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王昭君 王昭君14岁入宫做宫女,据说她天生丽质,结果因为不肯行贿画师,画师就用印象派手法把她画成丑女,害得她在宫里一直待到25岁。汉朝人平均寿命也就25岁,唐朝人是29岁,所以当时25岁就算老太太了,还没见着皇帝。正好皇上贴出一个告示征募志愿者去匈奴和亲,王昭君想到那儿当第一夫人也一样,于是她就志愿去了。送行宴上,皇上一看王昭君眼珠子都掉地下了,惊为天人,宫里怎么有这样的人?气得皇上把那画师毛延寿给宰了,跟呼韩邪说咱换一个成吗?你以为呼韩邪傻呀,不退不换,就是她。
猛人司马迁 司马迁写事都很准确,刘邦、项羽他们俩干什么,刘邦怎么想的,项羽说了什么,司马迁都不在场,这事就是他虚构的。但是虚构的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不能瞎编,不能说刘邦能扛鼎,项羽怕老鼠。一定得符合人物的身份,比如秦始皇出巡天下,仪仗队非常壮观,刘邦、项羽都在“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人群当中。但两个人看到了秦始皇的仪仗之后,说的话是不一样的。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文武双全,盖世无双,所以他看完就说“彼可取而代之”。不屑一顾,没什么了不起,老子推翻你,我来代替你。刘邦是亭长,居委会治保主任,他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是也”,表示太羡慕了,你看人家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我什么时候能这样。完全符合两个人的身份。反观现在的有些历史剧,简直没法看,就是瞎编的、虚构的,不符合人物的身份。
好汉班超 东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西域与内陆的联系又开始加强。班超一家子都非常牛,他哥哥班固是史学家,写《汉书》的;他妹妹班昭是皇帝嫔妃的老师,后来写《女四书》之一《女诫》,很了不起;他爸爸班彪也是史学家。他自己一开始给官府抄抄写写,用的也是笔,后来想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在疆场,于是投笔从戎,带了36个人通西域去。
弑父的单于 当年冒顿单于他爸爸头曼单于不待见他,想把他干掉,他爸爸的办法是送他到月氏国作人质,刚把他送到月氏国,他爸就出兵攻打月氏,等于逼着月氏王杀掉冒顿。月氏王比较厚道,没有杀他,放冒顿回去了。他爸爸就给冒顿一块不怎么样的封地,因为他宠幸小儿子,想让小儿子继位。
|
|
来自: 随园天一馆 > 《百家争鸣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