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视野下的新课堂是怎样炼成的?

 jianfuzi 2014-08-20
 本帖最后由 zfkj2014 于 2014-8-18 11:47 编辑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来建构学科能力的相互成就、相互辉映过程,也是人格感染人格、智慧孕育智慧、激情点燃激情的过程。

    1、教师的主导,唤醒学生的潜能,探索教育的艺术。

    合理的“教”和“学”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而是“教学相长”。作为教师,既不能越位,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也不能缺位,教师完全从课堂上隐身。

    (1)细节,在情境中关注。课前,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新课伊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课中,及时发现学生展示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深化、拓展。在课的最后,及时反馈和总结。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调控,对于课堂上好表现的学生,既要给予机会,又要适度控制,不能让他们“控制”课堂。

    (2)方法,在设计中多样。“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教师要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打破认知障碍。譬如:应用“头脑风暴”多角度分析问题;利用“概念图”,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资料卡,用好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重新建构知识;伙伴互助,取长补短,化差异为资源;示范与模仿,注重教师的积极示范与学生有目的的模仿;网络助学,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

    (3)情智,在关注中升华。美国教育家金斯伯格说,“课堂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欢笑的地方。”教师要用真情和智慧支撑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信任、平等的氛围中,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通过设立班级目标,呈现班级成员共同的愿景;通过班级日记、网络互动,进行心灵交流;通过学习标兵、进步之星的评选,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文化。

    2、学生的主体,展现多样的风采,彰显生命的灵动。

    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有人问哈佛校长:哈佛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哈佛最引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得主,最重要的是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新课堂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舞台,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是课堂教学的正本清源。

    生命,在绽放中增色。叶澜教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课堂的变革与超越,“上善若水”,平和自然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带来了自助、激情和快乐。新课堂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课堂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迸发创造的灵感。课堂上,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自主成为成长的最佳选择。学生不仅收获知识,更有探究能力和迷人的性格魅力,能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巨大智慧和无穷能量。

   想看全文或更多文章,欢迎关注《高中考试与评价》杂志,投稿邮箱:gzksypj@zhuofan.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