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德与生活三年级教案

 瞿丽霞 2014-08-23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能力:开展课前调查,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研究方法。

知识: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家”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家”对他们来说,是离不开的温暖港湾,亲人的爱护是他们成长的雨露阳光。每一个孩子都对家有着一份天然的眷恋之情。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家庭的认识与了解,还仅仅只局限于一种自发的原始朴素感情。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要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家,让他们明白人人都有一个家。通过“画画我的家”,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家的亲近感与热爱。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家庭居住的地点、周边环境及家庭成员,谈谈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怎样做个好孩子。充分利用孩子们手中现有的自家成员照片或图画,讲一讲背后的故事,侧重帮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温暖。课堂上,在学生交流环节中,教师要尽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指导,尽量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家庭生活来谈,激发他们的感情,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还可以列举自己的范例,以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表达愿望,抒发自己对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住址、家长外出务工情况等。

学生准备:课前进行一次家庭小调查了解几十年前父母或爷爷奶奶像自己一样大的时候,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我的一家人”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播放动画:家的惦念]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的家人出差或外出工作的时候,想不想家?他们为什么想家?你什么时候特别想家和家人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不论大小,家是带给我们温暖、安全的港湾,家里有我们最亲的亲人,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正如古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我们离家有多远,离家有多久,对家的思念都不会减少,想回家的愿望会更加强烈。(板书: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对家的情感。】

活动二 画画我的家

画一画自己的家,然后在小组里展示介绍引导学生不仅介绍自己家居的特点,更要介绍自己在居室里的相关活动,进一步体会家的温馨

[播放动画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有了灯,不再害怕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有了屋檐,不再担心风吹和雨打。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觉,做个美美的梦。家是什么?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笑的笑容,合成一缕缕和暖的阳光。家是什么?家,是好吃的糖果,带给我甜蜜的快乐。根据上面的儿歌,以“家,是_____________。”为形式扩写填空,挖掘孩子们自己对家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的亲近感。】

活动三 我的一家人

[播放动画:我们这家子]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自己家庭居住的地点、周边环境及家庭成员,谈谈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怎样做个好孩子。可用照片或图画,讲一讲背后的故事,侧重帮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即使是发生矛盾的时候,也要多体谅家人的苦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家人。 

小结:在家中,我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着急。当然,有时我们也会闹点儿别扭。但是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从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板书:我的家人相亲相爱)

【设计意图:从家庭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游戏、共同生活以及发生矛盾时如何应对等角度,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和快乐。】

 

板书设计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我的一家人  相亲相爱

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项成绩,激发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萌生“我也要为学校争光”的愿望。

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搜集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学校。

知识:通过观看学校里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完全熟悉和适应了校园生活,他们对自己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是非常熟悉的。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相比,校园环境条件相对简陋,但农村校园文化也有着其独特内涵。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创设相关情境,呈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激发学生爱校园为学校感到自豪的情感。通过写“校园活动建议书”环节,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意识。在挖掘校园文化内涵时,教师应当着重挖掘本校校园文化内涵特质。由于每个学校的学生不同,学校的情况也不一样,特别是农村学校跟城市学校的区别非常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感而发:(1)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教学,比如:图片、照片、活动的内容,都应该是学生在这个学校所经历过的,学生非常熟悉的。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习,而不会只是看到教材上别人学校的活动而无话可说。(2)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交流。课上的活动可以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现场去参观,感受。因为在平时,可能很多孩子并没有特别地关注到学校的文化和学校的一些变化,在课上去感受,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教学重点

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例如校训、校徽、校规等内容

学生准备:课前开展关于“学校的建校日、学校在校总人数、学校的建设变迁、学校的光荣史”等情况的调查,可以向学校领导、老师了解。并向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了解他们读书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多彩的学校生活”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为学校骄傲”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不同的学校”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多彩的校园生活

[播放视频: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学校里的生活是不是很有趣?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可以展示学校生活的纪念物,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等。旨在引导学生回忆、畅谈自己入学两年来所见和亲自参加的一些活动,感受学校生活的愉快及自己的成长。

小结: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愉快地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茁壮成长。(板书:我们多彩的学园生活)

【设计意图: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体会学园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活动二 校园活动建议书

引导学生思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开展哪些有益于我们成长的活动?向学校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注意建议时要保证有益和可行。

小结: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正是在这样的快乐活动中,我们不断进步,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和美好快乐的回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小主人责任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板书设计

我们的学校

多彩的学校生活

 

第2课时

活动一 校园文化探秘

[出示图片:校园文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设计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可以多角度探究本校校园文化的体现,可以讲述校园的故事,如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环保为主题的绿色校园。可以展示师生的礼仪,如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展现师生举止文明、礼貌大方等风貌。还可以介绍有特色的园区:农耕基地、蔬菜园等。引导学生用开放的视角看待校园文化,注重挖掘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

小结: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的体现不光是像橱窗、专栏、宣传画等这些有形的形式,还体现在师生的语言行为、学校的校风校貌上,这些也都是校园文化的影子。(板书:我们的校园文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校园文化,从中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及教育的内涵。】

活动二 我们的小设计

开展我们的小设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班和本校的实际,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班级或校园文化方案,比如一面墙或一个文化角。然后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并选择大家认为比较好的设计方案搞一个小展览或写成一份建议书递交学校,以供学校参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议的小主人翁意识。】

活动三 我为学校骄傲

[播放动画:我为学校骄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你们知道学校是哪年建立的吗?自学校建立以来,都有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活动过程中,师一边要及时评价表扬小组调查的可取之处,一边要注意梳理学生的调查结果,并将其分类,如下:

(1)学校的建校日:

(2)学校在校总人数:

(3)学校的建设变迁:

(4)学校的光荣史:

