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疗法:治疗乳腺增生

 负鹏载舟 2014-08-23

中医疗法:治疗乳腺增生  

2008-10-14 ------scdqdgq

         40岁的蒋女士在18岁、25岁、31岁时,因乳房肿块曾做过3次手术,共摘除如大枣、蚕豆大小肿块5枚。术后经病理切片确诊为乳腺纤维瘤。今年再次发现双侧乳房肿块,害怕手术的她在当地医院服药治疗。后出现双侧乳房疼痛,不适感加重,经鉬靶拍片检查是乳腺增生。她通过熟人介绍找到襄樊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胡思荣教授,服用胡大夫开的中药汤剂14天后乳房疼痛消失;21天肿块开始变软缩小;56天见双侧乳房肿块基本消失,月经恢复正常,面色好转,黄褐斑开始消退;服药98天经鉬靶拍片检查提示:双侧乳腺增生消失。

  笔者了解到,前来就诊的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逐年增多。胡教授认为:此病其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体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

  胡教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以软坚散结、祛瘀通络治其标,消痰祛湿、疏肝解郁治其本为大法,标本兼治。方剂中海藻、昆布、浙贝母、制鳖甲、生牡蛎软坚散结、消痰祛湿利水;三棱、莪术、水蛭破血祛瘀通络;黄柏、夏枯草清热散结;神曲、焦山楂、茯苓运脾消食、下气化痰;柴胡、厚朴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且与海藻相反为用,取其相反相成,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海藻消痰利水、消肿止痛的功效,也使方药药力大增,收效更速,作用更持久。

  胡教授提醒女性朋友:要避免此病的发生,应保持愉悦的心情、平和的心态,遇事不要过于急躁。饮食忌吃辛辣刺激之物,清淡为主。    (李  丽)

 

元参麦冬汤治声音嘶哑

  引起声音嘶哑的原因很多,除少数良性或恶性肿瘤,喉神经性疾病、癔病性失音等原因外,最常见的是因伤风感冒后,咽喉部抵抗力降低,原存于上呼吸道的病菌乘虚侵入引起继发感染而致病。吸入具有刺激性的粉尘、有害气体或烟熏等也可引起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运用声带不当,发声过高或过久也都是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

  声音嘶哑的程度与病变轻重有关,轻者声音变粗、音调降低;重者可近于失声。由于喉黏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可伴咳嗽、痰黏稠,并可有不同程度的喉痛、喉痒、干燥感等,病情较重者可有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成人一般症状较轻,儿童较重。如不进行积极治疗,转变为慢性者不易恢复。

  治疗声音嘶哑最重要的措施是注意发声休息,即不要说话(禁声)。病情较重有全身症状者,应使用抗菌药物,局部可采用蒸气或雾化吸入治疗。中医用"元参麦冬汤"治疗对咳嗽痰多、喉痛音嘶者,疗效颇为理想。处方是:元参9克,麦冬9克,生地9克,生草5克,桔梗3克,蝉衣5克,胖大海5克,凤凰衣5克,木蝴蝶5克,每日一剂,煎服。

  方中元参有清热解毒作用;麦冬润肺止咳、清心降火;生地滋阴凉血;蝉衣、胖大海、凤凰衣、木蝴蝶清热利咽,故可治肺气失宣、声音嘶哑。如服药一周后,声音嘶哑仍未见改善者,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同时应注意不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禁烟酒;冬季室内保持温暖、空气流通,轻者二三天即可恢复。重者一周左右可基本治愈。    (代廷荣)

消食降脂话山楂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山楂的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特别是做成冰糖葫芦,不知使多少人闻之垂涎。

  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历代本草都认为山楂是消食导滞,尤其是消肉食的佳品,《本草纲目》中说:“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山楂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强酶的作用,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对于食肉不消,腹胀,可用山楂100~150克,水煎代茶饮。

