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伊万·罗戈夫”级坦克登陆舰

 昵称7536781 2014-08-25

      俄海軍1174級大型遠洋登陸艦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遠洋登陸艦,主要用於以較小的底坡度,運輸登陸隊員和戰斗裝備,在敵方布防或非布防的沿岸地帶登陸。它能把作戰 部隊直接運送到岸,把浮游裝備運送到沿岸附近的淺水中,借助登陸飄浮裝置把非浮游裝備運送到岸,也可使用艦載直升機把全副武裝的登陸隊員機降到灘頭陣地。作為一種大型遠洋通用登陸艦,能夠參加任何距離和規模的登陸戰役。

  1964年9月,根據蘇聯海軍的技術戰術性能要求,列寧格勒市涅瓦設計局以總設計師米洛瓦諾夫為首的科研設計小組,開始研制1174級大型登陸艦,其它組織,如克雷洛夫科研中心、國防部第1科研中心,也參與了該艦的設計和建造工作。設計草案於1965年10月完成,1968年開始對技術方案進行修正,隨后在波羅的海造船廠加利寧格勒?-820“琥珀”分廠建造,共建成了3艘: “伊萬·羅戈夫”號(1978年)、“亞歷山大·尼古拉耶夫”號(1982年)和“米特羅方·莫斯卡連科”號(1989年)。

  “伊萬·羅戈夫”號大型登陸艦於1973年9月開工建造,1978年6月交付蘇聯海軍使用,1996年退役。“亞歷山大·尼古拉耶夫”號於1982年建成,1998年退役。現役?020“米特羅方·莫斯卡連科”號(出廠號?103)於1984年5月開始建造,經過短暫的停頓后,1988年9月繼續建造,1988年11月19日北方艦隊開始組建以艦長斯特裡扎科夫海軍上校為首的乘員,1990年9月23日,“米特羅方·莫斯卡連科”號大型登陸艦上正式升挂蘇聯海軍旗,1991年3月,駛入北莫爾斯克港,編入北方艦隊第37海上登陸艦支隊服役。
 
  坦克艙和船塢艙

  1174級“米特羅方·莫斯卡連科”號是一種多層甲板大型登陸艦,有先進的艏樓和艉樓,船頭部分有一個長54米、寬12.3米、高約5米的坦克艙,船尾部分有一個長67.5米、寬12.3米、高約10米的船塢艙。

  1174級大型登陸艦標准排水量8260噸,滿載排水量約14000噸,最大長度157米,寬23.8米,吃水約6米。可以運送一個摩步營的登陸兵力,包括440名官兵、79件裝備(裝甲運輸車、步兵戰車、坦克、汽車等),或者一個由46輛坦克組成的坦克分隊。坦克艙、船塢艙和上層甲板上總共可運載約50輛坦克,或者80輛裝甲運輸車和步兵戰車,或者120輛任意組合的汽車或移動裝備。登陸隊員部署在幾個水兵艙和4人軍官艙中。

  船頭登陸裝置包括船頭出入口和長約32米的可伸縮搭板,行進時在上甲板下面,通過液壓傳動裝置移動。在運送未攜帶浮游裝備的人員登陸時,可以在敵方未布防的沿岸地帶直接登陸,在水深不超過1.2米的淺灘架上搭板,最大底坡度為2-3度,具體坡度由艦上總體載重量決定。在運送漂浮裝備時,可以不靠岸,船塢艙可運載6艘1785級或1176“鯊魚”級登陸艇,或者3艘1206“魷魚”級或11770“岩羚羊”級氣墊登陸艇。
 
  導彈武器

  1174級大型登陸艦上裝配的導彈武器系統主要包括:1套“黃蜂-MA”(SA-N-8)自衛型防空導彈系統,有1具雙管發射裝置,發射斜距10公裡,彈藥基數20枚﹔數套“箭-3M”便攜式導彈系統,每個系統有4具發射裝置﹔1套MC-73“冰雹-M”多管火箭炮系統,1具發射裝置,口徑122毫米,彈藥儲備320枚,射程約20公裡,主要用於摧毀岸防目標。

  火炮武器

  艦載火炮武器包括:AK-726型76.2毫米雙管自行火炮,使用??-105型火控雷達系統,射程16公裡,彈藥基數1000發,射擊速率100發/分鐘,可使用接觸式或非接觸式引信,能借助“三棱鏡”光學瞄准儀實現自動或半自動射擊,也可由操縱員手動操作射擊﹔4門AK-630M型30毫米自行火炮,分別部署於登陸艦兩側,一側一套MP-123“三角旗M”火控系統,由雷達、電視接收機和瞄准器組成。

  艦載直升機

  1174級大型登陸艦上可停靠4架卡-29(卡-27、卡-29TB)武裝運輸直升機,每架可運送16名全副武裝的空降兵,能對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持。直升機庫設在兩個上層結構間,有兩個短距跑道。

  雷達設備

  1174級大型登陸艦裝備1套MP-750“護衛艦MA”型空中目標搜索雷達、兩套“瓦伊加契”導航雷達、先進的無線電通信設備、被動式無線電電子戰系統及專門用於搜索和消滅水下蛙人的設備。

  動力裝置

  1174級大型登陸艦上的主能源裝置包括2台燃氣渦輪發動機組,功率18000馬力,裝配在兩個艦側隔艙中,輔助動力裝置由6台柴油發動機組成,功率500千瓦。在標准燃料儲備下,以18節的速度行動駛,航程為4000海裡,在最大燃料儲備時,航程增加0.8倍,達到7000海裡,續航時間15-30天(分別運載500-250名登陸隊員),乘員約250人。
 
    苏联登陆舰的绝唱

     上世纪70年代是苏联海军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其的作战思路由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转变,原有的“蟾蜍”级坦克登陆舰已不能满足其对跨海登陆能力的新要求。苏联海军开始设计更大型的登陆舰,并将其定名为1174型登陆舰。

      1978年,此型登陆舰首舰服役,被命名为“伊万·罗戈夫”号。该级登陆舰由此被西方国家海军称为“伊万·罗戈夫”级登陆舰。苏联共建造了3艘该级舰,其余的两艘分别为“亚历山大·尼古拉耶夫”号和“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号。第四艘舰刚刚开建没多久,苏联便轰然崩塌,此舰遂告废弃。之后,该级登陆舰的前两艘也分别在1996和1997年退役。

     “伊万·罗戈夫”级登陆舰登陆方式独特。该舰承袭“蟾蜍”级坦克登陆舰的风格,设计了独特的艏门,门后是可伸缩搭板。这样的设计让登陆舰在装载没有浮渡设备的人员登陆时,可确保其直接在浅滩搭起搭板登陆。
          出生就注定死亡

     谈及将“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号退役的原因,俄罗斯某官员做出了两点解释:一是该舰维护成本巨大;二是没有现实需求。但这两点无法解释俄罗斯为何向法国购买“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实际上,俄此时将“米”舰退役有更深的目的。

      当初,苏联海军是把“伊万·罗戈夫”级登陆舰当成“蟾蜍”级坦克登陆舰的放大版来设计和使用的。这样的设计势必严重限制该舰的作战性能。与之相比,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同吨位登陆舰是船坞登陆舰。这种登陆舰要比“伊万·罗戈夫”级这样的“超大型坦克登陆舰”科学得多。因此“伊万·罗戈夫”级登陆舰被很快淘汰就成了必然。该级舰的命运,在它还在设计图板上时就已经决定了

 
其实在苏联时期它的替代着就完成设计了,品美美国的,可惜苏联没了,也就永远的图纸了,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把 ...你说这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