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里感师恩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8-24
古诗词里感师恩

      

  □夏爱华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来之际,流连于古诗词中,感念师恩,无比诗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无题》,本是两情相悦的情侣诉说相思的情诗,用来比喻老师的奉献,又是何其恰当。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悔写春秋,这是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深刻地反映了老师在教诲学生的过程中是何等耐心。为人师表,敬业认真的老师,言传身教,为学生们树立做人的榜样,可敬可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让人不禁想到勤奋敬业的老师们。哪怕业已凋零,也要化为春泥滋养待放的花朵,这种精神,令人敬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的《新竹》,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说明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生力量的成长需要得到老一辈的积极扶持与关爱。新长出来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在我心里,那老的竹干便是老师的化身。没有老竹的支持、鼓励、关怀和引导,就没有新竹的成长、进步、发展与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