  山楂有行气散瘀的功效,近代名医张锡纯认为,“山楂是化瘀血之要药,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山楂中含有黄酮类物质,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营养,调节心肌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并且还具有降低血脂、血压的作用,可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常用降脂降压的验方如下。

  ◆山楂50克,毛冬青100克,水煎分两次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

  ◆山楂15克,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制成降压茶,久服可降低血脂、血压,防治冠心病。

  ◆山楂15克,菊花10克,草决明子15克,代茶饮,能润肠通便、降压降血脂。

  ◆山楂15克,荷叶12克,水煎代茶饮,能降压降脂,扩张血管。

  ◆山楂、丹参各10克,麦冬5克,水煎代茶饮,有软化血管,降压降脂作用。

  ◆鲜山楂10个打碎,加糖30克,泡水代茶饮有软化血管,降压降脂作用。     (程怀孟)

秋冻”与“冷习服”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冻”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添棉,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要适当地冻一冻,锻炼锻炼,以增强自己的御寒能力。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因为一般情况下,初秋季节气温变化还不十分剧烈,即使不添衣或适当少穿衣也不至于外感风寒而患病,反倒有利于人体机能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

  对寒冷的适应,医学上称为“低温习服”,也叫“冷习服”,指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使人对低温产生适应性。“冷习服”良好的效应表现在5个方面:(1)物质代谢可得到加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糖原储备增多,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加快;(2)脂肪的分解、吸收、利用等均可得到加强;(3)蛋白质代谢得到加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也随之得到改善,从而增强了机体的自控能力;(4)血管弹性增强,血液流量增多,从而改善了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加强了心肌功能,同时使外周血管反复收缩的程度逐渐减弱、舒张反应加快,因而冻疮发病率可明显降低;(5)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提高,高水平的产热功能可持续几个月之久。所以生活在低温地带的人也比高温地带的人寿命长一些。

  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天气寒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上面,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即秋天只要天气不十分恶劣就应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如打球、跑步、爬山等。用凉水洗脸或擦身,在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常年坚持洗冷水浴或游泳,都是值得推崇的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较为有效的养生健身活动。有人做过试验,在11.8℃~13.5℃的环境中每天暴露8小时(穿单衣劳动),每周6天,锻炼一个月后,耐寒能力可有明显提高,表现为颤抖减少或不颤抖,深部体温保持恒定。但这样的“冻”必须在运动的条件下进行,并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韩振奎)

易道素养与气化认同
□ 郝学兵 北京尚朴中医诊所 张炳厚 北京中医药学会

  笔者统计了《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中所记载的从先秦至明末的1361位医家,关注各代医家中具有易、道方术素养或有直接的方术传承背景的医家(方术有广、狭二义,广义包括中医,狭义则专指道术、阴阳不测之术,此处指后者)。统计如下(见附表)。

  从表中可看到,在《内经》时代,也即先秦与汉代,这个东方传统中医科学体系的缔造与开创时期,诸如记载中先秦的僦贷季、岐伯、俞跗、鬼臾区、医和、扁鹊、文挚,汉代的阳庆、淳于意、安丘望之、涪翁、郭玉、张仲景、华佗、葛洪等等,这些影响深远的主流中医医家大都具有易、道方术素养或传承背景,其在记载医家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6%(先秦)和74%(汉代),是元、明时期17%、12%的4~6倍,这一数据揭示出一个重要的客观事实,可以帮助我们破解一个令许多现代人萦绕于心的困惑,即传统中医的深邃智慧究竟渊源何处?那就是渊源于气化时空的认知途径与气化实践,渊源于对自然宇宙物理格局与规律的更深层次的把握。易、道方术的精深素养与传承,成就了一批大成就的中医先辈与楷模、一群中医的缔造者。易、道方术的素养与传承,酝酿培养出了一批在气化时空实践中堪以自由弄潮的人,一批能够执道御有、承天大任的人。

