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鉴定秘籍---修胎痕(精)

 益运居 2014-08-20


古时瓷窑工匠们制作瓷胚胎,在瓷器胚胎底部的“修胎”,不同时代 不同区域及不同窑口的修胎方式一般都有所不同。 参考本章不同时期瓷器底部修胎的胎痕,综合所鉴瓷器本身显现的资料来评判瓷器的年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使用竹刀或线手工削刮


隋代洪州窑钵底部,施有化妆土



隋代洪州窑钵底部,施有化妆土(也有看北宋时期)


 

隋 早期寿州窑 青瓷 有明显线削刮痕迹


 

唐代晚期越窑碗底似玉璧,一般称作“玉璧底”


 

唐代 长沙窑水注底部,有明显线削刮痕迹


 

唐代长沙窑执壶底部


 

唐代 寿州窑底部,圆饼底(也有看宋代的)

二:宋代

宋代修胎方式是在旋转的陶车上用铁刀削刮


上图为宋代瓷器烧造方式


 

 宋代 陕西耀州窑瓷片底部


北宋 湖田窑底部,中间黑色部分为垫饼留下的痕迹


宋代 吉州窑底部修胎'


宋代 景德镇白瓷葵口高脚碗底部修胎

三:元代


元代 枢府窑 印花碗碗底修胎


金晚元初山东淄博窑盘底修胎


 

元代 钧窑天蓝釉大盘底部修胎


 

元代 钧窑天蓝釉碗底部修胎


 

元代晚 龙泉窑印龙纹大盘底部


元代 磁州窑底部修胎

四:明代


明代 龙泉窑印花人物大碗底部,圈足厚实


明代 龙泉窑印花洗底部


明代 早期龙泉窑浅刻花钵 底部(有的也看元代晚期龙泉窑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