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毒副作用多因使用不当所致

 sN飞雪 2014-08-23

中成药毒副作用多因使用不当所致

      这几年,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开始增多,除了药物本身的原因外,有一部分是不正确使用所导致的。这直接损害了中医药的声誉,影响到患者就诊中医的热情,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重视,加强中药的规范使用,减少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维护中医药的声誉。

    
我们都知道,中成药的使用必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如果寒证用寒凉药,将重创人体之阳气;热证用温药,将耗伤人体之阴津,其结果将产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如果将这归属于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是不科学的,这是不正确使用中成药的结果。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医者原因

    
有部分医生在运用中成药时,没有辨证施治,而是将中成药作为西药来使用。只顾及其现代药理作用,忽视了其中成药的药性、功效、适应证等。而后者则是使用中成药的主要依据。我们在临床中了解到,有的医生常常将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作为中药抗生素来使用,如遇到咽喉疼痛者,不辨寒热虚实,常用牛黄解毒片来消炎。

    
患者原因

    
有些患者未经医生指导,擅自购买药物服用,或者药不对症,或者服用方法不当。

    
生产企业原因

    
有些中成药生产企业,其药品说明书或药品广告中,中医药的内容不全,有的中药制剂说明书甚至没有中医药的内容,而是使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述说,这直接影响到中成药的正确使用。

    
行业原因

    
目前中药制药行业没有针对病证形成系列化的中成药生产,如在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里,绝大多数是活血化瘀药,其它类型的中成药很难见到,这就导致了心脑血管病患者,其用药也多是选用活血化瘀药,这就难免出现非血瘀证患者也在使用活血药。

    
认识不足的原因

    
有很多人认为中成药毒副作用小,可以放心长期使用,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任何药都有毒副作用。必须正确使用,才能减少或避免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例如苦寒之品,就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就可能导致苦寒败胃,损伤脾阳,出现不良反应。

    
不规范使用中药而出现的毒副作用,就如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一样。我们知道应根据细菌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药,而且不能长期使用,如果滥用抗生素而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它不能归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应该加强中药科学使用方法的宣传,让患者正确使用中成药,可以避免一部分因使用不当而出现的毒副作用。今后中成药毒副作用的报道,也应当说明使用者是否遵循了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原则,如果是由于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不能归属于中药的毒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