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故宫》影评集

 家有学子 2014-08-23

永远的故宫——评纪录片《故宫》

       《永远的故宫》是大型纪录片《故宫》的最后一集,本集重点描述了近代故宫的风云变幻,本集多用新旧史料结合的方法,把历史与现代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折射出故宫自新中国以来的全貌。

       在表现故宫历史厚重感上,编导多采用文字史料、影像资料的多重结合和静止拍摄表现时间流逝,在描述建国初的故宫博物院时,编导跟随着一位老故宫员工的脚步,全貌细心的再现了当年刚建国时的故宫博物院,而在时间的推移上导演把镜头固定在紫禁城的西北角楼上,用这个固定场景配上四季的变化来诠释时光的流逝,同样的手法,在对太和殿360°的大摇时流云的快速移动也巧妙的反映了时光的更迭,在无形中增加了故宫的历史厚重感。

       千百年的故宫,我们依旧有许多的不解,在对故宫有新的发现时,编导采用跟进的办法,全面的让观众了解事态的发展过程,在对每一件发现的物体上编导都用特写来完成,为的是让观众全面细致的了解到故宫每一个新的发现点,在本集中集中讲述了故宫翻修中的三次发现,而每次的新发现编导都用讲解和现场同期声的方法表现。

       故宫的翻修一切都是在诠释故宫的重要历史价值。本集的大背景设置在了故宫翻修中,在对太和殿的拍摄上,编导高度还原了太和殿地砖的制造过程,而在太和殿中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地砖依旧如新。而在拍摄倦勤斋的通景画时,编导先是用特写拍摄局部,然后拉至全景拍出翻新后焕然一新的通景画,而对故宫翻新时象对宫门做“地仗”,用金铂贴龙时的过程,编导通过讲解与跟拍的方法,使观众感受到故宫是那样的富丽堂皇。

       永远的故宫,百年的文化流传。故宫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故宫,它同样属于全世界,在对故宫的维修过程中,编导特意对每一位参与故宫维修的外国人都进行了跟拍,如对倦勤斋房顶上的通景画翻新过程中编导一直跟拍一名美国文物修复专家,从他的视角反映出中国古文化的特点,而在最后结尾时,太和殿前的全方位大摇最能体现故宫文化的长远,在太和殿前导演用一个摇镜头拍摄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他们都面朝一个方向,那就是故宫,而在同期声上听到游客说的最多的也还是故宫二字。

       故宫已作为北京一张名片留给了世人,它虽然留下了明清600年的记忆,但它的文化价值却是永恒的。

《故宫》纪录片影评范文

       当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的时候,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却在延续着它既有的辉煌。

       见证历史更迭的故宫没有因为天火而失去它宏大的气势,也没有因为长年的战乱失去它已有的风采,故宫---一所皇家宫殿,却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人类文明,犹如一张水彩画永远铭记在后人的记忆里。

       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一派君臣晋见商议朝中大事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从此,故宫开始了它长达十年的建造过程,而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气派、最奢华的皇朝宫殿将要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故宫所蕴含的华夏文明将要续写历史的记忆。

       承载历史的文明

       《故宫》记录了中国一代气派宫殿的建造过程、建筑风格、建设环境以及建设技艺,通过这些展现中国高超的建设水平,从而反映中国历史深厚的人文气息、辉煌文明。在这部影片中,故宫不再单纯是一座皇家宫殿的影化,相反它却承担了中国人类文明、皇权稳固、封建礼教以及行政变革的使命。全景下的庞大建筑队伍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工程的巨大,而这份巨大却成就了未来的历史;天子犹如太阳,皇权却是太阳的化身,当这个太阳慢慢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封建皇权的根深蒂固,感受到皇权根基的稳固和强大,但是这一切却没有继续下去,一道天火打破了封建王朝的束缚,也结束了明朝朱棣永驻皇城的梦想,天际边的太阳慢慢落山,映红了夕霞,落寞了一代世人,远景如此深切而又如此悲凉;城墙上远去的白云没有留下它灿烂的身影,远去,永远没有停歇,皇城犹此,文明没有泯灭,辉煌依然延续。

