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试析“如锥画沙”

 南宫藏文 2014-08-25

试析“如锥画沙”

三山 著

  学书论法,首重用笔,笔法实乃学书之关键,前人论述颇详,然时有言简意赅处,诸如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壁坼、蛇斗等,常使初学者难以理解,其中“如锥画沙”一语尤为屡见不鲜,对此句之解释亦众说不一,今试为意译,或能剖析一二。

  “用笔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此语出自褚遂良,颜真卿对此句一直思而不悟。一日外出,经江岛边见沙地平净,欲书之念油然而生,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见其字“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豁然顿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①。后历代书家又对此句从各不同角度阐述其含义,如有从笔力上理解者,以黄庭坚为代表,其曰:“笔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右军锥画沙,印印泥……同是一法,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有从藏锋上来理解者,以姜夔、康有为为代表,如《续书谱》中曰:“锥画沙,欲其无起止之迹。”但此说董其昌又表示异议,其曰:“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剸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米芾作书发笔时喜露锋芒,余每览昔贤遗墨,亦时时露锋以耀其精神,故董说亦不无道理。明代的书论家丰坊又别开生面,从迅疾的笔势上来理解,其在《书诀》中曰:“点必隐锋,波必三折,肘下风生,起止无迹,则如锥画沙,言劲利峻拔而不凝滞也。”清代书论家王虚舟则认为当指中锋用笔而言,其在《论书賸语》中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世以此语举似沉着,非也,此正中锋之谓,解者以此悟中锋,思过半矣。”至于清代书论家朱履贞又认为当指功力的自然体现,其在《书学捷要》中谓:“若夫画沙印泥,乃功夫至深处,水到渠成,从心所欲,非可于模范中求之。”清代书论家周星莲又独出灵裁,认为此句当指用笔熨帖,恰到好处之谓②。以上可见,前人对此句的理解都不同,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我体味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形容点画要富有立体感,锥画沙后面留下一条中心处深凹、二面渐浅槽痕,由于光线作用,深处必暗,浅处渐明,无论下锥轻重或槽痕深浅,都能呈现出一种立体感。同样,中锋运笔时,笔心处吃墨较多,墨色深浓而沉,二侧副毫处相对地吃墨较少而墨色浅淡而浮,由于深浅明暗作用,其线条也必定富有立体感。古人写篆书,画之中心,映日视之,隐隐有一缕墨痕,即为这种笔法。实际上中锋运笔有二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裹锋为主的篆法,一种是以铺毫为主的分法。裹锋用提,提飞则瘦;铺毫用按,满捺则肥,只是用锋轻重不同而已,但笔毫都平铺于纸上,由于笔心在画之中线运动,故其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感觉。近代黄宾虹先生在解释“如锥画沙”时说:“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坠石。”可谓心得之言。所谓“平”即指中锋运笔时,笔毫平铺于纸上,可见用笔之得法与否,不关乎点画之粗细肥瘦,而在乎是否能使点画富有一种立体感。“得笔虽细为髭发亦圆”,“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正是指此而言。

  二是形容点画要富有力感。笔力是表现用笔质感的重要组成部份。立锥下沙,锥锋深入沙面而锥身仍保持挺立之状,与中锋行笔时笔力深入纸面而笔毫仍保持挺立之状有极相似之处。用笔最忌软弱,不善中锋者,笔毫卧伏于纸上,笔力不能沉劲入骨,表现出一种扁平浮薄之弊,故用笔之关键又在于一枝笔是否能“提得起”三个字。所谓“提得起”者,即指运笔时能随倒随起,以笔心收归画中为度,常使笔身保持挺立之状,这是一种力的体现,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曰:“发笔处便要提得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笔提得起,锋自然中,锋中则骨力自然强健。可见“如锥画沙”正是指中锋运笔,而非关于发笔之藏露方圆。前人以藏锋喻之,因锥画沙面留下痕迹不见起止之迹,这种就事论事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

  三是形容点画要富有涩感。涩笔也是表现用笔质感的重要组成部份,锥画沙面时由于压力作用,槽痕二侧微微浮起,由于一些沙粒移动下滑,这根线条从整体观之,必挺拔自然,从局部细观之,必高低不平,起伏而有涩感。用笔之涩感亦有二种表现手法,一种是以内擫为主的迟涩法,一种是以外拓为主的疾涩法。近代著名书家沈尹默先生在《二王法书管窥》中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如锥画沙”的笔法:“锥画沙是怎样一种行动?你想在平平的沙面上,用锥尖去画一下,若果是轻轻地画过去,恐怕最容易移动的沙子,当锥尖离开时,它就会滚回小而浅的槽里,把它填满,还有什么痕迹可以形成?当下锥时,必然是要深入沙里一些,而且必须不断地微微动荡着画下去,使一画两旁线上的沙粒稳定下来,才有线条可以看出,这样的线条,两边是有进出的,不平匀的,所以包世臣说书家名迹,点画往往不光而毛,这就说明前人所以用如锥画沙来形容行笔之妙。”很明显,沈尹默指的正是以内擫为主的迟涩之法。虽然沈尹默先生独具慧眼,首先揭示出“如锥画沙”的蕴奥,但我认为其仍有一定片面性。颜真卿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而顿悟此法时,决不可能像沈尹默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小心翼翼地微微动荡着画下去,想其笔势一定是淋漓酣畅,劲利峻拔而不疑滞。所谓“肘下风生”、“太阿剸截”,喻用笔劲利明快,点画二面仍须有涩感,并给人以一种飞动之势,由此可见,“如锥画沙”指的正是“疾涩”的笔法。(试观颜真卿《祭姪稿》墨迹便可悟其用笔)中锋运笔时,由于笔力、速度、笔势以及副毫与纸面之对抗,相争摩擦,其线条之二边也必有一种涩感。所谓“锋中则墨浮二边”是也。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如锥画沙”正是指行笔时“锋藏画中”的中锋运笔,它又包含着笔力、笔势、涩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它是一种圆熟功力的体现,又当以出之自然为贵。它是用笔中的一种最高境界,而最高之境界又必定是自然之境界,是功夫极深,法度极熟,笔力极遒之表现。惟水到渠成,方能从心所欲,此又是自由王国之境界。“如锥画沙”寥寥数字,曲尽用笔之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