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房价也如此?

 巴人图书871 2014-08-24
        在新中国的经济史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放就乱,一抓就死”。
当年,总设计师在深圳大手一挥,给地方放权,全国立马掀起了投资高潮,北海啦、海南啦等等,可谓是高潮迭起,结果经济过热,导致了“棺材总理”的宏观调控,泡沫破裂,只剩下一片烂尾楼。
  直到现在为止,人们还不大明白的是,当年究竟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反正宏观调控之后,无论是企业,还是老百姓,哀鸿遍野,这倒是真的。
  中国的经济,似乎就从来没有正常过,要么是极其热,热得快把人的手烧出泡来;要么就是极其冷,冷得简直没有一点暖意。
  更为奇怪的是,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在极度热的时候,往往中央政府一瓢水浇下来,立马就冷得大地布满寒冰,成千上万的人失业,很多居民嗷嗷待哺。
  2008年的时候,为了摆脱这种现状,我们的政府未雨绸缪,迅速推出了4万亿,结果不曾想,各地政府的积极性远远超过了中央政府,各种前所未有、让美国人自恨钱包太薄的大项目纷纷出台。
  于是,在2009年,本来似乎应该绝望的房价,突然绝地反击,开始疯狂的上涨,到目前为止,上涨已经超过2008年时的一倍。房价,原先是热得烫手,现在已经是热得发红,离化为铁水,只有一步之遥。
  平心而论,虽然现在大家都在骂这是某利益集团的操纵,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当时四万亿的决策,和房地产利益集团有绝对必然的联系。
  大家这么骂,其实是没搞清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考量。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他压根就不用考虑什么大局,因为很简单,这个社会吃得消吃不消,和它没有关系。
  乡一级出了大事,上面有县一级;县一级出了大事,上面有市一级;市一级出了大事,也没关系,上面有省一级;省一级出了大事,没有关系,上面有中央一级。可是如果全国出了大事,中央政府找谁去?它背后再没有顶着它的了。
  换而言之,不论什么地方出了事情,最后总是要中央政府来顶住的。只要不把老百姓逼反了,它们什么事情都可以干;而中央政府却不行,因为它很清楚,地方政府可以把老百姓逼反无数次,它却不行,历史给它的机会很可能只有一次。
  屁股决定脑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老是想调控房价,可是地方政府老是不想调控房价的原因。
  中国的问题如果就这么简单,那也就算了,可偏偏倒霉的是,我们中国实行的制度,决定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没有换马的机会,只能找控制某个地方政府的某一群人。而且,更可气的是中央政府往往是地方政府的巨头们权衡之后,推举出来的,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自上而下的样子,其实并不是如此。
  于是,中央政府在干什么事情时,不得不顾及地方政府的感受,往往会投鼠忌器。犹豫不决是常事,横眉怒目则很罕见。于是,也就不难理解当年当年“棺材总理”的“九十九口棺材”的说法了。
  既然中央政府怎么磨磨蹭蹭,干事情也丝毫不干脆利落,那么在外人眼中,中央政府就简直是在作秀了。于是,看准了这点的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客们一齐合力,房地产也就蹭蹭蹭地飞涨上去了。
  于是,和所有的经济现象一样,房地产也就出现了“一放就乱”的现象。
  不过,中央政府当然明白自己不像地方政府,是“九命猫”,它只有一条命。虽然它时常感谢“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事,它也在等待时机,准备找机会恢复它的权威,它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需要一些力量转变。等到时机成熟时,它会对那种经济乱象狠狠地整治。
  我们必须看到,到了统治者内部调门大掉头的时候,问题往往极其严重,已经非狠狠整治不行了,于是,重药一下,某个经济领域又会“一抓就死”。
  今天,国务院把二套房首付提高到60%,会不会是“一抓就死”的措施呢?我们仍要拭目以待。
  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说的是,这种一会儿热得要死,一会儿冷得要命的经济,肯定是不健康的。完全靠官僚机器的内部调整,是不可能摆脱这种现象的,现在该我们来动脑筋思考,永远摆脱这种怪像,让我们过上平静生活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