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易患焦虑症 “夸大性自体”与自我依赖

 青衣问道 2014-08-19

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易患焦虑症

研究显示,最近遭遇配偶及亲人死亡、离婚、婚姻不美满、生病、具有阳性家族史等是焦虑症的易患因素。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焦虑症。另外,一些特殊的性格倾向会使人在面临特殊的心理压力后引发内在的心理冲突而导致焦虑。

追求十全十美这类人因为要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无缺,所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事物上,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即有很强的占有欲、控制欲,在临床上常称这些人具有强迫倾向。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时,就会产生相当强烈的焦虑感,觉得浑身不对劲,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他都必须今日事今日毕,一旦碰到什么事没法马上做完时就会紧张万分。倘若跟别人一起做事时,别人不根据他的标准来做的话,他也会觉得如坐针毡。这类人往往更易患焦虑障碍。

具有自卑倾向的这类人常常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有些人深信自己的容貌、身体特征、口才、表情、学业成绩、体能状况处处不如人,由于坚信不疑以致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每当与别人在一起时,这种想法就蜂拥而出,使其无法放松来与别人交谈和交往,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有些人在感觉到别人投过来的视线时,脸上的肌肉就会马上僵硬起来,嘴巴张不开,甚至连喉咙也会发生阻塞感。过分自卑往往易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

过度关心自己这类人会变成焦虑倾向。这些人通常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关注自己健康的状况。当他发现自己有任何的身体症状时,他会非常紧张而马上采取各种医疗行为。一些轻微的不适,如头痛、颈酸、腹痛等也会引起他们对严重疾病的强烈恐惧,并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焦虑症。

你究竟有多自恋?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和可爱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真正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心理学上把这种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称之为“继发自恋”,一个人只有完成这个心理发育发展过程,才能完成健康的自恋,在后续的生活中才可能获得充分的自尊、自爱与自信。

自信等于自恋吗?在很多资料里看到,自信与自恋是双胞胎,是一样的。事实上,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你和自信的人交谈,你会觉得他很棒,自己也很棒,你可以平视他。如果你和自恋的人交谈,你会发现,他很棒,你很差!你必须得仰视和追随他。

在谈话的时候,自信的人会关注你,专注的倾听你,不打断你。而自恋的人会打断你,会说我也如何如何,他们更期待你来关注他。

当然,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而言,自恋是自信的基础。在我们的生命早期,当我们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照料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这也是我们获得对这个世界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础。心理学上将婴儿的这种“无所不能”的状态称之为“原始自恋”。原始自恋是健康自恋的雏形,也是成年后人际安全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础。

婴儿随着成长,慢慢的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外面还有一个更丰富、并且自己不可能掌握的“别人和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合适的挫折中逐渐明白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也是不完美的。即便这样,每个人都是有价值和可爱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真正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心理学上把这种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称之为“继发自恋”,一个人只有完成这个心理发育发展过程,才能完成健康的自恋,在后续的生活中才可能获得充分的自尊、自爱与自信。

如果心理发育出了状况,一直停滞在“原始自恋”的需求中,这样的人就是一种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看得到自己,看不到他人和世界,很难同情或共情、理解别人;表达中“我”字灰常多;很容易认为别人的任何一个眼神或者外界的任何一种声音都和自己有关;时而自信到天堂,时而自卑到地狱;极度需要外界的认同和崇拜;更严重的一点的,为了保持自己“虚弱的自尊”,需要不断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各种自我激励才能生存或者与人相处。

【家人的溺爱让她始终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孩】

不断累积的父母的爱会支撑我们的一生。可是如果太溺爱,就会使孩子产生这样的信念:整个世界都必须在我的脚下。

不断累积的父母的爱会支撑我们的一生。可是如果太溺爱,就会使孩子产生这样的信念:整个世界都必须在我的脚下。

小敏在一家外企任部门经理,在公司里算是最年轻的管理干部。小敏业务能力突出,做事果断,非常自信,是一位标准的女强人。但却唯我独尊,脾气很差,颐指气使,难以接受批评,在公司中人缘较差,和同事关系紧张。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很大,小敏经常发火责骂下属或埋怨别的部门,弄得怨声载道。在朋友的提醒和建议下,小敏来到了咨询室。

我就是要成为“第一”

