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参观拍照的几个技术问题

 LIB达人 2014-08-20

到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学习的摄影人欠缺的往往是深度思考,往往有人只会在同样的景物中不分角度和环境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在这个人人都有相机、手机拍照更方便的时代,要想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现场拍好照片,唯有深度思考和不一样的审美视点。

喜欢摄影的人,到一个博物馆、纪念馆现场参观,都想拍一些自己喜欢的各种展览作品。在摄影界里分两种群体,专业和非专业摄影。专业的文物摄影工作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但有专业摄影器材,必要时还可以把文物从库房或展厅里提借出来,在摄影室准备好灯光、背景,架好三脚架进行拍照,而非专业摄影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了。其实,根据拍摄的目的和作用不同,拍摄文物对摄影器材要求并不高(这里指非专业摄影),一般的数码相机都可以。

参观者拍摄展厅展示的馆藏文物,可以作为纪念,为的是加深自己的参观印象和记忆,把拍好的作品带回家,反复仔细欣赏,能进一步获得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的熏陶。

喜欢摄影的人,要想提高文化艺术水平、鉴赏能力、文化素质,应该在博物馆、纪念馆里多方面了解各地的民族风俗、生产劳动规律、饮食居住、喜好禁忌、婚丧嫁娶、民间服饰。博物馆、纪念馆无疑是很好的学习场所。

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展示的文物往往都是一个地区或者行业里几千年的精华,具有资源丰富、相对集中、展示环境舒适等特点。博物馆、纪念馆不但为你提供文物展示,而且还能提供许多文字说明资料,对于摄影人撰写文稿以及给图片配文字说明,会提供很多参考及学习价值。当前的博物馆、纪念馆对外都是免费开放的,不少地方还允许参观者现场拍摄,合影留念等,这就为摄影人提供了许多便利。

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

搞摄影的人都知道,舞台表演、杂技艺术、马戏演出等是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博物馆、纪念馆里拍照同样是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因为使用闪光灯对文物有伤害作用,也会干扰其他人的现场参观和观赏。展厅内文物照明的光线一般比较弱,常用暖色光源,在文物展示上产生一种神秘感,给人一种厚重和悠远的感觉,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文物。如果你使用闪光灯正面拍照,既对文物保护不利,又表现不出文物的质感,通过观察你可能会发现文物放在玻璃展柜里,前面的玻璃也会有反射光进入你的镜头里。由于博物馆、纪念馆里光线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像摄影室可以随意调整用光方向、灯光的强弱。在此,只能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现场光源拍照。博物馆、纪念馆里的光线,一般都是顶灯和角灯组成的光线照明,摄影人应该围绕文物摆放角度仔细观察,分清现场光线照明,观察文物本身有无主光和辅助光,尽量避开背景后面杂乱的画面,选择最佳合理位置拍照。

在展厅里拍照要注意:1.光圈、速度和感光度的调节使用,因光线照明的限制,有可能我们手中的相机感光指数已达到极限曝光的时候,就尽量选择离光源比较近的地方,合理利用现场的光线拍照。2.如果光线太暗必须借助闪光灯又允许拍摄,闪光灯上可灵活掌握加装柔光罩,闪光灯的方向最好不要直接面对被摄体(一般使用的闪光灯都有调节角度功能),这样被摄体的影像会得到相对柔和自然的表现。3.因现场光线比较暗,从相机取景器观看拍摄对象时要看好拍摄对象周围有效区域的环境,合理确定构图思维,确保拍摄影像的画面效果,简洁干净的画面会让我们感觉到更加突出主题。

镜头贴住展柜玻璃拍摄

在博物馆、纪念馆拍文物、字画等,除了被允许的专业摄影师自带一些必要的摄影器材包括(闪光灯、三脚架、电源线),一般观众不允许使用三脚架。为安全考虑以防磕碰和绊人的事故发生,博物馆里光线肯定没有自然光强,如果文物在展柜里展示,前面会有一层玻璃,拍摄的曝光时间必然要长,手持相机拍摄肯定不稳。为了保证文物影像不模糊,我们可将相机镜头遮光罩去掉,把整个镜头贴在展柜玻璃面前取景构图,调准距离,这样有利于照相机纹丝不动,哪怕几秒钟曝光时间相机也不会抖动,并且不会有玻璃反光现象进入镜头画面里。