       影片画面朴实,而这份朴实的后面又是一份深厚,当我们在驻足回头那堪称精美绝伦的伟大建筑时,我们迟疑了,因为那道天火,因为那份强权,因为那份泰然。恢宏的建筑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而我们带着这份思考想得到什么答案,也许从来没有答案。宫殿内柱子的摇拍镜头使人悲痛,一根柱子,一份文明,而这就是故宫所要揭示给我们深刻意义的最好见证。

《故宫》,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故宫,记载一段历史,延续一种文明,传承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留给后人深深的思考……

一夕故宫筑就,百年风雨流传

  
   -------------评《故宫》纪录片第一集《肇建紫禁城》
  
   百年帝都,世事沉浮,紫禁宫景,多少宿命。昂首遥望苍穹下,东方巍峨屹立的紫禁城,历经百代改弦易张的它依然故我,亘古未变的幽深莫测。十米的高墙,隔断了太多的红尘往事。楼台宫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岁月呼啸间,唯有日月不变,旧朝里的人与事却都倏然远去,徒留下一座雄奇壮阔的紫禁城,坐落在京都之央,歌颂着那万古流芳的沧桑传奇。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运用独特的视角,娓娓地向我们讲述了那一座伟大宫殿的造就历程。
   永乐登基,迁都决策饱受争议。靖难之变,将一位帝王送上了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舞台,那雕龙髹金的龙椅,摇曳着金光万丈,也织就着刀光剑影的搏击。帝王,拥有那万人之上的尊贵与荣耀,也承载了最残忍黑暗的血腥与斗争。这个皇位,永乐帝坐的并不安心,建文帝的下不明,御史的刺杀未遂,使他的内心越发的忐忑慌乱。焦虑,渐渐替代了他初登皇位的欣喜与自满。 是以他决定将京师前往往日的封地----北平。然而,这个决定,却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强烈反对,在这样不利的形式下,朱棣选择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方式进行了谨慎的移民准备,他先用减赋这条件将南方商人送到了北平营生,开荒土地,兴办工厂,将一片北方山原,发掘成了欣欣向荣的城市。接着,他谪贬反臣,暗待时机,借葬徐皇后之事,示意群臣揣摩圣意,最终,在丘福等人的建议下,朱棣以“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之本”为名,进行了政治权力中心中心北移的交接。
   开山取石,浩大宫殿艰难筑就。迁都圣旨颁布的这一年,朝廷将吏部,工部,户部尚书派往了大明王朝的群山峻岭处,踏遍河山,访遍百姓,开采集成建筑材料。那太和殿的顶梁巨柱,砍伐自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动用了10000名工,6000名士兵,利用水流,浩浩荡荡地送至北京,费时长十三年。那保和殿前巨大通透的玉雕,原料从北京西南方运来,动用万名民工,修路填坑,顶着寒风与隆冬,汲水取道,耗时28天,方至京城,这石料的准备,费时十年之久。在背负了巨大的人力与财力,牺牲了无数人的青春与生命之后,这座庞大宏伟的宫殿,方坐落建成在北平的版图上。旧中国人肇就宫殿的智慧被文字记载下,与八大工艺一起仍然延续流传至今,然而那些为这座宫殿牺牲的伟大而渺小的卿卿人物,却消逝在历史之中,默默无闻,仿佛那所有艰辛坎坷的付出,只是为了换来这一夕金碧辉煌的筑就,这一座宫殿的盛世永恒。
   天降劫难,故宫岁月几经风雨。紫禁城的筑就,带给了朱棣难以抑制的欣喜,然而这样的喜悦却没有持续多久。三个月后,1421年5月9日的这一天,天地风云骤变,电闪雷鸣,一束曲折的闪电,劈开了穹庐,直抵紫禁城之巅,那原本如梦如幻般华美壮丽的中央三大殿,在一瞬之间,化作了焦土。这一击,也狠狠地打碎了永乐皇帝的志得意满。不久,接连的不测,使得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最终,在北征蒙古的途中皇帝病逝,而那被焚毁的三座大殿,也一直被弃置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这三座大殿,才在重建之下,恢复了它原本辉煌的面貌傲然于世。故宫,也最终成为了中国明清两朝最高的政治中心而统领四海,鞭笞天下。紫禁城,历经了百年的风雨,不仅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也成为了建筑史上一个不可取代的伟大经典。而这,也仅仅只是个开始,那些迷一般的往事,还待它细细道来……