小结:从这个活动中,我们不仅掌握了调查采访的方法,更了解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从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领略到了学校的风采。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我们的学校说些什么?(板书:我为学校骄傲)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认识学校,体会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基地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形成“我为学校而骄傲”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活动一 不同时期的学校

1.[播放课件:泥版书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思考: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2.[出示图片:不同时期的学校]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介绍我国从古到今各种不同形式的学校,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可以用图片,也可以是文字。

小结:学生可以对比学校制度的改革,如男女都可以读书。对比学校学习内容的丰富,如各种课程的开设。对比学校条件设施的发展,如电教设备的使用等变化。现代学校还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更是实行了“两免一补”。更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了课堂,许多大学毕业生主动深入偏远地区当老师,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板书:不同时期的学校)

学生想象未来的学校,并把它画下来。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时期的学校。】

活动二 不同地区的学校

[出示图片:不同地区的学校]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介绍不同地区的学校。

小结:有的学校建在窑洞里,有的学校建在高原上的,还有的学校在帐篷里的,这都是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所以学校修建的地方也不一样。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我们本地学校的特点吗?(板书:不同地区的学校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地区的学校。】

活动三 不同类型的学校

1.[出示图片:不同类型的学校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介绍不同类型的学校。

小结:根据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分类,学校的类型也大致分为小学、中学、大学。

2.[出示图片:各种职业教育] 

引导学生感受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

3.[出示图片:聋哑学校] 

小结: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学校,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中,我们都应该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板书:不同类型的学校)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类型的学校。】

 

板书设计

不同的学校

不同时期 不同地区 不同类型

 

我生活的社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社区里的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尊重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

能力:观察、了解、归纳、掌握调查和搜集资料的方法。

知识:通过自己的调查活动和实际生活体会,了解城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人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地区的三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认知程度和生活经验,以及所处地域、我国的行政区划等原因,不能理解很抽象的社区概念,尤其是对社区里的管理机构和服务部门的情况以及社区的历史更是知之甚少,再加上不同地方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班级的学生所居住的社区情况也不尽相同,这给学生学习本课以及老师的教学都带来难度。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本册教材首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引导,侧重对学生进行调查访问等拓展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课程中教师“讲教材”和学生“学教材”的模式。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农村学生,他们的调查采访、归纳能力还相对处于一个空白地带。有的学生胆子小,不敢采访,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调查,有的限于条件不便采访,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妨碍学生调查的积极性与效果。因此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在课前调查及采访活动中,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在学生调查、采访过程中,要教给孩子一定的采访调查技能,还要提醒学生讲礼貌,注意安全,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去做。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验社区里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管理机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尊重村镇、街道干部。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城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知道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人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前调查活动。课前,教师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让学生对自己的社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居住的社区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特别是农村社区的孩子开展调查访问等活动有一定的困难,搜集资料也不方便,因此在学生的课前调查中,老师一定要注意目的性和可操作性,设计好切实可行的调查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调查落到实处。可以设计一张调查表,引导学生从“社区的名称”、“社区里有什么设施”、“社区里有哪些工作人员和服务机构”、“社区举行过哪些活动”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比如与家长聊天,和邻居的老奶奶说说话,有能力和条件的可到社区的工作人员那里访问调查一下。在调查中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记录等方法了解认识了自己的社区,再通过课上老师的引导,本课的重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教学重点

体验社区里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管理机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尊重村镇、街道干部。

  

教学难点

了解城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知道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人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不同社区的图片或照片。

学生准备: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机构。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社区里的生活”“社区里的公用设施”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社区的变迁”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社区里的生活

1.[播放动画: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自又有什么特点?你居住的社区在哪里?社区里人们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板书:我生活的社区)

小结:社区是一些人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这里有各种服务设施和管理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各有自己的特色,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我们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社区里。

2.[出示图片:社区服务和管理机构]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服务和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和在机构中工作的人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哪些方便和保障?使学生知道相关机构的作用,生活中怎样利用这些设施。

小结:我们生活的社区为我们提供着方便,和谐的社区生活更为每一位居民带来了快乐。保护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社区良好环境,要靠我们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一个人!(板书:方便快乐)

3.[出示图片:社区的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生活的社区开展了哪些活动?

设计意图:了解社区的服务和管理机构,以及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熟悉自己的居住环境。

活动二 社区里的公共设施

1.[播放课件:猜谜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猜一猜谜底,并说说在自己居住的社区里还有哪些公共设施。(板书:公共设施)

2.[出示图片:公用设施]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给社区里的公用设施分类,并想一想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将社区的公共设施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联系起来。

3.[出示图片:社区公共设施被破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谈谈:还有哪些破坏公共设施的事例。了解社区公用设施易损坏的原因(人为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4.[播放动画:严重的后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到这样严重的后果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社区里的公共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5.[播放课件:假如没有了]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这些公共设施会怎么样,再讨论怎样合理使用和保护。

设计意图:了解本地区公用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板书设计

我生活的社区

方便快乐

  

第2课时

活动一 社区的变迁

[播放视频:社区的变迁]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社区周围的环境、设施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板书:社区的变迁)

小结:社区的建设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舒适,这幸福和谐的生活应该感谢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归功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板书: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了解社区的发展变化,感受生活越来越好。

活动二 社区的今天和明天

1.启发谈话:社区还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学生根据课前调查,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社区存在的不尽人意、美中不足的地方,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烦恼。

2.学生画想象画“未来的社区”。

小结: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庭,作为其中的成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力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为社区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社区的变迁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家庭、学校和社区》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活动一 我爱我的家

讲一讲家里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情,体会家的温暖。并想想准备怎样动手美化自己的家。

 

活动二 校园文化知多少

    

 

活动三 金点子

学生就学校环境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 

 

 

活动四 社区里的公用设施

学生交流:社区里有哪些服务管理机构和公共设施?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活动五 关爱社区,做文明孩子

1.学生随意踩踏公共座位。

 

2.社区的公用电话亭上随意贴着一些小广告。

 

3.一位阿姨正在把自家的被子往双杠上晒。

 

引导学生围绕以上情境进行讨论:这样做对吗?