在咨询室里,小敏跟咨询师聊起自己以前的辉煌成绩:自己在学业和工作中取得的种种成功、自己的家庭成员如何优秀,自己的才华如何突出..“他们是嫉妒,赤裸裸的嫉妒,因为自己不如我,就不好好配合我。我应该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权利,我是最优秀的。” 到达顶点,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高高在上的状态,对小敏来说极其重要。

临床诊断:

父母的溺爱引发其自恋型人格障碍

和小敏的交流让咨询师感到,小敏是一个极其关注自我的人,她认为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都应该听从自己的想法,一旦别人表示异议,她就会特别地愤怒,甚至感觉受到了侮辱。她还有特权主义的意识,只顾“只要我快乐”,无法真正理解身边人,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互动关系。“依旧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孩”,这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特征。

在“依附”阶段对孩子过度保护令孩子沉溺不前

婴儿15.24月称之为“依附”阶段,此时的婴儿时而进入外界探险,时而又回到照料者的保护之中,如果照料者对其过于溺爱或者保护过度,婴儿就会认为周围的世界都是在自我的掌控之中,自我无所不能,同时也会因为这种虚假的自我效能感过于美好而不愿意离开这种感觉,沉溺于这个阶段不愿长大。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依然会保留着“我是世界的中心,周围人都应该满足我”这种幼稚心理,不能和周围人形成成熟的互动。得到过多宠爱让她始终需要成为“第一”

小敏是一个独生女,家人和周围的人都极其宠爱她。在小敏的印象中,小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小公主一样,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家里人认为:“女孩要娇着养”,所以只要她一声令下,家人都会尽量满足她的各种要求,看到她颐指气使的样子,还会觉得她很可爱。小敏即使有时言语行为有些过火,也基本没人指责或者严厉地管教小敏。逐渐地,小敏也就养成了这种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长大后,一旦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小敏就会认为是别人的不对,希望别人总是称赞自己,表扬自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应该受到特殊对待。

“不断累积的父母的爱会支撑我们的一生。”心理分析学家菲利普·格兰贝尔说道:“可是如果太溺爱,就会使孩子产生这样的信念:整个世界都必须在我的脚下。”家人的过度宠爱往往造成一些人对他人傲慢无礼的态度。他们觉得自己是父母眼中最强、最漂亮和最优秀的,因此肯定自己在别人眼中也应该如此。失去巅峰的地位就意味着失去父母的认可,随后失去社会的认可。

金鑫读初中一年级,在班上名列前茅,一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可最近他情绪很不好,夜晚常常失眠,不爱去上学。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上次作文比赛,自己明明写得很好,却没有拿到第一名,这是因为老师不喜欢自己、偏心造成的。他接受不了自己不是第一名的事实,情绪日渐低落,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妈妈百般劝解也没有用,最后选择来做心理咨询。

临床诊断:

未得到足够的照料和支持令他形成病态的自恋

经过深入了解得知,在金鑫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工作比较忙,所以在家照料金鑫的时间并不多,金鑫两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同时给金鑫断了奶。在整个婴儿期,金鑫都没有得到母亲足够的关爱。

自恋满足的关键期未能得到满足

婴儿需要母亲关怀和照顾,尤其需要有规律的、稳定的照顾和细心的关爱。母亲“稳定的照顾”是一个人建立基本安全感的前提,也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孩子如果在婴幼儿期失去了和母亲的亲密互动,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并会把这种能量转化到自己身上,形成病态的自恋,并停滞于这种自恋的状态踯躅不前。朱迪斯·维尔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的不完善是引发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完善人格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在童年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够让儿童获得足够且适当的关注,这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满足这一点,那么,自恋作为一个未满足的原始需要,就会一直残留在成人的真实自我里,形成一种病态的补偿。

没得到情感充分支持的孩子会因自我的外在表现而受伤

此外,如果照料人给予孩子的关爱不足,孩子在此期间就得不到充分的支持,情感脆弱的孩子就会因自我的外在表现而受伤,即“自恋性损伤”。为了弥补这种损伤,孩子就以自大、虚假的自我来满足照料人的需要。愤怒、权力感从意识层面分化出来,并致力于通过虚假的自我来获得别人永久的赞赏。像金鑫就存在情感上的痛苦,他错将他人的认可和自己的成绩联系起来,当成绩不理想时,便感到无价值感、能力不足、无意义和不愉快。这是以虚假的自我来加强脆弱的自尊的表现。

育儿建议:

用爱和尊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无论是自大式自恋或自卑补偿式自恋,自恋者内心深处总是无力和沮丧的,他们缺少真正的自我,缺少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获得心理满足的能力。那么父母应该怎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呢?