纪录片《故宫》—《盛世的屋脊》影评

       我想先谈谈关于《故宫》的解说词,解说词在纪录片《故宫》中不仅对相关画面进行讲解,丰富画面内容;还补充了一些无法用画面来传达的信息,例如年代、背景、政治形势、相关政策等。可以说解说词向观众传达的信息量甚至超过画面传达的信息量。解说词让整部纪录片的表述清晰、流畅,内容丰富,杜绝了画面的简单堆积,预防了表述内容的匮乏。但是实际是《故宫》里的解说词有点乏味了。
       整部影片更是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首先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宫廷常用乐器——笙,中国古代代表性乐器——编钟,中国特色乐器——竹笛以及箫等。在悠远的笙声和编钟声中,从公元前770年到现今故宫所在地随历史不断变更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笙与编钟是已逝去的久远时代的标志,它的声音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这方土地久远的历史。例如,影片的开头,在咚咚的鼓声中“故宫”二字隆重登场,它的节奏与画面的运动节奏相辅相成。在公元1403年新年画面的情景再现中加入欢快的短笛声,将新年时普通百姓欢乐祥和的民间生活场景渲染的更加生动逼真,增强了再现历史场景的表现力。在展现朱棣不安的再现场景时使用的是箫,缓慢苍凉的箫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杀机,带给观众忧郁、神秘、压抑以及淡淡的恐慌感,将朱棣的真实感受清晰地传达给每一个观众。
        解说词补充了内容,音乐营造了氛围,音响增强了真实性。恰当的声音使整部影片更加完美。
       第一次展示了紫禁城如何被建造起来。
       第一次用三维动画展示紫禁城在建造过程中,从未见过的壮观场面。
       第一次展现于世人面前深藏太和殿屋顶内部的神秘符板。
       第一次全景再现清代登极大典的盛况。
       影片有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片中有近80分钟的动画,创造了纪录片中动画的新纪录,央视和故宫领导表示,这次拍摄“不敢说绝后,但一定空前,而且估计有20年之内不会再有。”这句话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个纪录片动画的强大性。
       还有个特点在于纪录片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征引,使得纪录片讲述的内容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如纪录片中讲述太门时拍摄《清实录》中记载顺治在太和门登基的描写。修建太和殿时镜头中展现的《梁九传》中记载的太和殿木模型制作,以及《太和殿纪事》这本重要文献的拍
摄镜头。片中还大量拍摄了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名画,为历史提供更有力的证明。如讲述清朝每个皇帝时镜头中都会拍摄馆中收藏的每位皇帝的画像,顺治画像等。
        影片中对比较有代表性的象征建筑都做了重点解说,比如内庭“后三宫,乾东西五所”象征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五常”;谈到慈禧太后时提及储秀宫“宜男宜女”的装饰内涵等等,都有力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理念。
       整部影片拍得非常好。气势恢宏。似乎历史在眼前重现了一般。很有感染力。
墙内的世界
                                                                           ——评纪录片《故宫—家国之间》  
  苍蓝的天空,广阔而冷清。它的下面是一群四四方方的房子,放眼望去,是满眼满眼的红,都是喜庆的颜色,但却在那些笔直、干净的沥青色水泥路的衬托下,显得无比的庄严、肃静而冷清。100多年前,曾有一家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场盛大而又冗长的盛宴和一个国家的兴衰。而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那段关于“家国之间”的历史。  