 

 

 

 

《我学会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能力能够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

知识: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本领,知道一些道理。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他们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取了信心与力量。这是教师开展进一步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这部分内容,予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并让这种自信心与兴趣迁移到其他方面的种种学习中去。但是,正如城市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样,农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他们在生活技能的学习上也许会驾轻就熟,但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可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存在畏难情绪,他们也许还没学会合理安排、科学利用学习时间,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还不能自觉地总结并分享成功的学习经验。在“为什么学”等问题上,还缺乏主动性和正确认识;在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学习上还是被动的;学习途径可能过于单一等等。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愿意尝试新的学习项目。

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通过讨论交流自己“两年的收获”,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收获;通过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高兴;通过创设“我的第一次”等生活学习情境,增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与信心。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把学习过程说得具体些,从中感受到最后的成功是建立在最初的失败和所受到的挫折上的,体会到学习有苦也有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学习与成长来展示自我,不要只局限于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围绕他们学到的本领或特殊的才能(如生活中的能力,学会的特长等)来展开,要多挖掘出农村学生自理能力强的优势,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这些本领,也是学习的结果,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让他们为自己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感到高兴与自豪。同时,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受关注的学生,哪怕有一点进步或特长都应该让他们充分表达出来,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并让这种自信心影响感染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去。

 

教学重点

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教学难点

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愿意尝试新的学习项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调查了解学生的成长进步。

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可以准备一项自己的才艺表演,如唱歌、跳舞、画画、背诵唐诗等,来展示自己上学以后的收获。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两年的收获”“我的第一次”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两年的收获

[出示图片:两年的收获]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两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学生可把自己学过的本领在小组里展示、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到班上展示、交流。(板书:我学会了)

小结:这两年,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强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与成长,展示自我,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到自豪。

活动二  我们的荣誉窗

制作我们的成就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事先找出这两年自己保存的作业本、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自己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等。课堂上,用这些东西布置一个“成长回顾展”。

【设计意图:在制作活动中,进一步让每一个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并为此感到自豪。

活动三  我的第一次

[播放动画:第一次种花生第一次学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在妈妈的指导下做菜第一次小制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谈谈你第一次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烦恼。

小结: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有第一次,有第一次的喜悦,也有第一次做不好、失败的烦恼。不过,当我们回想起来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勇于挑战自我,不懈努力,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板书课题:我的第一次  挑战自我  不懈努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体验学习中有困难,也有乐趣。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

我的第一次

挑战自我          不懈努力

《向“谁”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能力善于观察,主动向身边的人请教。

知识:知道生活中应该向谁学;知道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学生正是喜欢模仿别人的年龄,他们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模仿力也较强,对于与众不同的行为,他们往往乐于模仿,愿意去学。但他们对于向什么人学、去模仿谁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与较高的鉴别力,一些学生甚至乐于模仿不好的行为。这方面除了行为当事人自控力差、从众心理外,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心和求异心态,比如他们学几句搞笑的儿歌和顺口溜,学学坏人的样子等,就是因为觉得好玩。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城市学生多,他们面对广阔的农村社会,可学的对象与经验多与农事等知识相关,这是学生在学习这课时宝贵的基础与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学生这一特点来展开。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善于观察,主动向身边的人请教。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态度,做学习的有心人。要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围绕“是谁教会了我”话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呈现事例的多样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大家学一学”等活动,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指导他们学习别人的好经验;通过开展“该学谁”等讨论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提高鉴别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善于观察,主动向身边的人请教。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态度,做学习的有心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瓜果蔬菜,供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如何挑的技能。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在课堂外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本领,都是向谁学习的,是怎么学会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是谁教会了我”“该学谁”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是谁教会了我

[播放动画:是谁教会了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的知识、本领和道理,除了课堂上学的,还有向谁学的?学生介绍自己学到的一个知识、一种本领,并说说是怎样学会的,如可从模仿他人的行为、借助书本媒体、成人辅导、观察自然现象及自己实践练习等多种途径学到。让学生自己归纳。(板书:是谁教会了我  向他人学  向媒体学  向书本学  向生活学等)

小结:我们的“老师”真不少,报纸、电视、周围的人……关键看我们会不会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我们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设计意图: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活动二  大家学一学

根据本地的情况,选择一项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的活动,如编中国结、叠纸飞机、包装礼品盒等。

活动案例:学做纸飞机

1.组内,每人叠一架纸飞机,看看谁的纸飞机做得好,飞得远。

2.请做得好的同学教教其他同学。大家也可以互相学习,再叠一架纸飞机,看看有什么进步。

3.各组找出组内叠得最好的一架纸飞机,进行比赛。并请做得好的组介绍他们是怎么互相学习,取得进步的。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向谁学、怎样学,并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活动三  该学谁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下面的图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的事物,也有坏的现象,我们应该学什么?教师引导时要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三年级学生正是喜欢模仿的学龄,学生模仿不好的行为除了自控力差、从众心理外,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心和求异心态,说点搞笑的儿歌,学坏人的样子等,觉得好玩,交流互动时要针对学生现状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板书设计

向“谁”学

是谁教会了我

向他人学  向媒体学  向书本学  向生活学

……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学习上的困难,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能力能够与老师同学交流表达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建议。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知识: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还需进一步增强与培养,他们愿意努力学习,但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时间与效率观念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之后,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在克服困难的方法上还需得到家长与老师的帮助。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受学习环境与条件所限,大多数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还需进一步学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自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他们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吃苦耐劳与坚韧等优良品质,这是学生难得的生活基础。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习困难,掌握解决学习困难的一些较为有效的可行性方法。感受每一分钟的宝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初步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可尽量按如下操作来突破本主题的重难点:

