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经——穴位治病及胃气保养 【转载】

 昵称6041742 2014-08-25

胃经——穴位治病及胃气保养

 


 

胃经——穴位治病及胃气保养

 

  足阳明胃经:胃经一侧有45(左右两侧共90),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为历兑。

辰时是7:00——9:00。是云兴龙显的时候,胃经当令,每日辰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胃。

胃经——穴位治病及胃气保养  

爱吃,能吃,还能消化,这是一种难得的福气,通常叫做"口福",也是身体健康的一个指征。但有的人是光能吃不能消化,结果长了一身赘肉;还有的人,一点胃口也没有,每顿只能勉强吃下一点点;再有的人就是胃里总不舒服,吃点东西就胃痛;另外还有人胃极为敏感,怕冷怕硬,怕辣怕酸。胃一有病,整个身体都会觉得虚弱,心情也好不起来,而且"胃不和则寝不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我们要及早调治才行。调治胃还是用胃经最为便利和迅捷。

  一、胃经上的穴位都是宝,如果您能坚持去认真操作,我想不出一周就会见到切实的变化。

  1足三里穴——胃经的众多穴位当中,足三里穴的功效最为卓著,被奉为长寿第一要穴。据说日本人还有一句谚语:"不和'不灸足三里'的人同行。"因为他们认为,灸足三里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是爱惜生命的表现。

足三里,在膝眼下3寸向外旁开1横指。此穴功用太多,这里捡几个常用的说说吧。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属土,为土经土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首选。若能同时配上中脘穴拔罐,再点揉脾经公孙穴,会有即时缓解胃病之效。慢性胃病可在足三里刺血拔罐(找专业针灸医师),效果更加显著。足三里也是个"消气穴",但与太冲消的"肝胆怒气"不同,足三里消的是胃肠的浊气。有许多人整天肚子都是胀胀的,那就常揉揉足三里吧。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刺激足三里可以降低血糖。对胃下垂的患者,足三里也有升提之效。另外,肌肉萎缩、痛风、高血脂、醉酒等等,都是它的适应症,当您操作时记住几个要点就行了:第一,足三里为强壮穴,能增强体质,所以对所有疾病都会有效;第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土穴,通治一切与肠胃有关的病症;第三,中老年人艾灸足三里,疗效往往更佳(小儿不灸此穴)。穴位定位:坐在椅子上,把腿屈曲过来,可以找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个小窝,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这个交叉点就是足三里。可以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两侧足三里穴,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以使局部感觉酸痛为度。

1)有的人胃肠功能不好,使得吸收能力很低,吃进身体里的食物经常因为无法吸收而直接排出,这时吃再好的东西也没有多大作用。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常按足三里,坚持每天用手指揉上5分钟,10天就会发现自己的消化好了,饭量也增加了,饭后不会再有不舒服的感觉了,而且不会经常拉肚子了

  2)如果你有感冒征兆,可用艾条点燃后对准足三里灸,注意保持距离皮肤 2厘米左右,以局部感温热而无灼痛为宜。每天1次,连续23天,能够帮你防治感冒

  3)对于患有胃痛或肠炎腹部绞痛时,用拇指按揉足三里,双侧交替进行,由轻到重,每侧35分钟,缓解疼痛的效果非常显著。

  常按足三里不仅有防病治病功效,平时坚持按摩还有通脏腑、补中气之力。每日用中指用力叩打足三里穴60次,长期坚持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2丰隆穴,此穴疗效显著,人称"化痰穴",凡是嗓子有痰咳不出的,点按此穴,当时就会喉咙清爽。只是此穴位置不太好找,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外侧2横指。丰隆,就是丰满隆起的意思,所以此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上下左右点按试探,取最敏感的点就对了。当您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自己就会浮出水面,不用担心找不到。

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也是我们获得后天营养的主干道。它上行头面,令我们脸色红润,下行膝足,让我们步履矫健,激活这条能量的供给线,让它时时保持充足旺盛,那样,我们就可以永远昂首挺胸,精力无穷。

  3、承泣穴——养眼要穴 此穴位于面部对着黑眼球的下眼地方。经常按摩此穴,可以对老花眼、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用两手食指分按压两侧的承泣穴,每次按压1秒钟,共按压5~10次即可。

