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朴瑰丽的商代七孔玉刀

 yigeduxingzhe 2014-08-27

 

      曾经有人说过,商周无大器,意思是说商周的玉器没有大的器型,随着考古发现的证实,商周是有大器的,例如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玉器,和三星堆及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无不体现出商大玉器之大,之精。

     这里介绍的是一对商代晚期的七孔玉刀,是偶然捡漏。今天有玉贩上门,送一些西周小玉件让我欣赏,东西不大,价格也合适,就买了些。临走说还有几把刀,不知道我要不要,到手一看,觉得特别开门,就是开门见山的意思,他咨询我这刀的年代,我告诉他是商,我不避讳,他也不乱要价,都是老朋友了,他问是为了了解一下,证明自己的看法,我说是为了弘扬中国古玉文化,我从来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迄今为止,我带过的徒弟几十个有了,现在都不错了,当然也有不时贬低我抬高自己的,这个我认为是非常正常的,呵呵,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如果他们真的超过我了,也是大幸,至少多了一个人授业解惑。不过,人品不好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有大作为的,君子比德于玉。

     类似这样的玉器目前在市面上依旧不能卖到比较高的价格,一是有争议,二是很多人觉得像石头,不感兴趣,更多的人认为是仿品。古玉器市场。从来都是泥沙俱下,鱼目混珠。

   现在有一句顺口溜,说商周不到,到上周。

   三代玉器的价格估计还要酝酿35年。我认为这个也不急,水到渠成,天底下任何一个事物,如果你不能认识它的价值,无疑明珠暗投,鱼目混珠。古玉的鉴赏首先是要欣赏文化,艺术,其后才是价值,如果抛开了前面二个要素,无疑是皇帝的新装,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天天要别人来评判好坏,当然活着心累。

   所以收藏古玉,第一点就是可以和古玉器共鸣,可以和古玉器对话。

   很多人收藏玉器不是看自己的感觉,而是听别人的言论左右自己,搞的六神不定。天天坐过山车,一会天上,一会地下,这样的心态,不收藏古玉器也罢。

   这对玉刀,刀背下端,打了等距离的七个孔,所以命名为七孔玉刀。看到这个孔就有人说是上周的,因为商代不可能打如此均匀的孔,是机器工,我告诉他是在臆想古人,不要说这个孔是商代,就是商代的商代都可以有这样的技术了。约九千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骨笛,最近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分属于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还能吹奏,孔比这个还要复杂,所以,人要不停地学习,温故知新。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无知者无畏,呵呵。

   这个七个孔都是先在两边用桯钻打,到中间在用硬物直接打穿。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古人是很聪明的,很多古代玉器的就是这样处理的。

   桯钻的痕迹是很好区别的,在放大镜下看,孔是由大到小的,边缘螺纹小而密集,主要是用砂做介质是留下的砂的痕迹。

   刀,背厚刃薄。刃是特意磨薄的,并且刃内弯,仿佛使用很久,自然磨损一样。。

   刀身中央琢磨四组上下对称的三角形雷纹,用双线勾出,明明是二条阴刻线,却偏偏感觉是浅浮雕的阳线,这个奇怪之处就是商代典型的工艺手法“双钩拟阳线”,线条工整精湛,转折有度,似乎每一根线条都是比量好了做的,一丝不苟,雷纹上下对称又变成如意云纹般的漂亮吉祥。

     7个孔,四组纹,简简单单,正反面纹饰相同,却不经意的显示了该刀的大气威严,而且,透露着几许繁缛端庄。整个玉器上都有成器后形成的风化膜覆盖在上面,伴有深浅不一的土沁。加上抛光等工艺的鉴别,古玉特征明显。

   透光可以看到,玉质是碧玉,有人说过这样的玉石叫绿玉,只有商代有。

   如此淡淡雅雅的玉,经过了几千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美玉变顽石,难怪有很多人说是石刀。可以想象一下,在二千多年的商代,当这玉刀刚琢磨好的时候,在阳光下,在君王的手里。通体碧绿,熠熠生辉,君王用它缚在一个柄上,作为礼仪用器,高高的举在上空,他的臣子们膜拜在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想这对玉刀,也正追忆着它们逝去的辉煌,而我们将与它们同行。

    最后,总会有人好奇的问。那么值多少钱啊?千万不认为这是无知,因为这个是物欲横流的岁月,在没有变成希望得到的钱之前,要这么说,当石头的可能就是几百块吧,当商代的,那么一百万,多吗?古朴瑰丽的商代七孔玉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