促进孩子独立个体感觉的形成

家长要为婴幼儿创造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转换性内化”,进而完成母子之间的分离。既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又要对孩子的不合理需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拒绝。父母应给出一个非创伤性的“响应性失效”行为,推动孩子的核心自体的形成。比如,既不能因为父母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需求不理不睬,也不能过度关注、毫无分寸地夸奖自己的孩子。通常来说,在孩子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通常是1岁左右)的时候,可以逐渐取消对孩子的关注,并且对孩子控制父母、依赖父母的各种行为做出适当反应,如果不合理的可以不予满足,从而促进孩子独立个体感觉的形成。

豆豆妈妈做得就比较好。豆豆现在1岁半了,一次豆豆妈带豆豆出去玩,回来的时候,豆豆说什么也不走了,就地一趴。周围路过的人议论纷纷,都问这孩子怎么了,豆豆却还在优哉游哉晃悠着自己的小腿,就是不肯站起来,等着妈妈抱。豆豆妈妈耐心地商量了几次,无奈,豆豆还是不起,于是豆豆妈妈就蹲在豆豆旁边,温和地告诉豆豆:“我希望豆豆自己站起来,妈妈知道豆豆自己能站起来,自己走。”就在豆豆妈温和而坚定地坚持下,小豆豆终于感到妈妈是不会因为耍赖而抱自己,于是一骨碌自己站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豆豆能够意识到自己不是“小皇帝”,说一不二,也能够意识到妈妈对他的期望和要求,从而逐渐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一点是:在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一定不要带着家长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否则容易造成孩子的拒绝性创伤,让孩子分辨不清被拒绝的真正原因。

增加孩子和周围人的互动

自恋性人格的形成往往是在家中缺少异性和同性伙伴,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不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碍,就会更容易造成孩子自恋性格的形成。

转换性内化: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养育者的情绪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会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

目前,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应该创造机会,适当地教给孩子一些和别人互动的技巧,让孩子参与到同龄人的活动中去。像小西瓜以前是个很“独”的孩子,以前家里就他一个孩子,大人吃什么都让着他,结果后来发现他的东西竟然谁都不能碰了。现在小西瓜经常与小朋友一起玩,在互动中学会了分享,

他意识到自己不是唯一的。在和其他孩子平等的互动中,孩子们会建立起自己的游戏规则,小西瓜意识到这种规则和自己独处时是不同的,自然也会调整自己的规则,加入到小朋友之中。和小朋友的互动多了,他自然也就不“独”了。

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有效的交流模式

自恋的突出标志是自我标准和自我关注,他们把关注的焦点投射到狭隘的自我身上,并且用自己认定的固定不变的标准来要求周围的人和事。自恋是我们心灵发展过程中残留的儿童成分。

如何让孩子能够走出小小的自我,走向更大的社会呢?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有效的交流模式很重要。莹莹妈妈带着莹莹去参加晚会。她兴高采烈地领女儿到晚会的各个地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女儿几次哭了起来。开始,母亲还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但多次之后,女儿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妈妈气愤地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之后,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在她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她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时作恰当的引导和处理,而不是让孩子处在被“控制”的悲哀中。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站在同一个心理高度上,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人。家是孩子爱与欢乐的殿堂,是他们成长的乐园,也是他们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训练场。让他们带着一颗被理解、被尊重的心,开始他们自己的人生之旅,就等于带上了一缕生命的阳光,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妈妈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时作恰当的引导和处理,而不是让孩子处在被“控制”的悲哀中。

响应性失效:

在孩子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通常是1岁左右)的时候,要逐渐取消对孩子的关注,并且对孩子控制父母、依赖父母的各种行为不做出反应,不予满足,从而促进孩子独立个体感觉的形成。

【妈妈的“呵护”破坏了孩子的自主探索行为】

父母能随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怀、鼓励和支持,对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感觉到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他的自我感就会发生混淆、困扰甚至薄弱的现象。

