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丢失了什么

 老沈阅览 2014-08-23

无图说

1

陈应松  

编者按:狄德罗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作家铁凝则说:“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还有网友针对所谓“中国人不读书现象”,言辞亦犀利:“不要找一些难以让人相信的理由和借口……”

深刻的阅读,如2014上海书展提出“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的新宗旨,具备了“高大上”的精神面貌。值此2014上海书展余热尚未消散之际,朝花副刊推出本期“读与写·文与思”专版,以期对时下的阅读生态有所分析。

读书人的“虚荣心”

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发展变得简单化了,大部分时间就是一部手机了,手机可以完成人们大部分生活,包括阅读。手机阅读一样可以读四大名著,读世界经典。我不反对这种阅读,点一下百度,我可以搜索到所有资料,连字典辞海也不需要了,这简化了多少手续,节约了多少时间,节约了多少纸张,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

如果摈除我们这一代对读书的偏见,比方要纸质书籍,要自己喜欢的版本,要印刷古雅,能让自己安静下来,能最快进入氛围的书,要到图书馆、新华书店,但是我想问一下大家,有多少人还在买书?多少人还读文学杂志?多少人常在网上购书?不管是读什么书,不管是严肃文学还是通俗文学,类型小说还是流行小说,多少人还在读小说?

要说阅读,究竟丢失了什么,我以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读书人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好孩子,手上经常拿一本书会被长辈们称赞,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有出息的。现在你手上有没有书,并不是人们关心的事情。今年湖北的文科状元是襄阳五中的女生,她把《红楼梦》就读了不下十遍。一些高考作文满分的学生,一般都是有超强阅读欲望的孩子,要么对古典诗词痴迷,要么对小说痴迷,并且都是读经典。

现在的阅读水准下降,是因为传媒和娱乐从中捣蛋的结果,导致阅读被动,网络在商业强力加入的情况下,所推荐炒作的书,很多是没有营养的,甚至是有害的。大家觉得这本书有趣、好玩就去阅读。有趣、好玩却只是一种浅阅读,而且里面藏着许多危险的诱惑。真正的阅读和有营养的阅读,是触及思想和震撼灵魂的,是提升境界和塑造人生的。

增加人生的分量

我们丢失的第二点是对作品好坏的分辨能力。

当然也可以说你不会读书。那些励志的、心灵鸡汤类的书,其实是很弱智的,另外的能吸引你的书,也就是一个故事,什么盗墓的、穿越的、玄幻的。但是读书并不是读故事,读故事是消遣,真正读书是增加人生的分量。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是一部好作品,没有问题,喜欢读励志小说的,都会把它当励志小说读,因为有大家都知道的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的故事很好看,可也不见得很好看;这是一个励志故事,却又不是一个励志故事。年轻的时候看,是觉得这个老人了不起,永不言败,你消灭他,却打不败他。过了些年再看,又看到了老人的孤独,一个失败英雄的悲歌,尽管他说一个人在大海上不会孤独,但那种深深的孤独感,使你觉得这才是作家想表达的。

后来我开始写小说,想学一下海明威,再来看,发现了他的语言奇妙、温暖,还发现了他有许多象征的隐喻,更发现了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比方他老是写老渔夫梦见狮子,是什么意思?狮子也是沙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英雄。这是写他对海的恐惧吗?还写他和那个小孩喜欢垒球比赛,这又是为何?写他总是把大海中的鱼和他杀死的这条鱼称为兄弟,这又是什么意思?还有,他说:正因为我爱你,所以要杀死你。但是我没想杀死月亮和太阳。等等。到了现在,我再去看这部小说,我又发现了海明威的许多另外的隐喻,比方他在小说中写到与鱼进行长时间的较量,受了伤,抽筋、没吃的,吃生鱼。

尽管钓到了这么一条比自己的渔船还要长两英尺的鱼,这位老人说:“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为什么特别注意到几十年都被忽略的这句话呢?那就是,当你得到的太多的时候,超过你的生命极限和忍受极限,让你筋疲力尽的时候,你会感到,人真的不能要太多,躺到自己家里的床上有一个安稳的好觉就是最美最美的。当鲨鱼把什么都吃掉,他获取的东西也没有了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被打败了,他想是什么把自己打败了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这句话也会让人感慨万千。

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

与所谓励志小说不同的是,作家写到了大量的大海风光,使我们如亲临其境,感到我们的情绪也在海上跟他一起颠簸、漂流,一起在绝望中挣扎、经受、奋起。我们的精神一样在与他共鸣,一样饱受着大海的洗礼。我所说的作家丧失了描写自然的能力,在这样伟大的小说中却一件也没丢失。

另外,你还可以读出一个作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胸怀,你会想,一个作家哪能这么有本事,把老人的内心写得这么丰富,这样山重水复,作家是如此深刻体悟到一个老人在孤独中的心境,对一个底层人的贴心贴肝的同情,才能把一部小说写得如此血肉丰满。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大量内心独白等同于一个老人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和命运不停地说话,没有激烈的言辞,只有卑微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当你读完全篇时,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会发现对命运的隐忍,才是最伟大的。小说所带来的无尽余音,也会在你心里折腾你,缠绕你。

你看,读小说是这么读的,好的读者会读出更多的东西。

阅读的耐心

第三点,读者丢失了阅读的耐心。现在的阅读由于是刷屏,会让阅读速度加快,不想读的“刷刷刷”就翻过去了,而我们传统的纸媒书籍阅读,会有书签,自己买的书会在上面做许多记号,写下许多阅读笔记,还会回头去阅读已经读过的章节,体会前后的意思,把好的地方折上,以后翻开会永远记得那最好的段落与句子,如果你有了这本书,那些发黄的纸张会记下你青年时期的思想和成长。但是刷屏时代的阅读,读过之后那些东西全然不见了,阅读最重要的记忆是对书籍的记忆。

在刷屏阅读中,最快餐化的阅读是微博。微博上也是应有尽有,喧嚣着资讯的汪洋大海,也因为五光十色而吸引你。如果让一百多字的微博阅读成为主要阅读,人们以后会对大部头的书有排斥心理。我非常赞同王蒙先生的话,他大意是说,一个只读微博的民族是没有救的民族。那上面也有社会热点,我们可以发帖,天天做读者,也做评论员,痛斥腐败和体制,看起来参与了公共事务,跟着起哄,但我们丧失了冷静思考和更沉醉的阅读,让自己做一个精神完整发育的正常人,一个有思想分量和生活质量的人。

一部经典作品是要用连贯性的情绪来阅读的,要有耐心进入作家描写的世界,感受那离我们比较遥远的过去的生活气息,替那些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人物悲伤和欢笑,为他们的命运揪心,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会成就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变得通情达理。而在网络和微博上,只能把你培养成一个与世对立、充满戾气的、顽固不化的愤青。我听人开玩笑说,一旦成为愤青,就将一辈子是愤青。

人类在“诗意地栖居”的精神梦想中,用文学和艺术打开了心灵创造的空间和诗意想象空间,伟大的作品总是能诞生的,历史并未终结。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与其在做梦和等待中,在网络迷惘和精神的缺氧中,在寻找灵魂的荒原徘徊中,不如马上拿起那些经时间证明已经是伟大的书来,开始我们安静的阅读。我把曾国藩的两句话送给所有的阅读者:“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