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弃空间改造经典案例

 华莲华 2014-08-28
1.jpg

2.jpg

3.jpg

4.jpg
     如果说,仅仅是用我们传统的美学观念和景观质量标准来看待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话,那它实在缺乏基本的"风景如画","自然优美"等景观语言,而是充斥着大量的工业废弃物,生长毫无约束的植物。可正是这样一个公园,却给予人强烈的体验感,体验大自然,体验生命,体验一个工业帝国辉煌的过去。
5.jpg

6.jpg

7.jpg

8.jpg
    该公园位于德国钢铁重镇Ruhgebiet,设计师是慕尼黑景观建筑系的PeterLatz教授。70年代的鲁尔工业区面临着环境极度污染和经济严重衰退的双重危机,到了1985年更是濒临毁灭,如何面对这片地狱般的土地,如何帮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杜伊斯堡市政府提出了开放国际竞争的构想,而参与竞争的团队必须花6个月时间与当地的居民互动,集会,讨论,再提出蓝图。最后入围的5个国际规划团队,提出的经费预算从6千万马克到20亿马克都有。而PeterLatz教授正是以6千万马克来执行该计划并最终中标。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六千万马克用于两百多公顷土地上,PeterLatz是如何做到化腐朽为神奇的?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进入公园,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一部生锈的火车头,当年它可能运载着无数煤块,如今静静躺在入口处,没有被装饰一新,没有任何文字介绍,却足以告诉你,你到了,就是这里!
      PeterLaze将绝大部分原有的设施都保留下来,而并非附加其他新事物上去,废弃的工厂成为主题性展览馆,厂房起重架的高墙和煤渣堆改为攀岩训练场,旧的冷却池作为潜水训练基地,甚至削掉一半的铁皮厂房也成为一个可掀式的露天音乐舞台。“当它是什么,就让它变成什么。”一个工业重镇的历史,就被记录在这些废墟之中,而它们又被赋予新的功能,重新有了生命力。
    公园内的绿化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你可能会说,这样也叫绿化?恣意妄为的植物在工业构筑物中无处不在,最不可思议的缝隙中也有它们不修边幅的身影。这里演变着一场大自然与人工物的较量,曾经这里寸草不生,工业产物才是主宰,但是如今一切终于过去了,大自然又再次回来,并用巨大的力量将这昔日的主宰慢慢掩盖。PeterLatz让民众一起尝试撒下各种种子,在这片高度污染的土壤中,努力去种想种的植物恐怕只是徒劳,然而看它能长出什么植物来就简单多了。
    当年的污水河道被PeterLatz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了改造,他并非填平河道,做些个景观小品或者直接换水,设计自然式亲水河道,而是对周边环境进行改善,设置坡道和雨水可下渗的地表,让污水慢慢自清净化,最后成为一条清澈的生态河流,这个过程可能十分漫长,然而这样的过程却被完整清晰地保留在周遭居民的记忆里,让他们共同体验这条河流从污染到净化的过程。这是百年来的工业发展的历史,百年后更是人类恢复自然的历史。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工业化是文艺复兴的成果,人们享受这工业化带来的便利生活,同时也面对着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在这把双刃剑下,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体现了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和城市更新的思潮,在废旧工业设施如何进行生态恢复和再利用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启示。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