  影片《家国之间》讲叙的是发生在紫禁城里的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历史故事——珍妃投井、太子读书、选秀女、光绪大婚、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等。影片展开了对宫廷生活各个方面的阐述,从客观的角度揭开了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向人们呈现出紫禁城中最真实的生活点滴。导演煞费苦心地把影片追溯到110年前,却只字不提这个皇权家族的丰功伟绩和政治国事,只是从头到尾在重现当年这个家族的家庭生活,不过,我们不难体会到导演是借用后宫苑囿里的琐事来缅怀中国清朝短暂的辉煌业绩和兴衰的风风雨雨。当然,导演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古代中国深深皇宫里相互勾结、争权夺利、不见天日的黑暗斗争与生活,从而批判了他们奢华的生活作风,同时,深刻展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
  石狮子——作为影片里反复出现的一道“风景线“是中国历史上血脉相承的“遗产”。汩汩泉水下,它庄重、严肃。在此,它象征着威严。幽幽苍天下,它刚劲、有力。在此,它象征着力量。漫漫飞雪下,它狰狞、扭曲。在此,它象征着强权。我们都知道,狮子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它象征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预示着皇宫亦不过是一个牢笼而已。然而,石狮子在故宫里多得不胜枚举,再平常不过,导演却将它在影片里的戏份加重,这实际上是赋予了它更多的含义,石狮子,亦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看到它,它会代表着不同的形象。然而阴森可怕也好,强壮有安全感也好,都不过是所观者自身的真实写照罢了。心里想的是什么,主观看到的就会是什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说过一句话:这贾府上下,恐怕就只有门前的这对石狮子是干净的了。而在这座500年前的老院子里,这些石狮子恐怕也有一部分已经“同流合污”了吧!
  对影片中的皇家生活大揭秘,观众最感兴趣的恐怕要数光绪选后了,不过与其说是光绪选后,还不如说是慈禧选后。三年一届的选秀,到了最后一关,慈禧给光绪留下了五位女孩,但最终决定她们命运的并不是他们未来的丈夫、一国的最高统治者光绪,而是一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影片中,我们看到光绪把五位女孩都扫了一遍后,马上对江西巡抚德馨的长女“一见钟情”,并伸出了他持玉如意的手,看到这里,我们应该了解到,皇帝虽贵为一国之君,在万人之上,但他也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欲望,而且和平民百姓一样,在情感前毫无掩饰,是纯粹的。这正如台词中所说的一句话:“在这里,皇帝像宫外的父亲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然而,就在这时,皇权的自身利益开始发挥作用。慈禧叫住了光绪,并按照自己的政治利益选择了弟弟的女儿为后,礼部左侍郎的两个女儿为妃,五个女孩命运的巨大变化让人叹息同情,而在同情之余,观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森严与政治势力斗争的可怕。婚姻在当时无关乎什么爱,她仅仅是一场看似波澜不惊却万分残酷的政治斗争,而那些被选上的女孩也就从此成为他们斗争的工具与自我保护的挡驾牌了。这段情景戏,有谁还忘得了它表象下的胆战心惊呢?
  作为纪录片,最重要的当然是重现历史。在影片中,导演通过重返故宫,“见物思人”的方式来进行那段历史的讲叙,而其中最为巧妙的要数对珍妃这个人物的重现了。珍妃成为光绪的妃子后,轻易就在后宫的竞争中占了上风。珍妃能双手写字,喜欢绘画和唱歌。虽然导演并没有把这些设置为模拟戏,但仅仅这些旁白就已深刻地刻画出一个“乖巧伶俐”的珍妃了。也正是她的乖巧伶俐得到了光绪的专宠。而珍妃亦喜欢穿上护卫官袍,在光绪面前扮着美少年,并第一个把摄影术引进宫中,展示了一个开放前卫的珍妃。她还是一个爱惜生命、坚强不屈的女人,洋人要打进城了,慈禧要处死她,而珍妃的一句“我没有应死的罪”充分表现了珍妃不屈的性格。此时的她已不同于那个时代认命的女人,已有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家国之间”,如此庞大的概念,我们本只能仰视,但当导演细心的加入一些细节后,这些东西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它们本身那么简单了。