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判(一):轻资产转型迷失

 文山书院 2014-08-27

研判(一):轻资产转型迷失

2014-08-27 中国房地产报
编者按
  随着房地产行业逐步告别“野蛮生长”时代,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意识到过去那种高额投资拿地、迅速转化成销售的传统重资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格局,“转型”正在成为整个房地产行业探索的方向。
  
  部分开放商预测,房地产转型正在遭遇转折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轻资产无疑是最好的一种选择。而向轻资产转型并非今年才有的趋势,几年前在房企利润率的上升空间受到限制时就有过探索。
  
  不过,目前除了轻资产概念上仍然存有争议,房地产行业由“重”转“轻”的变化,同样尚未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未来的市场如何发展,仍然扑朔迷离。

花样年:彩生活营收1.63亿元 整体业绩惨淡

  “未来玩房地产,一定要向轻资产转型,不然你玩不下去。” 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花样年董事局主席潘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花样年已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展到包括金融服务、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地产开发、商业管理、酒店管理、文化旅游以及养生养老等八大领域,花样年自身统称为轻资产化。

  根据彩生活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63亿元,同比增长49%。

  毛利方面,上半年彩生活实现毛利约1.08亿元,同比增长82.4%,毛利率为66.1%,比去年增长12.1%。

  虽然如此,从花样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看,今年上半年花样年销售额为18亿元,仅完成全年业绩目标150亿元的12%,成为业绩最惨的一家。

朗诗地产:尝试小股操盘 资金接受考量

  7月29日,朗诗绿色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南京朗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苏州科技城科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2.68亿元人民币成功竞得一幅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的土地。

  据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介绍,这是朗诗首次尝试小股操盘的合作形式,也是朗诗迈向轻资产运营的重要一步。

  不过,小股操盘,投入的自有资金少一些,但总的开发资金投入并未减少,仍属于重资产的范畴。

  经济学家马光远在博客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房地产交易量和货币供应已经陷入“囚徒困境”。由于货币政策已经没有太多的调整空间,整个市场的预期都不会发生逆转。

万通地产:金融轻资产撞上铁墙

  

  8月11日,刚刚经历董事大换血的万通地产公告称,因近日媒体报道万通地产“去冯仑化”的相关报道,为了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万通地产股票将于8月12日停牌。

  而对于该公司的关注,除了“去冯仑化”,业界更关注万通以后的变化。万通地产的本次变动和公司业绩常年停滞不前有关。“滨海新区、美国金融地产模式、打造绿色公司”一直是万通的发展策略。

  但这些策略并未给万通带来业绩上的提升,尤其是金融地产的轻资产战略。2011年,万通地产希望寄托在商业不动产开发上,进而过渡到轻资产的美国金融地产模式。然而一年后,万通的 “革命”就撞上了现实的铁墙。2012年万通地产一季报显示,其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3亿元,比2011年同期下降54.49%;营业利润为-1964万元,同比大降近183%。

嘉凯城:地产基金模式遇考

  

  截至8月13日,已经有27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发布2014年半年报,有13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

  其中,嘉凯城(000918.SZ)同比大幅下滑718%,居首。

  2011年,嘉凯城成立了规模化的房地产金融运作平台——凯思达,希望在提升运营能力同时,培育嘉凯城新的盈利增长点。2012年,嘉凯城在业绩下滑压力和资金掣肘时,曾试图从重资产模式转向轻资产模式。

  “我们在深入研究欧美房地产行业模式和充分调研之后,认识到金融化模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因此考虑成立凯思达股权投资公司作为尝试与探索。”嘉凯城集团副总裁、董秘李怀彬4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不过,有媒体报道嘉凯城和凯思达的利益冲突,是开发商发起的基金的通病。这样的基金是畸形的,依附嘉凯城集团的担保能力,只要嘉凯城能转下去,基金规模就会持续扩大,和依托投行和资管的市场化基金绝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