  从《医术名流列传》对历代医家的记载中,可以发现中医医家的素质素养构成,伴随着历史朝代的变革、社会文化心理的演变而发生着变化。

  宋代以前,中医医家中道家出身、或有道术传承的比例比较多,而道家的基本元素与特点,就是注重对气化宇宙格局(乾元)的认知、认同与尊重,所谓“惟道是从”,表现出的人格与行为风范常常是淡泊名利,甚至有时是刻意地疏远名利,同时却注重方术等气实践与相关的技术运用,注重气化时空中负熵的获得,即道家视野中的“建德”。阴阳五行、乾坤坎离恰是这一人群平素气实践的应用工具或专注对象,所谓“五行道术,你我皆会”,气化时空对这一人群来说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物理世界,显然,在这一时期,以这一人群为骨干的主流中医医生基本上是处在对气化时空的自然集体认同状态,是一个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时代。

  历史发展到宋朝及宋朝以后,中医医家的素质素养构成逐渐发生了变化,道家出身的中医医家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取而代之的是儒生出身的医家比例逐渐增多,按《医术名流列传》中的记载就是“举进士不第,顾以医闻”,“业儒不就,因习医”,或“少习儒业,屡试不售,遂以医显”,或“业儒不就,因精岐黄以济世救人”,“因读书未遂,遂托于医”,或者“少习举业,不售,徙术刀圭”等等。儒家六经中虽有《易》在其中,但精研、深入者极少,且从孔子那里就是重义理而轻象数,对于习儒的大部分人来讲,仍以“学而优则仕”、“齐家治国”的人文入世为主旨,这与早期的众多道家出身的中医医生有所不同,儒生中医对气化物理时空缺乏必要的深层体验与独立的认同自觉,这种缺乏并不直接妨碍儒生成为优秀的中医医生,只是当儒医人群逐渐成为中医医生的主体时,中医医生的素质素养构成与生动活泼的气物质世界便逐渐发生了深层疏远,此时的主流中医医生对于气化物理时空的认知大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资料表明,至清中叶,在主流中医医生内部,中医医生彼此同道之间,已然没有了深入探讨气化物理时空所必需的实践体验基础,已无法构成探讨气物质世界的正常的学术氛围,可谓知音寥寥,实际上当时中医学术已潜伏和酝酿着对气化物理时空的认同危机。

  时光进入现代,西学东渐,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与“文化革命”的破四旧,中医学术主流中的气化认同危机随之成为现实,中医医生对气化时空、气化物质自觉的实践体验以及相关的素质素养已极为缺乏,气化时空生动活泼、微妙玄通的物理本性在中医学术主流、尤其是学院式教育的视野中近乎无存。作为中医基础物理背景的气化物理时空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似是而非、偏居一隅的气化学说,气化物理时空的阴阳五行原理异化、沦落为一种思辨性质的哲学观念,渊深博大的传统中医体系遂成为了空中楼阁,成为了一个没有基础物理科学支撑、没有了源头活水的单纯的经验医学。

再说“细辛不过钱”
□ 戴美友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卫生局

  《中医杂志》2007年第7期“百家园”刊登了孟庆涛《也谈“细辛不过钱”》的文章(下称孟文),对笔者2005年第6期发表的《“细辛不过钱”今说》一文提出质疑。针对孟文观点,笔者也不敢苟同,故再次提出与作者商榷。

  孟文提出“细辛……质地轻,一钱量应该不算小”,并认为古人有过经验教训,不能违背,不然就会“重蹈覆辙”。细辛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明代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指出:“岂上品无毒而不可多服乎?方书之言,俱如此类,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宋代以前,细辛用量是没有限制的,“不过钱”之说最早源于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钱匕”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1钱匕约为今2g多,半钱匕约为今1g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转述陈说:“(承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可见,李时珍虽然是收录陈承的,但他还是将“半钱匕”改成了“一钱”。自此以后本草学均沿袭其说,现代《中药学》乃至《药典》仍规定细辛用量为1~3g。原本在“单用末”的情况下“不可过一钱”,现扩大为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过一钱”使用,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据1999年第5期《中医杂志》李琏撰《李介鸣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介绍,李介鸣“细辛常用量为6~15g,最大量曾达30g之多……一般服用细辛1.5小时后可见心率加快,4小时后渐渐减慢。服用大量细辛,只要得当,除有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不良反应。”