1.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材中的提示,总结出一些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气等优良品质,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积极参与的态度要加以肯定,使学生学会彼此沟通和交流,从中树立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体验助人的快乐。

2.通过课堂上的小试验、学习交流的事例或教材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3.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一天的学习、活动,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做到既能充分利用时间,又能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4.学生收集有关学习方面的故事,教学中以故事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习困难,掌握解决学习困难的一些较为有效的可行性方法。感受每一分钟的宝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回忆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自己是怎样克服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学习不怕难”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时间的奥秘”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现场小调查

1.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举手,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举手

(1)你是否在学习上遇到过困难?

(2)你是否觉得进入三年级,学习上比一、二年级更有难度了?

(3)你是否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好的学习经验?

2学生举手示意,教师统计调查情况。

【设计意图: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活动二  帮帮他

[出示图片:帮帮他们]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些同学遇到哪些困难?你准备怎样帮助他们?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烦恼?你是怎么克服的,体会到哪些成功的愉悦?

针对学生的问题,列出几个专题,让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材中的提示,看看怎样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坏毛病,坚持做好等,探究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有生字不认识,文章看不懂、题目不会做时应该怎么办?对自己不爱学而又必须学的课程,应该怎么办?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又不想再学怎么办? 

小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主动地面对,不要拖拉,独立思考,不懂就问,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我们就会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板书:做学习的主人  不怕困难  学习主动  独立思考  不懂就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方法,做到主动面对,不拖拉,独立思考,不懂就问。

 

板书设计                

做学习的主人

不怕  学习主动  独立思考  不懂就问

 

第2课时

活动一  关于时间的思考

1.[播放课件:谜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并引入课题。

2.[播放动画:帮助小丽找找原因

引导学生从动画中小丽做作业的两种不同情况,发现学习不能拖拉,要讲效率。

3.[播放动画:如何提高效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思考:学习中,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吗?还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时间,可以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也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不拖拖拉拉,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集中精力学习。(板书:提高效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活动二  续编故事

[播放动画:时间老人的礼物]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钟姑娘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样下去他俩各会怎样?让我们将故事续编下去。

[播放动画:时间老人的礼物(续)]

讨论:明明他为什么哭了?他是真的比今今笨吗?

小结:小时候是否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对今后的影响非常大,即古人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板书:时间宝贵)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活动三  应该怎么做

[播放动画: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小军应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如果你是芳芳你会怎么做?

小结:我们在学习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既能充分利用时间,又能做到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板书:合理安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设计

时间宝贵

合理安排   提高效率

《大家都在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自己周边大人们学习的情况,感受当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学而不止”中受到鼓舞。

能力能用采访、观察等调查方法了解大人们的学习情况。

知识:感受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懂得不学习就落伍。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学生还难以理解什么是学习型社会,他们还不明白人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我们的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正在不断飞跃,奔向繁荣富强的明天。农村小学生尽管不如城市学生那样强烈感受到新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强大冲击,但他们也同样在感受着农村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不管是发达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孩子们身边那些“学而不厌”“学而不止”的大人榜样与事例比比皆是。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当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情。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社会变化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新要求,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学而不止”中受到鼓励,获取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尽量按如下操作来突破本主题的重难点:

    1.落实学生课前的小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的大人们都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引导他们感受到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不学习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学习将伴随我们一生。

2.学生交流观察,了解身边大人们认真学习的榜样事例,从这些事例中受到启发和鼓舞,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

 

教学重点

感受当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情。

 

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变化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新要求,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学而不止”中受到鼓励,获取动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落实学生课前的小调查;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身边大人们认真学习的榜样事例。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他们在学什么”“爷爷遇到了新问题”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他们在学什么

[播放视频:他们在学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及课前调查,交流讨论:家里或周围的人们都在学什么或想学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学?(板书:他们在学什么  新知识  新技能  新方法  新信息)

小结:大人们学习的原因:一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二是时代发展了,只具备过去学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三是为自己进一步的发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榜样,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学习不止”中受到鼓舞,感受当今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活动二  爷爷遇到了新问题

[播放动画:看看爷爷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爷爷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家里或周围的大人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新问题?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通过交流研讨,使学生感受到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要求。让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初步意识到,将来自己生活的地区也会改变,或者自己也有可能到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去。要不断接受新知识,做个现代人。同时也让发达地区的学生意识到,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每个人都不能停留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从而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设计意图:感受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要求。

活动三  我们和大人赛一赛

[播放课件:我们和大人赛一赛]

引导学生结合资料进行研讨:回忆一下,生活中哪些新知识和新技能同学们自己已经学会了,而大人们还不会?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大人会的,我们可以学一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谈,如:来到城里的地铁站、轻轨站,不会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不会看一个陌生地方的公交站牌;需要和对方交流,却语言不通;不会用无人值守的公用电话等。

【设计意图: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板书设计

他们在学什么

新知识  新技能  新方法  新信息

《我在学习中长大》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活动一  发现自己的进步

回忆交流自己两年来的突出进步。

 

活动二  我的第一次

回忆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过程中,自己记忆最深刻、最有趣的第一次,以及自己的感悟。

 

 

活动三  学一学

你曾经学习了同学、好朋友或他人的哪些优点?是怎样学的?收获有哪些?

