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黄山、鹰潭、宜春休闲游略

 陈老师图书馆 2014-08-26

美哉,“花好月圆”行

——合肥、黄山、鹰潭、宜春休闲游略

况海家

 

安徽首府合肥,北靠淮河,南面长江,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自古战略要地。400公里外的黄山,是大儒朱熹的故乡,徽派文化韵味悠长。南下经婺源至江西鹰潭,有道教圣地龙虎山,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再西进至湘赣交界的宜春,则是禅宗五叶之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的发祥地。徽赣短短一线间,云集儒释道。古往今来,孕育无数风流人物。

四月中旬,笔者有幸参与中国休闲协会度假分会组织的智慧旅行——寻找最美丽的休闲城市全国记者采风行”活动。有趣的是,合肥、黄山、鹰潭、宜春这四座城市的第一个拼音字母“hhyy”连起来,竟与花好月圆的拼音缩写一致。暮春的此次觅闲之旅,正是美妙的“花好月圆行”。

合肥:巢湖明志

飞临合肥上空,春光正明媚。

俯瞰大地,田亩如画,道路如棋,蓝色厂房铺展无边。江淮间的这片三国旧地、包拯故里,依稀金戈铁马的呐喊,隐约翰墨飘香的芬芳,都化作今日的热气腾腾冲入脑海。

到合肥,必拜谒包公祠。宋仁宗谥包拯“孝肃”二字,极符民望。祠外驻足,包河垂柳婆娑,四处嘉木葱茏。近处老者二三人,散坐石椅,对河闲话。远处母女二人,嬉笑游戏。林木间踱出三人,告曰,专程赴此为病兄祈福。孝肃之风,遗泽如此。

包拯节亮风清,合肥筋骨不俗。合肥之南,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巢湖之北,有合肥滨湖新区,据云,此为五大淡水湖唯一滨湖新城。新区始建于5年前,旨在使合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湖城市。采访合肥副市长杨增权,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滨湖新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合肥人的梦想,是通巢湖、入长江、融入长三角,将滨湖新区打造为水上门户。游览新区,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休闲旅游基地和综合居住区规制完备。尤其绿荫掩映间,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人工吸引物为载体构建的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吸引眼球,其间商贾云集,人头攒动,处处透着一股挡不住的活力。

立于巢湖之畔远观,碧水清清,烟波浩渺,予人思考——江淮平原无山,合肥工业发达,虽生态资质不足,然合肥人有志于创造人居城市范例,现代休闲理念浸润通透。从旅游的角度看,尽管合肥的背后始终有黄山的影子,但合肥却因“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这句话而傲然自立。

这样的理念,正是当下中国最美丽的花朵。

黄山:徽韵养气

这里的山峦,傲视五岳。这里的建筑,染遍黑白。

黄昏时抵达黄山,云雾已起,山不可见。然穿行街巷的学童、悠然门口的店主,古拙清幽的老街、灯光一抹的窗台,处处都是闲适的自信,富足的自得。黄山人似破解了世界的密码,简简单单的黑白二色,就传递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从容。

    因时间短促,未上黄山,然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宏村,却充分展示了黄山之韵。

宏村始建于北宋,为汪姓聚居之地,历代名医相承,祖辈汪四七、汪佳一等医术精湛,救人无数,是古徽州新安医学的代表人物。宏村的村际线,因水而成。看村前的那一汪池水,无海之阔,无湖之渺,无泊之深,却与层楼叠院映照相会,于狭小天地间张扬灵动,蕴藉风云,令人心驰神往。

漫步宏村,庭院幽美,流水醉人,然亦苦其为游者淹没,欲拍照而人群涌,待静观而嘈杂至。遍寻居民,仰望炊烟,又或是聆听一丝管竹之音,皆不可得。岸旁画者众,摄者云集,然宏村千年的舟楫往来、雕栏印记、家族荣耀,却无可传神。

如潮国人追寻清幽所在,却往往以蜂拥将美景掩杀殆尽。然而,徽州二程、朱熹的身影,却非这样的嘈杂所能覆盖。程朱的教化,早已融入了黄山人的血液。

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有棠樾牌坊群,明清7座巍巍矗立,并排于田野间。徽州民谣: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当丈夫远走天涯,儿子也背井离乡,徽州的女性操持一家,独守寂寞,这样的毅力思之悚然。牌坊见证她们的忠孝节义,帝王之喜,更彰显出徽州人的坚忍品性。徽帮称雄天下,可叹更可敬。

