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能成为有轨电车的车型之一。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赵翰露松江有轨电车网络规划正在公示。顺利的话,2016年下半年,首期T1、T2线就将建成。留在许多人心中的“有轨电车”将再现上海。有所不同的是,这批全新的“有轨电车”,外形更酷、速度更快、声音更轻,当然,依然是“零排放”。 有轨电车将成为松江骨干网络 按规划,有轨电车将成为松江新城内的骨干网络。从规划图来看,不仅松江新城,整个松江区内的主要区域,如九亭镇、佘山镇、泗泾镇和松江老城,都在有轨电车网络的覆盖范围内。 2016年,先期建成的将是T1线和T2线。T1线起自辰塔路,沿三新北路向南,至荣乐西路后转向东,沿荣乐西路、荣乐中路行驶,并在荣乐中路与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体育中心站相交,继续沿荣乐东路、民益路、新镇街、新站路穿过松江工业园区后,最终抵达轨道交通22号线(金山支线)新桥站。T2线一期工程从三新路荣乐路路口出发,沿新松江路向东,进入松江新城城区后,经过人民北路、梅家浜路,在嘉松南路与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相交,经过广富林路,最终抵达锦昔路。 T1线全长约15.6km,设站25座,可与轨道交通9号线、22号线换乘; 利用既有的荣乐西、中、东路主干道,为老城区服务。T2线全长约15.3km,可在松江大学城站换乘轨道交通9号线,整体从松江新城穿过,带动新城地区发展。 从规划图上看,T1和T2线一期工程恰好形成了一个环形,集中为松江主城区提供服务。远期规划的T3、T4、T5线,则分别经过城区南部、洞泾镇、佘山旅游度假区,为这些地区与主城区的连结提供便利。此外,远期规划中还有一条从九亭镇到佘山的T6线。 T1至T5五条线路总长约64km,城区内设站90座,基本上每隔800米有一个站点。除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松江体育中心站和22号线新桥站外,有轨电车还将衔接9号线松江南站及22号线车墩站。 松江有轨电车建成初期,将与传统公交车配合运营。 抢眼球的“低地板”车型 相信很多人在国外有轨电车的介绍中看到过这样的车型:停车时,从站台上可以直接“走”进车厢;动起来,与其说电车是在行驶,不如说是在“贴地滑行”。这一种很是“炫酷”的车型,学名叫作“低地板型车辆”,将在松江有轨电车网络上全线使用。 低地板型车辆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畅销的有轨电车类型之一。这种车型的特点是,车厢内部地板与轨道面的距离低于40厘米,乘客可以平步上下车辆。 要实现“低地板”的效果,车辆必须采用特殊的转向和悬挂系统。目前,世界几大客车制造公司阿尔斯通、西门子、庞巴迪等,和我国的北车、南车,都掌握了低地板型车辆技术。位于浦东张江的上海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采用的也是这种“低地板型车辆”。 除了“低”,方便上下外,比起一般的公交车,这种车型的车体更宽,乘坐舒适度也更高。目前,松江有轨电车已经形成了几种外形方案,今后将由公众投票,决定采用哪种车型。不同的线路,也会像地铁那样,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有轨的轨道也与普通的铁路轨道不同。一般,我们常见的铁路和地铁轨道,采用的是“工”字钢轨,高出地面铺设。有轨电车则采用U型槽钢轨,嵌入地面铺设,最后效果与路面齐平,不会影响路口车辆、行人的通行。 松江有轨电车的最高设计速度达到了70公里/小时,一般行驶速度可达50-60公里/小时。加上停靠站点的时间,平均运营速度约在20-25公里/小时。估算下来,T1、T2线驶完全程约在40-50分钟。 因为采用了低地板型车辆,松江有轨电车的容量也大于一般的公交车。以5节编组的车辆为例,每辆列车可以乘坐300人左右;每小时可运送5000-15000人次。 人均能耗是普通公交车的1/4 说起来,有轨电车给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还是当年穿梭在上海街头的“当当车”。但是,受制于车辆技术和铺轨技术,被称作“当当车”的老式有轨电车,速度慢、运能低、不舒适、噪音大。现代有轨电车可以说完全弥补了上述缺陷,除了低能耗和零排放外,更有噪音低、速度快、机动性高、准点性好、乘坐方便舒适等优点。 据松江交通委提供的资料,有轨电车采用的是直流750V架空接触网供电;测算下来,人均能耗是普通公交车的1/4、私家车的1/20。因为是纯电力驱动,污染物排放为零。而有赖于将车辆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车轮全部包裹在内的车厢外壳,以及精调的嵌入式无缝钢轨,松江有轨电车的噪声也要比传统公交车辆低5-10分贝。 城市公交车排量大、运行时间长,造成的排放污染不可小觑。有轨电车,正是一种减轻城市公交车排放的有效途径。纯电力驱动实现了“零排放”;轨道的持续供电,令车辆可长时间续航;而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的发展,也令原本笨重的轨道,变得“隐形”,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其他交通工具的妨碍。可以说,现代有轨电车,是为在城市中运行“量身打造”的。 两年后,松江新老城区,将出现两条全新的有轨电车线路。到2020年,更会形成以现代有轨电车为主、传统公交车为辅的格局。届时,无论去松江的哪个角落,都可以乘上有轨电车,四通八达。 到松江去坐有轨电车,你,准备好了吗? 链 接 公交车减排的三种路线 在城市车辆减排的努力中,有两种车辆最值得关注。一是卡车,二是公交车。这两种车辆,使用的都是柴油,碳排放量和黑烟都很多。而且,与私家车相比,卡车和公交车的运行时间长,许多车辆都是每天行驶10多个小时。 “因此,我认为,政府的减排抓手,应该是载重卡车和公交车。”上海市环保协会名誉会长、原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国通说,“但是,载重卡车多由个人承包,管理起来难度较高;最现实的管理,应该落在公交车上。” 在赵国通和环保协会看来,要实现公交车的减排,有三种路线。“我们做环保,不仅要考虑方案效果,也要考虑它的经济性。” 第一种路线,赵国通称之为“小修小补”。就是通过对公交车柴油内燃机的改造,实现排放量的降低。这其中,最经济有效的,是通过在排气管加装“DOC+CDPF”的过滤装置,实现对颗粒物的过滤和燃烧,有效降低95%以上的黑烟。 第二种,则是“中改路线”。赵国通介绍,这种路线的思路,主要是采用替代柴油的清洁能源。比如,在柴油中添加甲醇,或直接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LNG技术)。实际上,使用天然气作为公交车能源,是全球范围内的趋势。“根据LNG的技术特点,最好要求车辆是一直在开,这正与公交车的特点相符合。”赵国通说。 第三种,就是换用零排放的电动车,也就是所谓的“大改”。在有轨电车、电电混合动力车、超级电容车等多种电动车中,赵国通最看好的是传统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最大的问题还是电池,它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充电,也不能续航很长时间。”上海公交正在试用的“电电混合动力车”,即一种“辫子”可以灵活升起放下的即充式纯电动车,和松江正在规划的有轨电车,都突破了纯电动车充电、续航的限制。“我认为在松江搞这样的有轨电车非常好,不仅节能减排、使用方便,也是对过去文化的一种保存。”赵国通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