晓晓今年快7岁了,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他对大人的依赖性特别强。生活中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大人。比如,与小朋友玩,其中一个孩子不让他和另一个小伙伴玩,晓晓就会跑过来问妈妈:“那我跟谁玩呀?”在学校,他也会去问老师类似的问题,比如口中有痰,他会问老师怎么办?老师说:“吐吧。”他又会问:“吐在哪儿?”妈妈为此很焦虑。她很想知道怎么样能够让晓晓更有自信,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并更好地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和相处。

专家介绍:

李拯,心理学硕士,守护心灵工作室高级心理咨询师,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留学心

理测评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二级),意象对话疗法心理师。

临床诊断:

过度的照顾让孩子形成依赖性

通过几次的咨询,我详细询问了晓晓的成长过程,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借此了解父母和晓晓的相处模式。我发现晓晓爸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了解,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严厉,缺少理解和鼓励,没能正确引导孩子探索自我和新事物的意识,导致孩子性格软弱,依赖感强,自我感发展较慢。

父母的干涉影响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一生中有两个独立期,一个是发生在两岁左右,一个则是发生在十二、三岁。这两个时期的发展若是受到阻碍,则会影响其一生。

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两个阶段不受鼓励与支持,他的心理可能会变得自卑而怯懦,自我感也可能会发生混淆、困扰甚至薄弱的现象。当他成长之后,可能变得优柔寡断,很难信赖自己与别人,常常要依他人的意见看法来行事,自己很怕有独立不同的看法。

晓晓的父母在晓晓2岁左右时候,经常为了节省时间,或怕孩子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便会把小勺从孩子手中拿走。类似的做法看起来确实省了不少事,然而这却是造成孩子依赖行为的根源。孩子尝试新事物的行为如果遭到父母一再地干涉,他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而这也意味着孩子掌握新技能的时间会被人为地推迟。这对儿童独立性的发展自然是相当不利的。而父母严厉的态度可能会让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害怕做错了受到父母的惩罚。

缺乏探索的孩子无法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在1.3岁的时候,会进入艾里克森所提出的自主、羞怯或怀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自主地探索环境以及尝试新事物。比如说,他们会开始试着自己用小勺吃饭等,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的自主性行为,鼓励孩子探索周围的事物。4.6岁,儿童处于自动自发、退缩内疚阶段,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此时父母对其新的目标给予支持,儿童自发的责任感便能得到发展。因此,要扭转孩子的依赖心理,就要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叠被子、扫地,等等。如此便能增强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摆脱凡事都要依靠父母的习惯。在晓晓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碰到困难,家长就上前干涉,替孩子克服,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变得越来越依靠家长,面对挫折条件反射地要找妈妈,性格也比较软弱;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缺乏探索的孩子无法获得成就感,自信心也无从建立。

育儿建议:

让家庭变成培养幼儿探索性的良好场所

家中温馨愉悦的气氛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孩子可以放松地进行探索活动,文中的晓晓在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如何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孩子将更加有勇气面对外界环境。父母也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该时刻检查自己的方式,是否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是否真的爱孩子,是否愿意花时间聆听孩子的小故事,是否给了他们独自探索世界的机会,是否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也很必需。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也是父母们自我完善、自我收获的一个过程。扮演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应该细心观察儿童在自主探索中对什么感兴趣;有没有遇到困难,是否解决了困难,是如何解决困难的?还需要耐心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做出回应。父母多多扮演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将给孩子带来更多探索行为和自由的空间。

悦悦妈妈教育女儿的方法非常有意思。每次带女儿悦悦去小区里面玩,悦悦总是满身脏兮兮地回到家,但是母女俩脸上都是乐呵呵的表情。悦悦特别喜欢玩泥巴、玩沙子,拣地上的小树叶等等。有时她还想去尝尝树叶的味道,拿树叶擦擦自己的小脸,或者她看到一滩水,会故意伸脚去踩。悦悦妈妈从不会阻止孩子去尝试不同的东西。看到泥土的时候,妈妈会让悦悦去抓、去踩,妈妈还会告诉悦悦:“悦悦,这是泥土,是黑色的。”妈妈在旁边不断地帮悦悦分辨不同的感觉,让她更好地去感受,去尝试。

当然在每次悦悦弄得脏兮兮回家的时候,悦悦妈妈还是会很快地给她洗澡换洗衣物,并且会告诉孩子:你看,当你玩了那么久的水的时候,脚都会皱皱的,所以下次要穿着小雨鞋出去玩耍。这样孩子探索的渴望得到了保护,同时也能知道爱干净。