  孟文认为“细辛为马兜铃科值物……如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大剂量可导致肾功能衰退等等”,似乎这也是细辛“不可过钱”的例证。关木通大剂量可导致肾功能衰退,细辛是否也如此呢?据香港卫生署联同政府化验所及浸会大学以马兜铃酸为检测指标对部份药材及中成药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马兜铃酸含量以关木通最高,青木香、马兜铃、寻骨风、广防己次之,细辛最低,而细辛的马兜铃酸含量又以地上部份最高,根部最低;此外,水煎煮提取的含量较以有机溶剂提取为少,其中细辛根部在复方煎煮后,未检出马兜铃酸。所以细辛导致肾毒性是没有依据的。

  认为笔者提出细辛入药可先煎30分钟(孟文说成应先煎30分钟)“也不妥……久煎反而有损药效”。临床研究证实,细辛主要含挥发油,有效成分为甲基丁香酚(60%),有毒成分为黄樟醚(8%),其挥发油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根、全草、叶。在相同剂量情况下,细辛根挥发油含量几乎是全草3倍。黄樟醚的挥发性胜于甲基丁香酚,在高温下易被破坏;若在高温中煎煮30分钟后,因挥发而仅存原药材的2%,此浓度已不足以产生毒性。香港卫生署的实验结论是“细辛药材应以水煎煮后服用,时间不应少于60分钟;不应磨粉内服。”

  孟文认为“细辛辛温芳香,芳香类草本植物易陈化”。这也是一种习惯思维的想法。历史上“六陈”(“六陈”即六种宜陈久使用的中药,《药性赋》云: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现代研究认为也是欠科学的,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研究表明,将药材长久存放,会导致挥发油自然耗散,长期受日光、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发生霉变、虫蛀,造成一定的损失。据报道,陈皮久存后其主要成分挥发油含量大减,当年产品挥发油3.02%,存放1年后为1.54%,2年后为1.01%,3年后为0.73%。陈皮存放1年后挥发油含量减少70%,3年后几乎损失殆尽,不符合《药典》规定(挥发油不少于3%)。更何况历代本草也无细辛需要陈化的记载。

  总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细辛单用末时,其挥发油成分破坏极少,用小量即能麻痹呼吸中枢,引起窒息死亡;入汤剂时,挥发油成分极少溶于水,且能随水蒸气蒸发,因此细辛挥发油在煎液中含量极低。所以即使大量使用也少有副作用,而且细辛与其他药物互相作用,其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随之减弱。故张锡纯说:“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是言单服此一味也。若入汤剂,有他药渣相混,即用一钱,不过有半钱之力,若再少用,即不能成功矣。”

名医堂
张玉柱

  张玉柱,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名中医,富阳东梓关张氏骨伤科的第五代传人。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杭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张玉柱出身于骨伤名医世家,在全面继承其父张绍富先生治伤接骨技术的基础上刻苦钻研,熟读中医典籍,兼学现代医学,把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融入传统医学之中。在临床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骨伤诊疗技术,提出整体辨证、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内外兼治、筋骨并重等论点,其中主持或参与的“创伤性骨弯曲的生物力学分析”等三个项目有2项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获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玉柱坚持走“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力求在先父一整套治伤接骨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手法整复”、“百草膏外敷”、“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骨伤技术的基础上,将现代正骨理论与张氏传统医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治疗四肢骨折和脊椎损伤、脑挫伤后遗症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预防肘内翻的力学研究”获浙江省科协1999~2000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预防肘内翻的力学研究”获2000年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富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创伤性骨弯曲的生物力学分析”获2005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三等奖;“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获2005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三等奖。