光绪大婚时,镜头里满是贴着大红喜字的灯笼,这些个红灯笼与满耳的喜乐、周围的红被子、红轿子一起将场面衬托得热热闹闹的。然而这热闹与喜庆下,挥之不去的实是无奈。镜头里那些特写的“喜”字,已经把那场政治婚姻所掩盖,而这,也不过意味着光绪皇帝将要结束自己15年被垂帘听政的历史,实质上这是一次政治性的翻身。同时,“喜”字亦标志着光绪34年哀伤生涯又一次高潮的开始。升华了“家与国”的主题。镜头里,光绪幼时玩耍的天真笑容是与周围的冰冷格格不入的,却也是最令观者动容的。小小的一个情节也一样包含着导演的苦心,他想告诉观者虽然皇宫里黑暗混乱,人心叵测,但依然会有美好的东西在滋生,在绽放。也正如影片所说,“那里的皇子皇孙也像宫外的地孩子一样,热衷着放鞭炮的游戏”。而影片里对“百子被”的诉说与明宪宗见到自己的白发后的叹息也是匠心独运的。正如明宪宗所叹“老将至而无子”,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在这里展露无遗。多子多孙、子孙昌盛,百代延续,这是他们五百多年的信仰。百子被的说法也增强了影片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儒家经典的重要地位和传诵程度,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所有的这些细节前后呼应,无不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封建思想,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本片在声音上是成功的。在音乐的处理上,导演将激昂的交响乐元素融入到浓浓的民族音乐里,将影片里的故事情节渲染得淋漓尽致。整部影片里的音乐跟随着故事情节、人物的情绪一起一伏。在影片的第一部分珍妃投井事件里,慈禧与珍妃对话时音乐平和叙缓,但又伴着低沉稍密的节奏,预示着将有一个大的爆发。紧接着,当慈禧大声喝道“把她仍到井里去”时,好像一下子从悬崖跌落谷地,音乐也猛地奔腾起来,节奏明显地急促起来,音色与Key也大幅度地增亮,并给人有猛烈撞击、心跳加速的感觉。在整个进程上,音乐与画面相统一,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影片中也多次采用音效,比如加入鸽子飞翔的声音,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使影片更加真实。
  导演在叙事时也大量运用“空白”来进行拍摄。还是要提到那场慈禧与珍妃的对白,那是一段模拟戏,导演没有采用人物扮演来再现对话的真实场景,而是运用一系列包含水、光、影、狮头像、群鸽等影像的空镜头,使之真实而带有强烈的意味,营造出了一种种残酷紧张的情绪,制造出令人窒息的氛围,给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赋予了生命力感染力、想象力,也表现出清朝又盛到衰、风雨飘摇的艺术效果,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家国之间》亦是一国中之一家,一家中之一国。导演通过《家国之间》对清朝历史故事的讲叙,让观者看到其中的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去了,导演将其拍成片子,目的不仅是引导人们缅怀已逝的旧事,重温曾经的豪情壮志。影片结尾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在那一年,被中国人仰视了五百年的故宫,已经可以被俯瞰、被窥视了”。导演无非是想说,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是存在于多个国家的大集体中,要想继续前进就得互相交流而不能闭关自守。自大自负带来的往往不是荣耀,反而是一段屈辱史的开始。我们要敢于学习新的、好的东西,像珍妃那样,将先进的摄影技术引入宫内,并发扬光大。这画龙点睛的一笔也进一步表明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交流才是一国发展的最好途径的深刻道理。
  大陆,历尽沧海桑田,太阳,也重复着东升西落。北京城里一道道四四方方的房子矗立着,它像是一个无尽的舞台,舞台上的幕布隔绝了墙内的世界和墙外的世界。而在这厚重而神秘的幕布里,正上演着一家与一国的故事,虽然关于这个故事的开篇与结尾几乎无人知晓,但是它却曾经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我”世代,掀起了一阵“”之风。