扮演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

来自妈妈的引导和鼓励是孩子积极探索、克服困难的原动力。儿童很容易在遇到困难、交往受挫中感受到失败,很容易失去信心而选择放弃。妈妈鼓励性的语言能够让孩子重新获得信心,并努力尝试。如:“宝宝真棒,妈妈支持你!”“再试试,你肯定行!”可以摸摸孩子的脑袋,对他竖起大拇指,肯定他努力的意向和行为。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为孩子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敢于提问。当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提问的重视和鼓励时,会激发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这正是儿童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妈妈应在接纳孩子本来样子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发展。小雨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很少能安静下来。每天带着他,妈妈真是累极了。但小雨妈妈知道期待自己的孩子变得和别的孩子一样乖巧听话,那对孩子来说很不公平,这是不接受孩子本来面目的表现。现在的小雨妈妈,都会让孩子先在小区里玩耍一个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让孩子自由地发现和探索,妈妈会陪着孩子的身边,但是不会对他的表现和行为做过多的干涉。妈妈对小雨的行为接纳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被爱,这种无条件的爱会让小雨感觉到深深的安全感,自信、放松感。总之,父母们要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关注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积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孩子主动探索,激发学习和发展自我的兴趣。父母扮演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将给孩子带来更多自由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妈妈应在接纳孩子本来样子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发展。

专家介绍:

芳馨,资深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二级),曾任职于回龙观心理

“夸大性自体”与自我依赖

最近我有一位来访者,年近三十,抑郁症,既没有生活的信心,却也不想要家人帮助他,动辄就说死了算了。他的老父亲很着急,连劝带哄地带着儿子来看心理医生。这男人抑郁已经很多年,现在无法再从事心爱的工作,在家休养。交谈中,我发现,他的沟通能力非常好,谈了很多他感兴趣的话题.结束咨询后,他也表示很喜欢这样的咨询,居然可以让他说这么多话。但是到了第二次咨询时间,父亲好说歹说,儿子都不愿意再来,说以后做心理治疗可能会让他很痛苦,会让他抑郁。父亲说,“你已经抑郁了,还怕什么抑郁呢?”男孩说:“你不懂,这抑郁是害怕,我原来的抑郁我不怕,大不了一死呗。”

他父亲把这些话说给我听,表示很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如果用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男人表达的是对【自体的恐惧】:“抑郁症不可怕,死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威胁到自我存在感,即自体的崩溃,那才是最不能承受之痛啊。

这和依赖型人格的人很不同。依赖型的人在咨询中对咨询师会如是表达:我就把我托付给你了,希望你帮我治好我的病。而这个男人属于“自我依赖”的类型。自我依赖表达的是,我不需要任何人,任何事情我都能自己搞定。如果搞不定,我宁肯死,也不要别人来帮助我。最极端的方式是自杀――很多不可思议的自杀行为就属此类。

每个人在婴儿时,都有一个夸大的自我,这个夸大全能的自我如果能够得到母亲的理解和欣赏,就可以发展成为一生自我信任的重要基础。随着年龄的长大,他就可以渐渐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够完美,也能够接受这些不完美带给【夸大自我】所受的挫败,这种挫败对成长是有必要而且不可缺少的,所以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是【必要的挫折】,他是成长的心灵营养和加速剂。

遗憾的是,一个人在婴儿和少儿期,如果没有得到母亲足够的关注和回应,他的夸大自体,如: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和别人都不一样,我想要什么总是会被妈妈满足……这些“全能和夸大”的感受,就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这种损伤专业上称之为【自恋性损伤】,损伤程度越大,夸大自体这部分就会停滞在这个年龄阶段,如几个月,或者几岁,不再继续成熟和向前发展。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任何挫败,都会无意识地用【全能的夸大自体】去解释和应对(自我保护),例如,摔跤了,不疼;感冒了,不难受;有危险了,别人都怕我不怕……这些种种,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全能夸大自体的表达,这种表达很有可能会带来真正的伤害和危险,例如青少年不顾生命危险的疯狂飚车。

这种【夸大自体】还有一个表现,就是遇到一点点小事就大发脾气,这是【夸大自体】受到威胁,呈现的一种【自恋性暴怒或自恋性损伤】的表达,其本质是一种脆弱不堪,经不起任何挫折--完美主义的人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形。

