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特索道:一条索道,带动旅游产业链!

 真友书屋 2014-08-26

索道这个上世纪就有的古老产品,似乎除了作为上坡下岭的交通工具,就再也挖掘不出其他卖点。近20年来,三特却一直专注于索道,并将其作为支点,撬动了整条旅游开发产业链。


一条索道撬动整条旅游产业链

2007年,刘丹军所执掌的三特索道集团作为“中国索道第一股”在深圳挂牌。

从早期的主营项目索道,到后期向旅游开发产业链的延伸,刘丹军凭借索道这一支点,在旅游开发产业链上频频出招。三特的索道故事充分说明,规模大小只是观察企业的切口之一,如何通过一款产品作为支点构建商业模式的闭环,才是真正的智慧。


华山论“道”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观光旅游市场初露萌芽,各地政府纷纷对外放出招标信息,打算在各自的风景名胜地修建道路、宾馆、酒店等,对这些“不施粉黛的少女”进行基础开发。

华山的旅游市场也在华阴市政府的规划下逐步打开,为帮助游客更便捷地到达山顶,当地政府决定:从华山脚下修建一条索道直达顶峰。

几乎与此同时,位于武汉的三特集团正在做一项艰难的决定——结束摊大饼式的多元化发展,转而聚焦主业。

早期,三特旗下投资的子公司异常繁多,索道只是公司众多业务板块中的边缘项目。可盘子虽大,赚钱的项目却少得可怜。

刘丹军代表财政局下属的投资公司,进入三特董事会担任董事一职。经过刘丹军仔细盘查分析,索道成了唯一留下的“幸运儿”。

理由是:一来索道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历史,技术非常成熟,不会存在安全风险;二是管理索道的业务流程简单,现金交易;其三,中国的观光旅游市场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作为山地交通工具,索道具有很大市场空间,还能实现游客高空观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索道行业仍属蓝海,那时全国还没有一家公司把索道作为主要产业发展。

方向既定,刘丹军开始琢磨,怎样才能真正在索道行业中获得话语权?

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不是靠用户数量,也不是靠市场占有率说话,而是靠技术说话。谁的难度系数最高、最安全,谁就是老大。

华山修建索道的招标信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攻下华山

刘丹军坚持拿下华山项目,他的逻辑是,这种一战成名的机会百年难遇,何况索道可以使用的年限也不止20年,建成后还能以索道经营售票权作为抵押内容进行下一轮融资。刘丹军的逻辑在今天看来并非传奇,可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确实算得上异想天开了。

外人眼中,三特多少有些理想主义,三特自己并不生产索道,拿什么与其他竞标单位肉搏?

刘丹军仍坚持自己的逻辑:三特卖的不是索道,而是修建索道的整体方案。只要钱够多就能买到全世界最牛的索道。但地球上没有一条索道是相同的,由于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不同,每一条索道的设计、修建都完全不一样,修建索道的整体方案与实施才是核心竞争点。

中标之后,刘丹军却轻松不起来,因为困难才刚刚开始。

围绕华山索道,刘丹军前期做了周全详尽的调查与设计方案,为降低建设难度、控制投入成本,三特将索道选址在了海拔相对较低的北峰。即便如此,这一运行距离1524.9米、垂直落差755米的索道,被称之为“超级工程”一点都不为过,甚至在整个亚洲都未曾有人破解过这一“命题”。刘丹军只好硬着头皮带领工程部的同事们,一边施工一边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华山索道于1996年建成后,三特在业内的名气立马打响,并成为中国索道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

在华山索道的两年建设期间,中国观光旅游市场正在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索道刚一建成,华山的游客量就增长到每年50万人次;紧接着,西安到华山的高速路一拉通,游客人数又立马飙升至100万人次。

索道收入与游客数量正相关,但在整个盈利模式设计上刘丹军有着一处遗憾——景区经营权。当初华阴市政府提出,作为交换条件拿出一部分华山经营权给予三特,被三特拒绝。后来,刘丹军逐渐发现,只有掌握了景区经营权才能真正做到主控索道效益。