故宫:还原与重构——纪录片《故宫》浅析
故宫:还原与重构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不但以其恢宏的气度、精美的画面、悠扬深沉的宫廷音乐和鲜为人知的历史铁闻再现了故宫500多年的兴衰成败,更以其不同凡响的剪辑音效创造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奇迹。正如故宫大修的原则一样,它一方面“尊重历史,恢复原貌”,另一方面,它又在创造历史,重构故宫。这与“新纪录电影”的历史真实观是一致的:“电影无法揭示事物的真实,只能表现构建竞争性真实的思想形态和意识”,所以“新纪录电影”的叙事策略是“纪录片可以而且应该采取一切虚构手段与策略以达到真实”①《故宫》的美学创造可以说正是这一理念的产物。尽管题材的历史性和对象存在的静止性限定了《故宫》的主要叙事方式只可能是画面加解说式的,但该片也对各种纪录方式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与运用。多元、丰富的叙事方式与手段构成了《故宫》特有的魅力,也使得该片在对历史的还原与解说中,完美地实现了对历史事件、场景的重新编织与创造。
       在叙事结构上,《故宫》主要采用板块式结构,亦即“按照人物、时间、地域或主题的不同,将不同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可以互无联系,也可以有起承转合”。《故宫》由《肇建紫禁城》、《盛世的屋脊》、《礼仪天下》、《指点江山》、《家国之间》、《故宫藏瓷》、《故宫书画》、《故宫藏玉》、《宫廷西洋风》、《从皇宫到博物院》、《国宝大流迁》、《永远的故宫》十二集组成,每集有一个重点,从建筑艺术、两代帝王、倍藏文物、外交方略等各个方面展示了明清两代以紫禁城为最高政治权力中心的风雨沧桑,以及从民国初年至今国家对故宫藏品的保护与征集大事。从紫禁城到故宫,不只是一个称谓的变化,其间更蕴含着数百年来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外交的风云变幻。具体而言,《故宫》之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重若轻:指点江山之妙
       从明初至清末共有400多年的历史,期间发生的内政外交大事,可谓纷纭繁杂。如何在短短的篇幅内容纳数百年历史,将头绪繁多的历史大事述说清楚,《故宫》的高明之处首先在于此:抓住主要时间、重大事件,以点带面,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事件发展的历史事件,在指点江山,激荡文字中显露出举中若轻之妙, 
        在《肇建紫禁城》里,对于紫禁城的兴建,按时间顺序为脉络,对紫禁城的兴建原因、经过、创建的规模和样式,迁都与否的争斗以及紫禁城的毁坏与重建都作了有条不紊的说明与介绍。
       《故宫》还善于渲染典型形象或典型事件,达到以一斑窥全豹的目的。用一座宫殿来表现几千年的文明和几百年的风雨变换,《故宫》的容量之大可以想见,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承载如此众多的历史,它所选取的事件必须有典型性,也就是说必须密度大,不能浓墨重彩地铺排,只能言简意赅,点到为止。都有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或者几件大事贯穿,联系历史和文化、政治与外交,各有侧重地介绍故宫所发生的一切大事。
       《肇建紫禁城》主要讲述紫禁城的兴建、毁坏及重修。皇宫的修建涉及的方面众多,如木作,石作,土作,扎作,油作,彩画,裱糊作等等,但为表现故宫建造的宏伟和非同寻常,电视画面至聚焦在两件大事上:玉树木材和采集石料。在利用天然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运输木材的场景令人正酣,大浪滔滔,万木齐下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智慧的非凡,在采石过程中,千百只马匹拉引着一块巨石的场景让人浩叹不已,足以让观众感受故宫建设艺术的博大与瑰奇。同时
在解说中说明了事件的史料来源,真实感更让观众体味深刻。
       二、虚实相生:创造纪实之境
       纪录片的特征之一就是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使得纪录片在摄影具有以下特点:1,所拍摄的对象及其身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由演员扮演;2,拍摄的场地和场景是真实的;3,摄影机所面对的事件是客观发生的,并且拍摄行为不改变事件本省的发展轨迹。然而《故宫》在创作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过往的历史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它只能在解数词的配合下,采用补拍,扮演甚至采用现代技术的三维动画合成等手段,化实为虚,以达到写实的目的与逼真的效果,从而再现过去的历史。
       面对历史的不可还原,《故宫》运今于古,古今打通。对于紫禁城的修建,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史料中的记载,为了还原历史,《故宫》采用了古今对照的手法。2005年的千人聚集故宫开始,用镜头拉入500年全休闲紫禁城的工匠,让观众仿佛看到了古人的劳作。其中相通的原因在于千百年来中国古典建筑的方法一直未有大的变化并传承与今日。因此,劳动人民的劳作传统文化使得古今相容。