向谁学

 

 

学什么

 

 

怎样学

 

 

收获

 

 

 

活动四  对不对

下面的做法对不对?在你认为对的做法下打“√”。

 

(     )

 

(     )

 

(     )

 

(     )

 

(     )

 

活动五  战胜阻碍进步的拦路虎

交流阻碍自己进步的“拦路虎”,并讨论出战胜“拦路虎”的好方法。

学习中的拦路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拦路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中的拦路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友中的拦路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胜拦路虎的好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六  大家都在学

交流汇报周围的人业余时间都在学什么,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理解规则是由人们共同规定的,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能力:体验规则的制定过程,并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发现更多的生活中的规则。

知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是由人们共同规定的。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规则以及规则蕴含的意义有了一些初步而简单的认识,但这些从生活中得来的认识还是原始而模糊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学生在生活中对规则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比如在游戏中,孩子们已经知道游戏是要按一定规则来玩;又比如上课时,孩子们已经意识到身为学生,是要遵守一定的纪律与规矩的。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生活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有哪些不同的规则了解得不是很多,还不能够去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相应了解与他们学习生活相关的规则。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学生常见的游戏活动等各种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规则的存在,通过梳理和归纳,发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从而知道规则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教学难点

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规则在哪里”的教材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做丢手绢游戏用的手绢。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游戏有规则

1.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我们来玩一个丢手绢的游戏(在没有强调比赛规则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活动)。

同学们围一个大圆圈,选一个人拿着手绢围着圆圈跑边跑同学们还要唱丢手绢歌这个同学跑时要把手绢放在另外一个同学的背后,但不要让他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就要追着丢手绢的人跑。两个人去抢追来的同学的座位,谁抢到了谁就赢。而没有抢到的呢,就表演节目

2.学生谈感受。教师追问:游戏应该有哪些规则呢?

3.小结:这个游戏应该制定以下规则:坐着的同学不能回头看;手绢丢在其中一个同学身后其他人提醒;要按同一个方向追丢手帕的同学;坐到座位上才算胜利;输了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4.按照同学们制定的游戏规则,重新做一做。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想一想,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不按照规则做会怎么样?

5.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有了规则游戏才能顺利、公平地进行,大家才玩得开心。

6.你们平时还喜欢玩哪些游戏?这些游戏都有哪些规则?

7.过渡: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还有哪些规则呢?

(板书:规则在哪里)

活动二 生活处处有规则

1.规则在哪里呢?有一个小记者已经先行一步找到规则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仔细观察教材上关于小记者寻找生活中的规则的画面,想想她找到了哪些规则?

2.学生交流。

看来,家庭、学校和社会上都有规则。

(板书:家庭、学校、社会)

3.我们再来看看家庭、学校和社区中还有哪些规则。

[播放视频:规则在哪里]

(1)农家小院里,一个女生主动打扫家里的卫生。

(2)出门上学时,一个男生跟妈妈说再见。

(3)学校里,一个女生关好滴水的水龙头。

(4)课间操铃声一响,同学们马上站队。

(5)一个男生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6)一个男生在游乐场所自觉排队。

4.学生交流。 

除了刚才发现的规则之外,你身边还有哪些规则?这些规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请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回到他自己的生活,找一找身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规则。)

讨论前提示:你们知道小组讨论有些什么规则吗?(帮助学生掌握小组讨论的方法。)

5.学生回答后出示讨论的规则。

[播放课件:讨论的规则]

各小组长汇报(可用叙述及表演等多种方式)。

6.小结:的确,规则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规则。

(板书:生活处处有规则)

7.让我们一起读一首有关规则的儿歌,牢记住身边的规则。

[播放课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8.请同学们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同桌说说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需要努力改进。

活动三 我来帮一帮

1.你知道下面同学违反了什么规定吗?你能帮帮他们吗? 

[出示图片:帮一帮1]

(1)在校园墙上乱画。

(2)12岁以下的小学生骑自行车上路。

2.师生交流对话。(教师从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物方面的规则,交通规则和家庭生活中的规则等方面引导,注意要与规则挂钩。)

3.有位同学要跟着爸爸到城市去学习和生活,他想知道这些地方有哪些规则,你能告诉他吗?

[出示图片:帮一帮2]

(1)商场;(2)医院;(3)图书馆;(4)公共汽车站;(5)公共厕所。

4.总结: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则,时常用行为规范检查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遵守规则,改正自身的不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板书设计

规则在哪里

家庭 学校 社会

生活处处有规则

  规则有什么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了解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能力: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论、认识。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知识:知道本校的规则,了解学习、生活中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规则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不愿受约束,农村的学生和城市的学生相比,虽然有相对较强的自觉性与忍耐力,但他们在生活中也很容易只看到规则约束人们行为的一面,而忽略规则在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有序与和谐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认识能力还有待提高的三年级学生尽管平时经常感受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但并没有留下较强的印象,更不会深入了解这些规则制定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对规则的作用认识不清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要让学生切实遵守规则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论、认识。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全面认识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遵守学校规则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进行换位思考,感受规则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并能从兼顾大家利益的角度,思考规则的意义。学生对规则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规则。

 

教学重点

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论、认识。

 

教学难点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规则有什么用”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假如没有规则

方法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规则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规则是人们共同制定的。规则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规则。人们为什么要制定这么多规则?规则到底有什么用呢?板书课题:规则有什么用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学校里规则的作用。

方法二:(备选)

1[出示图片:学校生活场景]

学校生活场景的图片,如上课、课间、放学的不同景象。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图片,我们了解到规则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学校里规则的作用。

2.提问:同学们想象一下,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假如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播放课件上下楼不靠右行,会怎样?]

3.学生交流对话。

4.小结: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必须按各自方向上下楼。如果大家都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楼道里就会很乱,上楼和下楼的人就会撞到一起,要是速度再快一点儿,也许会摔下楼梯。这样的话就会很危险。如果没有“靠右行走”的规则,大家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5.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规则,生活中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6.师生交流对话。(引导学生了解没有规则给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严重后果。)

7.小结:规则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忽视它,我们将无法快乐地学习、生活,严重的话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生活中不能没有规则!

