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鸢之巢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8-21
鸢之巢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大厅 牛国栋 摄
   □牛国栋
  鲁中之地潍坊,民间自古多高手,是传统的手工艺之乡,素有“二百只红炉,三百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之说。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杨家埠木版年画……当然,在全国叫得响的是潍坊风筝。而各色争奇斗艳的风筝,则都集中在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内展示和保存。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位于潍坊市奎文区白浪河畔,中西合璧的展厅建筑,其屋脊酷似一只巨大的龙头蜈蚣风筝。门前广场上立有“鲁班风筝”雕像。八大展厅以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以及照片、文字、绘画、复制品等,分别介绍了风筝历史、沿革与发展,潍坊风筝流派及分类,国内外风筝流派及精品风筝以及潍坊国际风筝会等内容。
  风筝起源于中国,古时称之为“鸢”、“鹞”或“鹊”。古代哲学家墨子居鲁山(今属潍坊青州)时曾“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风筝。后来,墨子把制造木鹞的方法传给学生鲁班,加以改进,“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因此,业内一般将鲁班看做是风筝的发明者。五代时的李邺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像“筝”一样的声音,故名“风筝”。
  潍坊是我国重要风筝产地,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村便是风筝的故乡。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每至清明,潍坊更是风筝的世界。正如当地清朝诗人郭麟所作《潍县竹枝词》吟诵的那样:“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
  1988年4月1日,潍坊市被定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总部设在潍坊。也正是在这一年,风筝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开放。展室内最吸引眼球的是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五大类风筝精品。尤其是潍坊风筝,扎工细腻,画工别致,造型新颖,构图合理。风筝绘画上充分吸收本土木版年画的某些特点,博采京津画技之长,线条优美,色彩鲜明,尤善夸张之法,形象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者当数长达百余尺的龙头蜈蚣风筝。据说其扎制工艺浩繁复杂,仅龙头就需要100多根竹条,整只风筝扎制需耗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放飞时需要三四个甚至更多人配合,先将尾部和身子中段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子”所产生的提升力将龙头带往高空。龙头蜈蚣扶摇蓝天时,摇头摆尾,气势非凡,蔚为壮观。潍坊传统的七星、八卦、鱼鸟、昆虫以及筒子和传说故事人物造型风筝,千姿百态,形象夸张,尤其盘鹰、凤凰、蝴蝶和金鱼等造型风筝与龙头蜈蚣一道,成为潍坊风筝的经典之作。
  世界精品风筝展示中,主要对国外风筝发展简史,朝鲜、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尼、缅甸及欧美的风筝进行了介绍展示。朝鲜、韩国的风筝与中国类似,骨架以竹条或柏木制作,面料为高丽纸。日本风筝骨架也喜欢用竹条,面料则用和纸,类似我国的宣纸,风筝背面则常常沿袭中国古法,装有响笛,图案色彩以红黑为主,多装饰有汉字纹样。风筝在马来西亚则被奉为神明,做风筝骨架用的竹子还要选朝向东方生长的。他们认为,不加装饰的风筝就像人没穿衣服一样,是不可以出门旅行的。因此马国风筝无论图案设计,还是绘画剪贴都一丝不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