       另外,《故宫》还采用了扮演的拍摄方法,虚化镜头,追求神似。无论是战争,修建,朝会还是“古人”交流,画面始终没有近景或特写的镜头,观众无法看清演员的表情,甚至看不清演员的表演,却让观众觉得笔到神到,不仅没有虚假感,反而扣人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将影像虚拟、追求神似的拍摄使得纪录片在遵循真实性的基础上拥有了艺术的感染力。
       再者,《故宫》将真实拍摄与动画合成相结合,实现了纪录片拍摄手段的创新需求。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故宫》第一次全面地采用了动画再现的手段,使虚构的动画场面与真实的现实场面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影像世界。通过数码特技创造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影像奇观来获取对历史的再现,类似的画面给了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样,从观众的审美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要,从而弥补了历史信息缺失,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影片一开始,将动画制作显现故宫的宏大,并利用运动镜头将全景的故宫与现实的故宫结合起来,不仅场面壮观,而且效果逼真。紫禁城的构形图更是有电脑直接合成,它本身具有史料记载,用现在的科技手段全景展现把观众引入壮观的故宫里,探索它的历史与奥秘,更进一步创造了虚实相生之美。
       三、化静为动:重构历史之美
       纪录片要做得生动好看,就必须使画面具有运动感。对于故宫这类题材来说,难度之大可以想象,但《故宫》却在静中取动,化静为动,通过镜头的运动、变化使得静止的对象运动起来,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大量推、拉、移镜头的运用,使静止的故宫活了起来。除了以镜头运动方式赋予静止的物体以动感外,镜头的剪辑也对静物的动感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
       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也是化静为动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谈到“燕京八景图”时,观众或许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远远的瀑布在画面上流动起来,那静止的山水瞬间就在我们的眼前;当镜头从画面上缓缓移过时,而在美丽的画卷之外,突然几行燕子从画面上飞过,随鸟而歌的古人忽然就在于观众盘膝而坐。导演正是运用了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方法,将画面中所表现的意境用画外的生动景象展现给观众,典雅、庄重的历史画卷顿时有了灵动、活泼的现实气息,由古见今,由古而思今,观众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了。
       四、精彩故事:锦上添花之笔
       纪录片虽然已记录为宗旨,再现为目的,但许多纪录片为了能够吸引观众都经常使用故事化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以强化其可视性。当然这种故事与故事片的虚构不同,它的故事必须是实有此事,不能无中生有,用故事吸引观众的视线,他们或许是传说,或许是历史史实,但都是史书上记载过的、曾经广为流传的故事。
       将历史事实通过情景再现加以演绎,使其具有故事性。《肇建紫禁城》中运木、运石两个故事,作品引用了当时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的记载,后来永乐皇帝将发生着以故事的那座大山封为“神木山”,并从中受到启发,找到了运输巨木的巧妙方法,运用动画的技术手法,气势磅礴的画面加上激情饱满的解说,使得观众震撼与感动。在运输巨石方面,根据明史记载,讲述最大一块是都丹陛石的过程,人力之多,时间之长,方法独特的运输方式,在画外
音的配合下,画面壮观,仿佛让人回到了历史的面前。
       运用民间传说来增添韵味,是《故宫》故事化的又一手法,胡先生的算卦,设置了悬念,连接了故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故事传说的妙用,不仅激发了观众对于历史的诗性想象,更使观众在诗性想象的追溯中感知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历史。
       纪录片《故宫》一方面揭开了故宫这个明清两代皇家中的的神秘面纱,一方面也揭示出故宫所蕴含的中华文化,面对历史的机遇,故宫向世界敞开了它的大门,诉说着自己,表达着自己,因为“故宫它不仅仅是故宫人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它是世界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