活动二 给规则分分类

1.看来,规则真的太重要了。学校为了保障正常、有序的学习、生活,又制定了哪些规则呢?你们能给知道的规则分分类吗?

2.[播放课件规则的分类]

 

3.师生交流对话。教师板书:课堂规则 课间活动规则 放学规则 学习规则

4.同学们找找,课堂规则、课间活动规则、放学规则还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5.师生交流对话。

6.小结:通过分类查找,我们知道了学校里,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不同的规则要求。

活动三 规则作用大

1.学校制定这么多的规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学校制定的规则]

2.边看边想:学校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对大家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好处?

3.小组讨论其中的一条引导学生说明这规则的意义,可从正反两方面说。)

4.师生交流对话。教师追问:我如果这样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假如别人这样做,我会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能从兼顾大家利益的角度,思考规则的意义。)

5.教师参与互动:老师也是课堂上的一员,课堂上老师应该遵守什么规则?这些规则有什么用呢?如果不遵守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呢?

6.小结:学校制定的这些规则,有的是为了保证我们学习的有序进行;有的是为了保持环境卫生;有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每个人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会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7.[播放课件规则的作用]

 

提问:你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说学校规则还有哪些作用吗?(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相应作用。)

8.通过交流讨论,我们知道有了规则,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有了规则,我们的笑容更灿烂;有了规则,我们的关系会更和谐。规则是我们学习和成长不可缺少的,规则的作用的确很大。(板书:规则作用大

9.规则很重要,我们要遵守。如果认为有些规则制定得不合适,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如向校长反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规则或是制定新规则等。但是如果规则已经制定,并且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宣布了,那我们可以保留意见,但是必须服从。因为规则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便你不喜欢或不赞同都得服从。毕竟它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仅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规则都是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保证!课后大家还可以用看一看,听一听,查一查的方式去调查一下。

 

板书设计

规则有什么用

规则作用大

《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或是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愿意用规则来约束自己。

能力:初步尝试自己制定规则。

知识:知道规则是怎么制定的。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于规则及其作用有了初步了解的三年级学生,相信他们愿意亲自参与制定规则。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孩子,他们平时生活中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规则是可以由大家协商制定的,规则就是按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而制定出来的,规则商定后就一定要遵守执行。同时,学生在规则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落实。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由大家共同制定,并且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自觉遵守规则。教师可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中的矛盾呈现,引导学生探究制定规则的原因和方法。教学中,可按照制定规则的要求,针对班级的情况制定班级公约。注意引导学生从是否符合班级实际情况来评议,规则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重点

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由大家共同制定,并且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

 

教学难点

能自觉遵守规则。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规则是怎么产生的

1.同学们,我们知道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可是,这几个同学在活动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动画:活动中的矛盾]

边看边想:为什么要制定规则?

2.师生交流对话。

3.小结:同学们在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当矛盾出现的时候,就要协商解决矛盾,所以需要定规则。

4.提问:同学中的这种矛盾会经常出现,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们班,你们会怎样制定规则呢?

小组讨论:各小组介绍本组是怎样制定规则的。

5.教师追问:

(1)本组内有哪些不同意见?

(2)最后制定的规则是什么?

(3)在定规则时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还要能够做得到。)

(4)这个规定得到了组内哪些同学的同意?(大多数人认可。)

 6.[播放课件:规则的制定](文字内容: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大多数人认可;能够做到。

7.小结: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人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家都要遵守。

活动二  我们的约定

1.同学们想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中呢?说说“我理想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

2.师生交流对话。

3.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具有良好班风优良学风的班集体中。哪些行为会影响班集体呢?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班级存在问题]

思考:这些行为会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4.师生交流对话。

5.我们班存在哪些影响班集体进步的现象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示学生可从对待公物、课堂秩序、课间活动安全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研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6.师生交流对话。(找出大家公认的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7.小组活动。按照制定规则的要求,针对班级的情况制定班级公约。(引导学生从是否符合班级实际情况来评,有可操作性。)

8.师生交流对话:共同拟定班级公约。课后把全班共同拟定的公约张榜公布。

9.小结:希望同学们按照制定的公约要求,自觉遵守,共同努力,争取使我们班成为大家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吧!

活动三  假如不遵守规则

1.班级公约是同学们共同制定的,可为什么有的同学能自觉遵守规则,有些同学违反规则呢?看看几个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播放课件:假如不遵守规则]

边看边思考:这些同学为什么没有自觉遵守规则?是什么原因呢?

2.有的同学是游戏时耍赖,不遵守规则;有的是老师或管理人员没看见,就不遵守规则;还有的是别人这样做了,他也这样做。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不自觉遵守规则的情况?

3.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列举事例。教师追问:当别人没有按规则做,影响到你,你是怎样想的?再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因为违反规则而影响别人的情况?今后该怎么做?

4.小结:班级是个大家庭,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快乐,还要考虑到做事的后果。为大家想也是为自己想,规则的制定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让我们主动自觉地遵守规则吧!

5.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和安全,各级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可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出示图片:违规造成的恶果]

思考:违规带来了哪些危害?

6.小结:违反规则,不计后果,心存侥幸,往往酿成大祸。不仅危害生命安全,给亲人带来无尽的痛苦,而且给他人、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看来,自觉遵守规则真是太重要了!

活动四  我要守规则

1.同学们,你守规则了吗?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电影院,在商场,在公园,在马路上……让我们来评评吧。

2.小组内交流。

3.总结:生活处处有规则,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认真执行,就一定能够和规则交上好朋友。希望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板书设计

规则是怎样制定的

大家制定  共同遵守

 

《我和规则交朋友》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活动一 规则我知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规则无处不在。看看下面的图,你能说说这些地方的规则是什么吗?

