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避讳

 黄建伟882 2014-08-26

在我国,避讳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典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之避。后《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生,不以器帛”条款,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避讳。秦汉以来,避讳制度日臻完备。

避讳有“国讳”、“家讳”、“圣讳”等三种形式。一、国讳,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如溺器以前叫“虎子”,唐代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一律改叫“马子”,今人所谓“马桶”就是避讳的结果。二、家讳,即父母祖先的名字,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南朝范晔因父名“泰”,便推辞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家讳。杜甫母名海棠,因此不作咏海棠之诗。三、圣贤讳,就是圣贤的名字,主要指至圣孔子。孔子名“丘”,清朝时,天下姓丘的要加耳字旁改姓“邱”,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

避讳还产生了一些笑料。南宋钱良臣有一子喜爱读书,每读经史见有“良臣”两字时,因避讳就改读为“爹爹”。一次读《孟子》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两句,就改口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一时传为笑谈。

(据《大众科技报》薛吉辰/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