可惜归可惜,但商人与生俱来的快速学习能力在刘丹军身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三特已今非昔比,强大的索道品牌资源就像一颗螺丝钉,通过这枚螺丝钉凸显核心优势,然后再配置出不同的景区整体开发方案,往往在各种竞标场合无往不利。比如贵州梵净山。


索道之外

2003年,贵州省铜仁市政府就梵净山旅游开发对外招商引资,投标的队伍中再次出现三特身影。梵净山旅游资源不论是从景观先天禀赋,还是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都极其诱人,如此香饽饽,任何开发商都会有所心动。

——万万没想到,梵净山最终牵手三特。

之所以能够战胜众业内大鳄中标梵净山,全靠其“国内一流索道技术”的杀手锏,梵净山海拔比华山还高300多米,改善交通问题,索道成为不二选择。

在三特提供的景点开发总规划与设计方案中,就索道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说。先是保障使用全球最先进的索道设备,由世界排名第一的索道生产商——多贝玛亚公司(奥地利)生产索道硬件;再是针对梵净山的环境特征提出了“量身定制”的整体方案。

梵净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控制很严苛。铜仁市政府提出,索道修建施工砍树不能超过100棵,此外,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的栖息地,黔金丝猴的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施工不能影响黔金丝猴的生活质量,也被提入要求之列。在三特的索道设计方案中,就这些问题都给出了妥善的解决办法。

梵净山项目中,索道这颗旅游开发产业链上的小螺丝钉已初见成效,三特通过索道资源的把控,逐步地渗透进旅游业上游——旅游资源的掌控环节。这颗螺丝钉似乎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插入关键节点。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海南陵水猴岛公园,并且在那刘丹军又把索道玩出了新花样。


串联产业链

在陵水猴岛公园中,索道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它已成为景区宣传中的重要卖点,完全地融入整个景区的开发设计之中。

通常离岛旅游项目,多以游船方式来解决水上交通壁垒。三特却直接在陆地与离岛之间架起一条索道,又制造出一个“第一”——亚洲最长的跨海索道。不仅让游客眼前一新,让其感受空中开阔视野的同时,还降低了人力成本——若以游船为交通工具,大大小小的游轮、游艇至少5艘,平均每艘船最少3名工作人员,一共也需要15人。而索道仅需要两端分别3名员工,总共才6位。

至此,小螺丝钉又串联起旅游业中游——景区设计规划环节,但在旅游开发产业链上,主要的盈利来源,仍然集中在产业链下游旅游物业管理这块。

三特所指的旅游物业不光是涵盖旅游房地产,还包括旅游景区中的一切管理项目,譬如:精品酒店、观光车、索道等。而在未来,当中国景点与世界接轨——门票免费时,旅游物业中的增值服务正是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转变,游客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而更倾向于慢节奏的休闲旅游,对于假期分散且短暂的都市人而言,去到一个开车几小时、远离喧闹、摆脱污染的环境,安逸地住上几天就很舒服。

刘丹军开始改变思路,资源不一定要惊世骇俗,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就行。索道也不一定非得是交通工具,也可以是娱乐项目,就像摩天轮一样,当游客坐上去,能感受到高空观景的心情舒畅。

于是,在三特拥有经营权的景区中,或长或短的索道都建了起来。游客来到景区休闲,可以只购买门票,也可以购买娱乐项目与门票绑定的套票。索道作为三特许多景区中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游览方式,还为景区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乘坐索道的费用通常比门票贵20~30元左右,在三特旗下的大多数景区中,索道收益能占到总收益的40%以上。2006年,三特上市前统计,华山索道的收入仍占公司合并报表总收入的43.53%

如今,三特的旅游盘子越做越大,已然贯穿整个旅游产业链。在三特宏大的旅游蓝图里,索道这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如今已越来越渺小,但其作用却举足轻重。刘丹军十分肯定,不论三特在旅游开发产业链上走得多远,索道永远是三特的根基。

——所谓根基,即通过索道作为支点构建商业模式的闭环。从出发到再出发,这一路的尝试、修正与收获似乎早已写在华山北峰灰白色的悬崖峭壁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