(一)家庭生活中的规则

图1:吃饭时,小刚扶着奶奶,请奶奶先坐。(长幼有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小明在进爸爸妈妈的屋之前要敲一敲门。(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小红正在把剪刀放进抽屉里。(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吗?

(二)学校生活中的规则

图1: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早晨,两名少先队员向校门口值勤的老师敬队礼,说:“老师早”,老师说:“同学们早”。(早晨见面相互问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操场上,同学们正排着队跳绳。(课间活动有秩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吗?

(三)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图1:热闹的集贸市场的一角,爸爸对明明说:“我们就在这儿等妈妈,不要站在路中间,这样会妨碍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在观看地方戏曲演出时,同学们为演员精彩的表演鼓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城管人员对一位在公路上摆摊的人说:“严禁在公路上摆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吗?

 

活动二 给学校规则分类

在学校生活中,你找到多少条规则?

学生交流找到的学校规则,并作记录。

我们全班一共找到多少条规则呢?来给找到的规则分分类吧。

给学校规则分分类。

 

活动三 小小观察员

你发现学校或住家附近有哪些遵守或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全班交流研讨。

 

活动四 情境表演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情况,想一想你会怎么做?和同学们一起演一演吧,并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做。

情境一:晚上11点了,小刚躺在床上看电视,他正在看自己最喜欢的娱乐节目,把声音开得很大。

情境二:小亮到超市买东西,付款的人很多,他就想凭借自己个子小,钻到队伍前面抢着付款。

 

活动五 读案例受启发

   同学们,不遵守规则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让我们看看这样一则事例。

两行人违规横穿马路当场死亡

2007528下午,广东惠州市区惠州大道火车北站路段发生一起车祸,两名人横穿马路过对面小区时,被一辆吉普车撞倒,当场死亡。交警判断为行人违规过马路所致。事发点只有马路绿化隔离带,是不允许行人横穿马路的。而距离事发地点约100多米,就有一个供行人过马路的斑马线,但是很多行人不走斑马线,从绿化隔离带强行过马路,在绿化带已经走出一条小路来,终酿成这次惨剧。据交警介绍,两名人在横穿马路时,因为突然走进机动车道,正在行驶的车辆躲避不及,将两人撞倒死亡。

你从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讲给大家听一听。

 

活动六 制定家庭公约

家有家规,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制定规则的有关要求,就请你和爸爸妈妈商量着一起制定一个家庭公约吧。

 

 

 

 

 

 

 

 

 

 

《我是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

能力: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提高观察对比的能力。

知识: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虽然只有八九岁,但是自我的意识已经渐渐觉醒,他们的生活经验也容易让他们较快地理解人在不同场合的角色变化。由于该学习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唤起他们愉快的生活回忆,如买东西、逛集市,能让他们联想到温馨的家庭生活,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是浓厚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在农村,生活的空间范围相对小一些,他们所担任的角色的变化也会相应少一些。而且,对角色的认知也只会停留在角色的不同上。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尽管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由于家庭的需要,他们可能更早地参与到家庭、生产劳动当中,独立完成了很多方面的任务,有着相对较强的自理能力等优势,但他们对自身的角色意识,特别是对不同角色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懵懂无知的阶段。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培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就要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创设情境,针对“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和“在活动的变化中”我是谁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受到启发,使他们意识到一个人的角色是会变化的,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通过研讨、探究让学生有所感悟。通过情景表演,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激活思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最后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到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对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农村学生生活的情景片段,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定自己的不同角色。通过观察对比等形式,尽量多地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再现,让学生观察评判,有所发现和感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教学难点

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培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了解不同场合人们的不同角色及责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不同的角色”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该怎样做”“小记者在行动”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面对不同的人,我是谁

  1.游戏脑筋急转弯: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板书:用简笔画画三个人脸。如:                  )              

小结:爸爸面对自己的儿子时是爸爸,面对自己的爸爸时是儿子,所以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只有三个人。

2.启发谈话:在家庭中,当你面对爸爸妈妈时你是什么角色?当你面对爷爷奶奶时你是什么角色?当你面对哥哥姐姐时你是什么角色?引导学生在有趣的问答中,感受自己面对不同的人角色的变化。

  小结:当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着不同的角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我是谁”这个话题。(板书:我是谁)

设计意图:由游戏入手,引发学生对角色的关注,初步感受自己的角色。】

活动二 在不同的场合,我是谁

[播放动画: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不同的场合,我的角色有什么不同?我们身边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们又是谁?

小结: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里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板书:不同的场合 不同的角色)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活动三 在变化的活动中,我是谁

1.游戏:抢板凳(在游戏玩到只剩下两个人时,老师适时终止游戏)。

引导学生围绕游戏进行讨论:最后角逐的时刻到了,这两位同学中只能有一个人是冠军,同学们,你们发现他俩之间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发现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学的身份变成了对手的身份。

小结:看来在同样的环境里,面对同样的人,活动的变化也会使我们的角色随之改变。

2.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是谁”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场合、随着活动的变化,我们的角色都不同。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课下,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一下自己生活周围的人们:看看商店里的顾客和店员在做什么,仔细观察顾客怎么挑选、购买商品,店员如何接待他们;可以去村委会看看,那里的人在做什么;还可以乘车时,看一看司机、乘客、售票员是怎么做的……他们当好了自己的角色吗?想一想,同样的场合,我们该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发现角色的变化随着场合的变化发生着改变,每个人都会担任各种各样的角色。】

 

板书设计 

我是谁

不同的场合   不同的角色

 