4、四白穴——护面第一穴 此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每天按摩1~2次,对治愈面瘫大有裨益。

5、人迎穴——降血压奇穴 此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 3厘米处。用手触摸,会有脉搏跳动的感觉,这就是人迎穴。经常按摩人迎穴有助于降低血压。挟住喉结两侧,用手指按压于人迎穴区,轻缓加大压力,使脖颈先缓慢向右侧倾斜,然后再缓慢向左侧倾斜,可反复按摩7~15下。每天按摩2~3次,坚持每日进行,血压会逐渐地降低并保持稳定。

按摩人迎穴可使皮肤紧致起来。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处。经常用指轻压人迎穴,有利于加速面部血液循环也可使脸部皮肤紧缩。 

5、地仓穴——治口面要穴 此穴位于嘴角旁约0.5厘米处。按摩地仓穴可治三叉神经痛。用左手食指,按贴在穴位上,轻轻?慢慢地按揉,使之有酸胀感觉为宜,一次按摩约200下,一日3次,一周之后就会受到明显的效果。

       6、乳根穴——治乳腺病第一要穴 此穴位于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乳根穴是防治各种乳腺病的有效穴位。以右手拇指抵住左侧乳根,微用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然后以同法用左手拇指揉按右侧乳根,每天1~2次。 丰隆穴——减肥降脂穴 此穴位于外膝眼至外踝尖之中点,胫、腓骨之间肌间处。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对脾、胃两经均具有调节作用,每天坚持按压1~3分钟,可起到健脾化湿、涤痰降浊的作用。  

  7、其它穴位的主要功能:   