发挥辨证特色

 展现中医魅力

□ 霍介格 徐建伟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的核心是辨证,生命力在于疗效。把握这个核心,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我们科收过一个急诊病人,老年女性,颅内蝶鞍区浆细胞性肉芽肿。入院时发热,神志模糊,后高热,昏持续迷,时有抽搐。经多法治疗而未效时,考虑到热、厥、闭,与安宫牛黄证似,遂嘱病人自购安宫牛黄丸,鼻饲给药,日1粒。几天之内,病人体温逐渐下移,1周后正常,神志也逐渐清醒。记得《中国中医药报》曾载过朱良春为广州一老年昏迷重症SARS患者,以苏合香丸鼻饲,治愈出院。同样是厥证,一寒一热,却殊途同归。

  有时读前人的医案,深叹其辨证准确,用药精当,丝丝入扣。中医取效的关键正在于此。蒲辅周老先生曾说过,识证要准,用药要精,药物的选择也是有严格的适应范围和禁忌症的。

  曾诊一位肺癌术后的病人,自接受化疗之日起就开始腹泻,持续5个多月,服药无数,易蒙停、思密达……,一夜腹泻10多次。笔者认为病程虽长,仍属脾虚湿阻,运化不能,遂开药5剂。药后反馈:服完头剂头煎,腹泻大减,二煎泻止,后未再复发,也许这就是“效如鼓桴”了。用药很简单:胃苓汤加减。看来只要路子对了,就会收到效果,腹泻历经半年,仍然可以“一剂知,二剂已”。《灵枢》中有段话:“今夫五脏之有病,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中医外治的研究现状

□ 姜鹏飞 王培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关节囊等软组织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软组织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其病理变化以局部急性炎症与修复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筋伤”,多为外来暴力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青紫瘀斑等。中医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有其独特的疗效。

  中医外治疗效好

  对于本病,祖国医学认为:邪伤以风、寒、湿三邪为多见。风邪侵袭经络、肌肤、经气阻滞,肌肤麻痹,可出现肌肤麻木等症,为风邪中络证。风与寒湿合邪,侵袭筋骨关节,阻弊经络,则可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从而形成风胜行痹症。湿郁于体表,阻滞经络则可见肢体困重、酸痛。风寒湿三邪合并为病,进而阻滞气机形成气滞,气滞而血行不畅,以致血脉瘀滞。近些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方面,对外用药擦剂、膏药、药膏等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川花膏  研究者采用川花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川花膏能够抑制创伤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炎症介质的稀释和运转。

  2.舒筋活血散  有人采用本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216例进行临床实验观察发现:该药直接敷于患处,药力集中,直达病所,使炎消、瘀散、血活、筋续、痛止,促进创伤愈合,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8%,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可靠。

  3.消痛宁  有实验研究发现消痛宁具有止痒和微弱的局麻作用,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抑制痛觉神经起镇痛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消痛宁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78例,总有效率为100%。

  4.复方西红花膏  研究者发现复方西红花膏是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来达到组织修复目的,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除以上几种方药外还有损伤康复膏、肿痛酊等多种有效药方,都在临床上取得了好的疗效。

  存在问题与今后研究方向

  外用制剂透皮吸收对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清代名医徐洄溪对其机理论述曰:“今所用之膏药,古谓之敷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去腐止痛生肌,并摭风肉之类,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此理人所易知;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厚而久贴……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尽管目前中药外治法对软组织损伤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药外治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如重临床经验总结,轻外治理论研究。有关中药外治的研究资料,多是以民间验方收集、古代文献整理及临床经验总结为主,鲜见深入进行中药外治理论的研究。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高科技重大突破少。不少仍停留在中医古方或民间验方的临床观察验证上,制剂粗糙,观察简单。另外,由于中医治疗的特殊性,使得其与现代医学研究缺乏沟通。所以应该在现代医学与中医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寻找一个结合点,使中医的治疗效果得到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的证实,同时可对透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透皮吸收理论及透皮促进剂的推广,外用药在不断寻找和运用简便、效好的新剂型。这或可成为中医外治急性软组织损伤一个新的切入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