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莱克蒙的静物摄影哲学观

 苯墨子社 2014-08-26

来自英国的约翰·布莱克蒙(John Blakemore)是一位大师级的摄影家和照片制作者,从1956年就开始了他的艺术实践。他赖以出名的就是那些层次丰富、细节微妙的风景和静物,并且通过他在德比大学的执教和无数工作坊,影响了一代摄影家。他的学生和受其影响的摄影家尊敬地称赞他“非同寻常地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布莱克蒙对影像素质的极致追求令人难以置信。比如他曾花了九年时间完成一系列的郁金香静物影像,在反复不断的制作过程中,完成了对影像影调层次魔力般的极致表达。



最近他出版了一本新书,《约翰·布莱克蒙的黑白摄影工作坊》,将其过去30年的技术观念和工作坊的内容逐一呈现。作为里程碑般的资源,所讲解的不仅仅是照相机和暗访的技巧,同时也是一次带有哲理的思考过程,涉及对创意的认识和摄影本质的探讨。



从这本书中,摘录了这样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关于他对郁金香系列的认识:

郁金香之旅,实际上就是一次视觉旅程,是对视觉可能性的一次探索和发现。郁金香成为一个被关注和让人入迷的对象。尤其是在影像的整个制作过程中,郁金香既是一个主题也是一个借口。照片不是终极目标,也不是主要的,只是和郁金香有关,包含了郁金香。这样的说法并非是降低了郁金香的角色。



我会花大量的时间仅仅关注花卉,通过照相机,更多的是我的思考。我沉溺在郁金香的风度中不能自拔。在这样一种沉思的过程,带着视觉的愉悦,总是我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深度的体验,是和我的内心相关,和对象相关。

一个人无法拍摄体验,但是可以通过体验,从而改变或发展观看和理解的方式。



布莱克蒙出生在考文垂。50年代起爱好摄影并且自学成才。战时童年的经历,以及斯泰肯“人类一家”的展览影响了他,从而让他作为自由摄影师回到家乡拍摄战后的重建,主要为“黑星”图片社和其他许多机构提供图片。后来成为德比大学教授,从1970年一直执教到2001年,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摄影家。



 

这是一幅和郁金香相关的作品(上图),出现在工作室的桌子上,各种干枯的、储藏的、以及不同分类的郁金香,真可谓琳琅满目,就象是早期摄影作品中的历史风俗画。在拍摄郁金香照片时,他曾经研究过植物学图谱,许多艺术家的花卉绘画,以及郁金香的历史,几乎是他能够得到的所有的资源都成为拍摄的背景知识。

图像中的元素部分是自然的,部分是安排的,除了各种形态的郁金香外,还有工作的工具,录音磁带,胶卷包装带,水平仪等,从这样的角度理解肌理与影调的构成,是不是也很有趣?拍摄数据:MPP5×4相机,180mm镜头,依尔福FP4胶卷,现场光曝光5分钟,光圈:f/45


布莱克蒙对郁金香理解,还表现在题为《郁金香》的拍摄中——呈浅淡的高调,在影调上别具一格。

这幅照片(上图)和他其他大多数照片一样,是选择了区域曝光原理,尤其他想获得高光部位的所有影调,纪录所有可能的细节。摄影师认为,区域曝光法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你充满信心,很容易控制你想获得的实际效果。照片是在家中的自然光下拍摄的,通过多曝光少冲洗的方式完成,使高光的影调细腻柔和。

而摄影师在设计这幅画面中郁金香的构图时,为了让它们有冲出画面的感觉,他有意识在取景时切割了一些蓓蕾和叶子。同时为了使枝叶有一种挺拔生长的结构,在拍摄时就构思好了想象中的画面,然后在后期的剪裁中完成了最终的竖构图结果。拍摄数据:MPP5×4相机,180mm镜头,依尔福FP4胶卷,曝光大约5分钟,光圈:f/45



布莱克蒙拍摄的另外一幅《郁金香,1994》(上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根据区域系统决定这样影调,从而使他可以精确地控制曝光和最后的冲印。

前面的那幅作品在控制的过程中使阴影部位变得更为明亮些,而这幅的做法正好相反,但是不管偏重于哪一方面,阴影中所有的细节都是需要保留的。

就像他所有拍摄的郁金香一样,他都习惯于使用自然光。他在屋子里选择不同的房间,根据一天中不同的光线选择最佳的拍摄效果。他的秘密就在于通过不同反光等级的反光板控制光线的强弱,而且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曝光使拍摄变得更为简单,有时可能长达20分钟。如果他需要强调不同的区域效果,他会通过一块小的镜面,对局部区域进行照明。其他的反光材料就是纸板,以及一些更为柔软的材料,这样就使他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对照明进行控制。

最后对画面进行了一些剪裁,尤其是切割了画框上部的一些郁金香,以便拓展上部的想象空间。剪裁有时会使画面变得过于对称,但是也会发现一些有利的因素。拍摄数据:MPP5×4相机,180mm镜头,依尔福FP4胶片,曝光5分钟,光圈:f/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