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一岁左右学会叫爸爸妈妈后,我们就开始教她家里其他成员的称呼:爷爷、奶奶、婆婆、公公、姑姑等。后来,就是教她称呼时常在左邻右舍碰面的朋友,阿姨、叔叔、哥哥、姐姐等。最近有朋友聊天时说:孩子很害羞,见到陌生人就往爸妈后面躲,不肯打招呼,该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小孩子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勉强他们。其实,我发现女儿从一出生,就已经很努力地在适应离开母体后的新环境。她尝试从经常接触的脸孔中,找寻一些特征,下次再见到这些熟悉的特征时,就没有那么惊慌。然后一点点、慢慢地建立起对那个人的信任。这也是我们成年人接触陌生人的过程。 明白了孩子的认知过程后,我们就该多给信心和示范孩子。比如,我们可以先主动和邻居打招呼,从行动中感染孩子。我们可以和孩子介绍一下:这是住在我们旁边的阿姨,我们经常听到他们家的姐姐弹钢琴,是不是?来,和阿姨挥挥手,好吗?如果孩子愿意打招呼,当然很好;如果她不愿意,我们可以蹲下来,亲切地和孩子说:不要紧,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再打招呼,没事的。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自来熟,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如果真的有一次,孩子肯有一点反应了,父母应该马上给予鼓励,比如说摸摸她的头,望着她微笑点点头,表扬她做得好,让她慢慢建立起自信心,在下次面对陌生人,更主动更自信。 父母千万要记住:别轻易在其他人面前,取笑孩子的腼腆或慢热,孩子或者太小未必听得懂那些大人话,但是他们会很聪明地从父母的语气中猜测到意思。孩子的自信心需要父母和家人,一点一滴地慢慢建立起来,但往往父母一两句不小心的话或措辞,会很容易伤到孩子的心。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朋友和榜样,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少用成年人的思维来判断他们的行为。试想一下,如果连父母亲都不理解和体谅自己的孩子,那么那个孩子该多可怜啊!无论将来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应该是他们最后的支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