是夜,观黄山标志性旅游演出大型多媒体现代歌舞剧《徽韵》,魔幻灯阵、震撼音效中,黄山、七仙女、徽商、徽班等诸多元素,淋漓尽致展现徽州文化神韵。目眩神迷间,明白了为什么每当中原战乱之秋,古徽州会成为卧虎藏龙之地;为什么每当中国需要动力的时候,这里会有人站出来成为一道风景。

黄山无缘谋面,然徽州之韵,让人荡气回肠。

鹰潭:道教洗形

途经婺源时,大雨忽至。似乎在进入江西时,老天特意要为来者洗去观游徽州的沉重。

果然,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的灵山秀水,让我们换了心境。这里的丹霞地貌,依稀有风之吻,有水之流,千奇百怪,莫可名状。雨中游览,更见水清山黛,恍如仙境。

披一袭雨衣,乘一叶竹排,沿泸溪河顺流而下,龙虎山景如孔雀开屏,徐徐呈现。溪流过滩呈白,遇潭现绿,而众山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令人浑不知身在何处。有船娘驾一扁舟,船内一炉一锅,靠拢来卖粽子,买卖毕,则飘然一荡远去。注目其身影,不由神往其境——将希望装起,任风雨吹袭,一浆之外,是放松的休憩;随香气而激,凭炉火荡漾,一船之中,是天地的美丽。

山水之美,就是这样因人而生。漂行至仙水岩景区,莽莽绝壁之上,成片的千古崖墓群凝固了无数仰望。观仿古吊装法升置棺木表演,2600余年前古越人的灵活攀援、悲凉神情,随悠缓沉郁的唢呐声如在眼前,刹那间似乎消弭了时空的距离。今人的匠心独运固能吸引眼球,古人的大智慧却真正让人痴迷。

鲁迅先生云:中国根底全在道教。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山麓的正一观,古朴典雅,气势非凡。观外的绿树葱茏,观内的仙气氤氲,都不如一张简朴的历代张天师世系表吸引驻足。自东汉中叶的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至第六十四世,谱系清晰,显然比道教北宗全真教更见鲜明传承,更见世俗凝聚。漫步灰瓦白墙间,天师的登坛传录、学道者的纷至沓来,仿佛都在这里贯穿历史,融化古今。

山水洗身,道教洗形,龙虎山让人飘飘出尘。

宜春:明月涤心

抵达宜春,恰逢农历三月十五。夜幕下,明月山顶低悬着的月亮圆润饱满,清辉照耀之下,四处清幽雅静。

宜春人有意思,明月山的广告词是“爱我,就带我去明月山”,记者采风会的主题标语,竟然是充满诗意的“月亮的约会”。无合肥之开阔,无黄山之厚重,无鹰潭之传奇,宜春却以一轮明月,圆满了此行的欢乐。

这轮明月,与泉相映。神奇的温汤温泉,以幽静的山林、纯净的空气、清脆的鸟鸣为辅,只要泡入温泉,抬头望月,所有的风尘仆仆都能消于无形。这轮明月,与山相融。明月山的万岭春色,让人在感受爱情之旅、触摸云谷飞瀑、攀援青云栈道、立于明月山巅时,胸襟大阔,烦扰尽去。

寄情山水寻常,曾多少俊杰慨而慷。黄山有太白的痴狂,庐山有乐天的感伤,而宜春的山水,却是无数高僧大德修身养性的去处。“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佛教典故在此,“开禅宗门风、散一花五叶”的禅宗三家祖庭在此,上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即是宜春靖安宝峰寺的方丈。

自古至今,为何无数法门龙象开堂说法于宜春?听闻古老的故事,仰望宜春的明月,灵台逐渐清亮。那奔走于崇山峻岭的僧人,那耕作于松涛竹海的和尚,那传法于寺庙道场的祖师,或许都是钟爱这里的明月之故。

是的,悠游于宜春,当自然环抱、月色如水、泉水漫体、钟鼓鸣响,这种感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都市的喧嚣变得遥远,世俗的争斗开始索然,而生活的本真、生命的本意却悄悄浮出水面,促人遐思,默默冥想。

宜春的月亮,映照心扉,具有超越俗尘的力量。

“花好月圆”之旅,可以收束心身,可以触摸文化,可以了解中国。美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