第2课时

活动一 该怎样做

[播放动画: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这些场合,作为不同的角色都应遵守哪些不同的行为要求,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会有这些要求?可以让学生表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地区平日生活的情况,自己设计情景。(板书:当好自己的角色)

  设计意图:认识不同的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活动二 我的调查报告

呈现研讨素材:[播放课件:我的调查报告

引导学生结合素材进行研讨,每个小组围绕一个职业的调查来谈,重在谈人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如果学生在调查中发现了有负面的问题,如售货员态度冷淡等,也可以允许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对个别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到我们有责任当好自己的角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调查,了解到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对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人们应当在自己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认真当好自己的角色。】

 

板书设计 

我是谁

当好自己的角色

我的责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初步形成责任意识

能力:能够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知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比城市孩子相对独立,在家中承担的家务更多一些,有更多承担责任的机会和经历,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会有话可说,有章可循,愿意真诚地面对自己承担责任中的优点和不足。但由于中年级学生的辨析能力有限,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比较难以明确自己的责任。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农村父母同样对子女特别是对男孩百般呵护,事事包办。农村有的家庭不止一个孩子,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家里受宠度偏重,许多本该做的事和该负的责任常常让哥哥姐姐包办代替,所以他们当中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要承担一些责任。以上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孩子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与城市孩子一样,普遍相对较弱,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以及自我负责的习惯。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对“责任”概念模糊,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更难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不同的责任。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再现生活,提供典型范例,通过辨析、讨论引导学生面对鲜活的场景“情感投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认识到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拨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意识,树立不做旁观者的主人翁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不同的责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课前调查表、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调查表,调查班上担任卫生委员等职的同学是怎么完成岗位职责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这些事情该谁做”“我给自己找岗位”“家庭周围的事怎样对待”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这些事情该谁做

[出示图片:这些事情该谁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不同的场合,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参与做的? 

小结:自己的事情有些自己能做的,就该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家中每个成员都有义务做;学校的事情靠大家去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活动二 我们的好主意

1.[播放动画:我们怎么办(一)]

[播放动画:我们怎么办(二)]

[播放动画:我们怎么办(三)]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有没有与上面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并派代表以表演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开动脑筋,从角色和责任的角度,想办法说服家长。在班集体中,要眼中有活,才能多为班集体作贡献。

2.[播放动画:帮帮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会怎样帮助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要多为班集体作贡献。】

活动三 我给自己找岗位

[播放动画:我给自己找岗位(一)

[播放动画:我给自己找岗位(二)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家和学校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做个有心人。

[播放课件:调查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想想自己可以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做好。】

活动四 社区的事尽力做

1[播放动画:我们的小虎队行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能做些什么?提倡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发现存在的问题,如环境、安全等,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2[出示图片:公益活动]

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公益性活动。

小结: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要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用认真的态度承担我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认真的态度承担我们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板书设计

我的责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集体的事情积极做

我给自己找岗位

《我能做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着集体的温暖,从集体和公益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愿意热心于集体和公益活动

能力:自己承担的事情能认真负责地完成

知识:知道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三年级学生了解父母田间劳动的艰辛,珍惜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初步建立了责任意识,但他们头脑中并没有明确形成集体与责任等关系概念。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更多的集体生活体验还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家务劳动中,这些集体生活往往缺乏细化、条理化的要求,使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与义务不明,被动性很强,也难以从中体会到快乐。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集体中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集体和公益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从中感受到快乐。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家务事怎样做”等集体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展开讨论,进而有所感悟;通过游戏,体验合作的力量,引发学生思考在集体生活中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在集体中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

 

教学难点

在集体和公益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从中感受到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了解父母要承担哪些家务劳动,调查家庭周围的环境现状。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家务事怎样做”“学校的事情怎样做”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家务事怎样做

1.[播放动画:小玲当家]

[播放动画:小强当家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认为谁当家当得好?如果是你,会怎样做?(板书:我能做好 认真负责)

2.布置填写家务劳动记录卡。

[播放课件:记录卡

【设计意图:思考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在家尽到子女的责任。】

活动二 探讨游戏“秘诀”

[播放视频:拔河比赛]

学生开展拔河比赛。

引导学生结合比赛思考:在拔河比赛中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如果有一个同学不好好拔行不行?如果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劲不往一处使行不行?

小结: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是游戏取胜的关键。游戏如此,在我们的班级生活中更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板书:齐心协力)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力量,引发学生思考在班级生活中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活动三 说说我们班

[播放动画:学校的事情怎样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班开展过哪些集体活动?取得过哪些集体荣誉?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荣誉是怎样取得的?参加集体活动时、取得集体荣誉时是怎样的心情等。使学生知道个人是在集体合作学习中进步的;个人的成绩是与集体的鼓励帮助分不开的;集体的活动大家都应积极参加;集体的荣誉靠大家争取和维护。

小结:参与集体活动是快乐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集体合作学习中取得进步,而集体的成功与每个人的努力又是分不开的。

【设计意图: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集体中应起的作用。】

 

板书设计

我能做好

认真负责

齐心协力

《我的角色与责任》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活动一 猜猜“他是谁”

学生可设计不同的角色身份,根据角色特征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位同学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谁先说出来谁获胜。请获胜小组介绍自己是如何判断人物身份的。

小结:在不同的场合下,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角色总是同相应的活动和责任相联系的。

 

活动二 自己来设计

创设情境:

 

 

 

小结:在不同的场所,要当好自己的角色。

 

活动三 我该做什么

呈现研讨素材:

 

我该怎么做

在家里

 

在学校班级里

 

在社会上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场合,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哪些事是我们可以参与做的?

 

活动四 家务事谁来做

 [播放课件:家务事谁来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看下面的同学,你认为谁当家当得好?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样做,才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做给爸爸妈妈看。

小结:在家庭生活中,对于自己承担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完成,尽到子女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