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就源于勤奋

 若飞若扬1963 2014-08-20
成就源于勤奋

 

荀况在《荀子,劝学》中说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由此而知,一切学术和业务的专精与成就在于勤奋地付出努力,名誉和光荣所构成的因素,就是辛劳所结的果实。福息也说到:“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艰辛的历程。 ”

 

                                    有谚语说到:“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人性的偏失,最需注意防范的就是逸乐。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席勒说:“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人不能奢望同时是伟大的而又是舒适的。重要的是要勤勉,因为只有勤勉,才不仅会给人提供生活的手段,而且能给人提供生活上的惟一价值。”“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以其劳动不息也。”一泓死水,因为不流动的缘故,遂生腐败的细菌。人人追求享受,贪图逸乐,可逸乐并非幸福,逸乐惯了的人,愈逸乐愈觉不足,致使机能皆废,无事可做。人世间就因怠惰而令人毁心销骨,一切恶事皆由此生。只缘于“人心不足蛇吞相。”由于贪、嗔。痴三毒的作祟,人性中自私、贪婪的品行,造成人本身的怠惰。怠惰是一种慢性中毒,其危害人心,犹如蚕食、虫蛀,腐蚀金属物而生锈,勤劳则是人生的去腐剂、亮光油。老舍就说过:“才华是刀刃,勤奋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欧阳修说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个人精神的怠惰,比起身体的怠惰更糟,好像有智慧而不使用,有思想而不知探索,不就是如同销毁无价值的废料一样?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逸乐的人常为自己辩解说:“明知事之不可为,即徒为亦即无功。”又说:“人生几何何不安乐时且安乐。”凡此都是颓废者常用的口语。我们要知道,天下万事万物,无不可为,无不可成,若是畏难而不去做,反归于命运和环境,即是你无能的证据;如果只希望不劳而获,只表明你意志薄弱。天下事如要有所得,不能不付出代价,苦尽才能甘来,历程愈艰难,则收获将愈大。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说到:“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所以,自认读书已经尽心力,却还未见到成绩进步的话,就是你勤劳的代价还没有付出足够,或因不得要领所致,千万不要灰心才是当加倍努力,再创新成绩。当代数学家陈景润说:“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勤劳为无价之宝。 第一个就是爱迪生。他在小时候,反应非常迟钝,功课比不上其他同学,总是落在别人之后,甚至于有些老师怀疑他是白痴。他并不在乎,只求在自己独特的兴趣上努力,即使在火车上卖报纸的那段日子,也不间断地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电灯、电影、留声机等等,至今照亮着全世界,划开了人类生活的美丽世界,成为电器的始祖。后来,有人请教他成功之道,他恳切地说:“我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天才而成功的。”可见一个人迈向成功的道路,天才并不是什么重大的要件,惟有勤奋才能使人出类拔萃。

 

  还有一个典型,就是至圣孔子的学生曾参。曾子生性较为愚钝,但并没有影响他做学问的工夫。他自己晓得天生并不优异,却以“别人做一次,自己做十次”的道理来鞭策自己,因此不断努力,终于独自领悟孔子的学说思想,博得“宗圣”的美誉。由此可知,一个人天资的好坏,不见得会限制他的发展,关键在于他是不是努力而定。

  

欧阳修说:“开创伟大事业的是天才,完成伟大事业的是辛苦。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人生的真正幸福在于有益的劳动,有劳动在先,则幸福相得益彰。当你在使用精神而感疲劳的时候,不妨稍微休息一下,等加足了马力,蓄足了精神,便可往更深远博大的道路行驶而不厌倦。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勤奋的做人,勤奋的做事,勤奋的努力,做一个善良、诚信、仁慈之人,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有用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