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路阴阳论风和水大原则

 intlqun 2014-08-24
过路阴阳风水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也证明这是
科学的。
    土壤中含有元素锌、铝、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一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
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是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
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
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是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
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
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
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
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
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在典型的风水景观中,都
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与地球的经线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轴线的北端最好是横行的山脉,
形成丁字型组合,南端最好有宽敞的明堂(平原)中轴线的东西两边有建筑物簇拥,还有弯
曲的河流。明清时期的帝陵,清代的园林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修建的。
        风水理论的“生态”品位是索求“生生”之“态”,以“生”与“态”同体呈现动势。风
水的主脉是“气”,其运动节律是阴阳交合互生的“化性”机理,从而形成的“易变”,其目
的是为了“生生”。郭璞在《葬经·内篇》讲:“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同时,在书中还简要概括了古
代人居环境的风水选址标准,这同现代居住区选址是类似的。如:“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
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 欲进而却, 欲止而深。 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
贵若千乘,富如万金”。 显然, 被郭璞视为“上地”的, 是那种蕴聚自然运行节律, 山水
相间,“郁草茂林”之地,更是“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之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风
水理论中所包含着的现代居住区外环境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