,一只安之若素,从容梳理。充分表现了雄鹰的气度,是花鸟和环境相结合的典范作品。吕纪则是粗放豪纵和工丽精巧两种风格皆能,并善于将两体结合。据说吕纪在画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对皇帝劝谏,皇帝知其用心,曾说:“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

明代初期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画家,那就是以画梅见称的陈宪章录。陈录出生于人文荟萃的浙江会稽,工诗善画,论者将其画梅与同时的冰壶道人王谦(字牧之)相比,并谓“二家虽格意不同,宪章笔力,实过于谦”。《推蓬春意图》系其传世作品中之鸿篇巨制,全用水墨写就,继承了元人如王冕、邹复雷等人的墨梅传统,所绘梅干及枝叶遒劲挺拔,古意盎然,梅花则情态各异,正如杨殿邦题诗所言:“万花飞动墨香迟,写遍南枝与北枝;仿佛罗浮人入梦,一双翠羽欲来时”。该图历经周右、徐世昌等递藏, 名人题咏殆遍,实属不可多得之艺术佳构。

明代的大写意花鸟画脱胎于晚明的浪漫主义洪流中,是高度张扬个性,追求表现力的产物。代表画家是陈淳和徐渭,陈淳号白阳山人,徐渭号青藤,二人被世间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花鸟画师法沈周,用笔随意,自由纵横,淡墨疏笔,生趣横溢,是位以拙胜巧的高手。他的水墨花卉常常是一花数叶,疏淡欹斜,对写生的注重让位于灵性的抒发,造型在似于不似之间寻求着与笔墨的平衡,比沈周的作品更为活泼。

完成大写意花鸟画变革的画家是徐渭,他是明末花鸟画的集大成者,同时更是明清花鸟画坛的一座高峰,在之后的若干世纪,几乎都没有人能够逾越。徐渭诗文书画俱善,并且精通戏剧,修养广博,个性极强。他才情绝顶却仕途受挫,一生坎坷多难,悲愤难鸣,一腔悲心愁肠皆泻纸上,以狂草入画,纵横恣意,把纸本水墨画的笔墨效果发挥到空前的高度,他擒纵自如的运笔技巧,高度概括的造型意识,激越悲愤的情感宣泄,给中国写意画的发展立下了一座里程碑,给后世以无法估量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杂花图卷》和《墨葡萄》等。《墨葡萄图》一轴几无线条,全用泼墨泼水而成,却墨分五色,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浓淡有致,形态生动;狂放之气,足以骄人。他也擅写竹和芭蕉,他的写竹妙诀为“化工无笔墨,个字写青天,”尤喜雪中之竹,常用破笔、断笔为之,初时一点也不像竹子,等到用淡墨钩染,以笔中飞白做叶上积雪,竹的神形跃然纸上。徐渭画芭蕉,有时泼墨为之,有时则施以勾勒,十分精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