在拍摄前需提醒,相机镜头平贴在玻璃之前,最好用左手指轻轻触摸一下前面展柜玻璃,找到一个触摸到玻璃的感觉。因为光线不足,毕竟是在博物馆、纪念馆环境里拍照,应该避免相机镜头硬碰到展柜玻璃上。

利用自然物体当好三脚架

在博物馆、纪念馆较弱的光线里摄影,没有三脚架当依托不行。低于1/30秒曝光速度,手很容易抖动,即使在相机液晶显示屏(LCD)观看样片不错,但是,在电脑里观看可能会有些模糊,这就是手端不稳相机造成的。要充分观察利用现场某些自然物体,找依托来固定相机。在展厅里一般都有护栏、柱子、墙壁、玻璃柜框架等,或身体依靠在柜子、柱子上,把它们当做“靠山”,或找个朋友把相机架在他的肩膀上,就相对不会抖动,能起到代替三脚架的作用。

博物馆、纪念馆里展示较好或者贵重文物一般都把它设在展区中间位置,我们可以从四面观赏它的体态容貌,这就为拍摄最佳角度提供了方便条件。要俯拍或斜拍都可以,右手握住机身,左手托住镜头,屏住呼吸按动快门。

调节色温感光度

文物的颜色多彩多样,文物颜色在照片中会因光源的色温不同而变化。色温的高低由光源的波长决定,光源中长波光线比例大,色温就低,光线偏红;反之色温高,光线偏蓝。我国《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要求选用色温小于3300K的光源做照明。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传统彩色胶片拍照可以加滤色镜调节,使用数码相机白平衡功能调节,调到白炽灯档或降低色温系数。拍照后最好打开液晶显示屏浏览图片,与所拍文物原貌对比,如果颜色失真立即调整白平衡重拍。

博物馆、纪念馆由于场地光线较暗,为了提高相机的稳定性,缩短曝光时间,可以调整相机感光度。所拍作品要求不是放很大照片或做广告宣传使用,放大到16英寸以内,可以适度调整提高感光度。以数码相机为例,感光度放在400,好一点的数码相机放到800甚至更高都可以。

相关技术和器材

博物馆、纪念馆的文物因为历史悠久,做工精美,鉴赏者总希望能尽量看清细部,这就要求被拍摄的文物曝光要准确,表现文物原貌的质感、颜色不失真,整体不变形,具有立体感,在一定范围内要有足够景深。因此应采用点测光测出主要表现部位的亮度,选好焦点(最清楚点)对准位置,合理使用较小光圈,长时间曝光,使被摄文物整体都在景深范围内。也可以用创新的手法,用大光圈短时间曝光,突出主题,模糊背景。背景虚化效果的大小和所用的光圈大小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虚化效果越好。用大光圈拍摄时需要注意所拍文物的清晰度。用大光圈拍摄时不仅虚化效果大,且镜头对焦范围很窄,要特别讲究对焦的准确,保证拍摄物体的清晰度。遇到文物体积较小,距离拍摄文物较近,使用微距镜头最好。拍摄金银饰品、玉器、瓷器难度较大,因为光源照在上面有反光出现,所以拍照前要围着文物走动观察,尽量避开文物本身反光和其他展柜光源的反射影响,如果使用偏振镜,可以消除或减弱一部分反光现象。另外,摄影者拍摄时最好身穿深色服装,可以避免自身服装颜色造成的反光进到镜头里。在展厅里拍照还应该遵守博物馆、纪念馆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拍摄动作手脚敏捷,不要妨碍影响其他参观者。

到博物馆、纪念馆拍摄文物之前,有条件者应该先查阅相关资料、搜索网络、咨询有关工作人员,多了解一些藏品信息,哪些是国宝级文物,哪些是一级文物,要有选择性,做到心中有数,做好拍照前的准备工作。拍完每件文物之后,要将文物标签或说明书拍照下来,便于记录或网上查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