例如一个人生病了,如果他有一个【夸大的自我】在生命早期没有得到驯服,这个时候照顾他的人可能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无论你怎样照顾他,他都会不耐烦。如果你不理他,他很受伤,暗暗生气和怨恨;假如你照顾他,他会把你拒之千里,因为这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夸大自体:他这样的人怎么会生病,他这样的人怎么会躺在床上?他这样的人怎么会需要别人的帮助?他可能既生气自己,也生气照顾他的人,因为这样都会让他的夸大全能感受到威胁。

例如,一个人得了心理疾病了,可是就是不肯看心理医生。这样的当事人,一方面有很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得到帮助,甚至到了自杀的边缘,但是另外一方面,来看心理医生的这个求助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他自己是脆弱的,是需要得到帮助的。这对于当事人来说,会导致【夸大全能自体】受到某种威胁的感受。这个自体是【全能而夸大的婴儿感受】受伤后的自我保护,也可以理解为退缩状态,意即他不需要任何人。然而他可恨可恼的抑郁症,又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可怕的现实:他很痛苦,确实需要吃药、甚至需要看心理医生。

在这种两难困境面前,对一般的神经质患者来说,很简单,就是赶紧求助,好让快点自己走出痛苦。但是对一个有着夸大自我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他常常是宁肯忍受痛苦,也不愿意接受去求助的自体崩溃的威胁感。我记得有一个个案,长程咨询刚刚开始的阶段,谈得很好,也很适合做心理治疗,但是接下来的日子接连做噩梦,无法再继续。这种噩梦代表着空洞和碎片的自体受到摧毁的威胁,所以,为了保持脆弱和夸大自体的完整,哪怕是碎片勉强粘帖在一起,也不愿意去体验那种被威胁的感觉。这样的状态,就相当于明明知道有一个炸弹埋在心里,但是一旦去碰触它,可能会被炸得粉身碎骨而恐惧万分,只得不去碰触。这种情形下,其实是要学习去区分——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原本这些工作是在婴儿期就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即从幻想中逐渐发展出现实的验证能力。这些被耽搁的工作,需要在心理治疗中,在心理治疗师的耐性陪伴和帮助下,重新完成和发展这些心理任务。

自我依赖的人,其实很孤独,这个孤独,是他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一个心狱--别人进不去,他也不肯出来。心理治疗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来访者,明明是已经进步和改变很大了,但是总是口口声声说一点改变都没有。因为,如果承认自己有改变,就意味着自己是有“缺陷”的。

说到这里,就很容易理解自我依赖的概念了,自我依赖,意味着任何事都不会信任别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一切自己搞定。其实,夸大自体是婴儿期幻想的一部分,是脆弱不堪的。一旦有些事激发了这个夸大自体,如失恋,失业,生病,这个夸大的自体,就一下子由不可一世崩塌为一地碎片,以抑郁症或各种心理症状呈现和表达。

那么,自我依赖和自我信任有什么不同呢?本质上的不同,自我信任是有一个稳定的自尊作为内在的支撑,就像内在有一个稳定而温暖的父母,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会发挥作用来安慰、引导和帮助他,挫败不但不会击倒他,反而会帮助他成熟和进步。当然,这样的个体也会适当地寻求外在的资源和他人来帮助自己,这是在自我信任基础上的对他人的信任。而自我依赖,是有一个内在的脆弱的自体和自体客体,就相当于一个孩子遇到困难时,他没有父母可以依赖,只能自己解决自己根本就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险境,只能自我依赖。自我依赖,一旦有些事不能靠自己完成,如抑郁症,他也无法通过寻求帮助得到解决,因为,寻求帮助,就意味着自我的崩塌,意味着承认自己“居然是一个有【需要】的人”?这对自我依赖的人来说,比什么都可怕。对自我依赖的人来说,他既不能承认自己有需要,也不能真正的信任自己,更不可能去信任和依靠别人。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常年累月身处这样四面楚歌的困境,他怎么能不抑郁?!

自我依赖与一个人的夸大自体密切相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能什么都靠自己,我们既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与人合作,或需要来自别人的帮助。自我依赖是一条自我封闭与自我隔离的死胡同,否认内在的困境和脆弱,以全能夸大的自我来支撑生命,应对生活,是没有希望的。唯一的正道是,通过重建自我信任,通过【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心理治疗的成长,才能真正找到自我,找到生命的力量与支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