  承泣穴 近视,白内障,夜盲,泪流不止等;眼皮跳动不止。

  四白穴 眼睛红肿疼痛,白内障,近视,眼皮跳动不止;脸部疼痛;头痛,眩晕。

  巨穴 部疼痛,牙痛;眼皮跳动不止。

  地仓穴 眼皮跳动不止。

  大迎穴 面颊肿,牙齿痛。

  颊车穴 面颊肿,牙齿痛。

  下关穴 耳聋,耳鸣;面颊疼痛,牙齿痛;口角歪斜。

  头维穴 头痛,眩晕;眼睛痛,迎风流泪,眼皮跳动不止。

  人迎穴 咽喉肿痛;胸闷,气喘;血压高引起的眩晕,头痛。

  水突穴 咳嗽,哮喘;咽喉肿痛。

  气舍穴 咳嗽,哮喘;打嗝不止;咽喉肿痛;脖子僵硬疼痛。

  缺盆穴 咳嗽,哮喘;咽喉肿痛,脖子肿。

  气户穴 咳嗽,哮喘;打嗝不止;胸部胀满,难以呼吸。

  库房穴 咳嗽,哮喘;胸部胀满,难以呼吸。

  屋翳穴 咳嗽,哮喘;胸部胀满,难以呼吸。

  膺窗穴 咳嗽,哮喘;胸部胀满,难以呼吸。

  乳中穴 乳房类疾病。

  乳根穴 咳嗽,哮喘;胸闷,胸痛;产妇乳汁少。

     不容穴 胃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

  承满穴 胃痛,腹胀,食欲不振。

  梁门穴 胃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泄泻。

  关门穴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水肿。

  太乙穴 胃痛;心烦。

  滑肉门 胃痛,呕吐。

  外陵穴 腹痛;痛经;疝气。

  大巨穴 小腹胀;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

  水道穴 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痛经;疝气。

  归来穴 腹痛;疝气;月经不调,带下。

  气冲穴 腹痛;疝气;阳痿;女性月经不调。

  髀关穴 下肢无力,行走不便或疼痛;腰膝冷痛,腹痛。

  伏兔穴 下肢无力,行走不便或疼痛;腰膝冷痛;疝气;脚气。

  阴市穴 腹胀,腹痛;腿和膝盖无力,行走不便或疼痛,屈伸不利。

  犊鼻穴 膝盖肿痛。

  上巨虚 腹泻,便秘;下肢无力,行走不便或疼痛;脚气。

  条口穴 下肢无力,行走不便或疼痛;脚踝肿,腿部抽筋、颤抖;肩膀、手臂疼痛。

  下巨虚 小腹痛;腰脊痛同时引起睾丸疼痛;腹泻,痢疾;下肢无力,行走不便或疼痛。

  解溪穴 头痛,眩晕;腹胀,便秘;下肢无力,行走不便或疼痛,脚踝肿痛。

  陷谷穴 眼睛红肿疼痛,面部浮肿;脚背肿痛,脚部无力、酸软。

  内庭穴 牙痛;咽喉肿痛,发热;腹痛,腹胀,便秘,痢疾;脚背肿痛。

  厉兑穴 牙痛;咽喉肿痛,发热;脚背肿痛。

    二、胃经:预防和主治的病症

       1、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胀、胃下垂、急性胃痉挛、胃炎、胃神经功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便秘、泄泻、痢疾、胃肠蠕动过慢。

       2、头面疾病:痤疮、黄褐斑、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咽炎。

       3、其他疾病:中风偏瘫后遗症、慢性阑尾炎、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症、经脉所经过的关节肌肉病。 

胃病患者如何保养

 1、胃下垂的人宜食补中益气的食品和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如糯米、米粥、小米粥、蛋白、瘦肉、鱼、蔬菜泥、豆腐等,并应少食多餐。

2、胃酸过多的人?以面食为主;胃酸缺乏的人最好多吃大米、小米;胃痛的人以软食为主。

3、胃病经常呕吐的人最好多吃韭菜、姜、百合,甘蔗、胡椒、梨、柿子、核桃、萝卜、鲤鱼、鸡肉、狗肉等。平时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和暴饮暴食。

4、吸烟会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黏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前列腺素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因子,它的减少会使胃黏膜受到伤害。吸烟又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因此,为了胃的健康一定要戒烟!

5、辰时养生的关键是最应该吃好早餐,以养护胃气,胃气足才能滋养全身。毫不夸张地说,按时吃早餐胜过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任何补药。

6、饭后1个小时循经按摩胃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调节人体的胃肠功能。

中医学认为,胃为后天之根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的升降功能主宰了胃肠动力的平衡。 我们知道,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一般?指胃的消化功能。《灵枢》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人以胃气为本。历代医学皆重视保护胃气,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明胃气跟肾气是一样重要的,都是生命健康的基础条件。

7、调理饮食 平时的饮食应选择温软淡素,易于消化的食物;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的负担;

进食应定时定量,做到少吃多餐,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以适应胃酸分泌的节律性。

8、运动健养 运动对增强脾胃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它能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选择在风景优美的环境步行 2公里左右,有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全身及胃肠功能,对消除腹胀、嗳气、促进溃疡愈合有一?作用。

9、按摩养胃 双手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在中、下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摩动约5分钟,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揉腹部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比如说肝胃气滞,就是气淤滞在这了,我们可以通过揉腹使气运行更加通畅,通了自然就不痛了。也可用拇指揉按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的内关穴,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此法可健胃行气、解痉止痛。

10、早餐怎样吃最养胃 早上不吃饭或对付一口,长此以往容易诱?胆结石。另外,早上不进食,就不能弥补夜间丧失的水分和营养素,使血黏度增加,不利于夜间产生的废物排出,从而增加了患结石以及中风、心肌梗死的危险。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胃最怕寒冷,因此在天冷的季节,一定要注意胃部保暖。 对于身体比较弱的人,胃部的保暖也非常重要。因为身体较瘦的人通常胃壁较薄,在气温变化的情况下更易产生痉挛,轻者导致胃痛和消化不良,重者甚至可能产生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11、注意饮食 天气转凉以后,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多以温软淡素为宜。有慢性胃病的人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溃疡加重病情。同时还应注意进餐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少吃生冷水果。

12、注意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使体内的脏器分泌功能活跃,增加肠胃蠕动,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胃部发病的机会。

13、注意情绪 天气转凉以后,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容易使人产生凄凉、忧郁等不良情绪。所以,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对胃部造成刺激。 胃经上的穴位各个都是宝 胃经是人体很重要的一条经脉,之所以称为胃经,是它主要支配脾胃的功能,主管人体气血生化。 通过经络图,我们可以看出胃经影响着自己循行经过的很多部位,包括头面部、胸部、腹部、腿部以及脚部。如果一个人胃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胃经的问题,但有时候膝盖疼也可能是胃经的问题,脚疼也可能是胃经的问题;还有些年轻人脸上长了痘痘,从胃经方面治疗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综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