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的村庄,荒凉中有一丝丝的美丽。刘志强摄 村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牵挂 文图/刘志强 我在微信上说,我割了五个麦捆,然后好多人都点了赞。其中,一个朋友开玩笑地说,“在作秀。”其实,不是,真的割了五个麦捆。 8月高原的天气,阳光很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有一种不想动,不想睡的念想。一个阳光旖旎的午后,我说,我要到家乡去,去那里看看我古老的村庄。 说走就走,一个电话叫来一辆车,然后拿起相机就上路了。 家乡不是很远,四十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了。但是,我也喜欢一路上的风景,那些眼睛里美,在城市的角落里是无法找到的。而走在家乡的路上,你随便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你随便拍,就是一张美丽的明信片。 虽然经常下乡到一些村庄,但是,我内心还是喜欢我故乡的村庄,也许出生在这里。其实,每个人是喜欢自己的故乡的,他乡的风景再美,都无法覆盖养育自己的村庄。 我故乡的名字很好听,叫上刘家,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但是,在我们村庄,大部分人都姓刘。我估计是因为姓刘的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就叫上刘家了。这是我的理解。 走在熟悉的路上,看着熟悉的景色,内心有许多的感慨。其实,秋季的村庄,风景永远只有那三样:白色的是洋芋、黄色的是麦子、绿色的是燕麦。这是多年的景色,也是我的村庄永远不变的颜色。 村庄在一座大山顶上,那里的海拔是2700米,因为山大沟深,所以,我故乡的父老乡亲至今还吃的是窖水。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这家乡的兄弟姐妹们的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走进村庄,家里的窖水是我最大的敌人。因为城市里的自来水吃习惯了,那甜甜的窖水怎么喝怎么难受,更主要的是当你喝下去后,肚子过会就会“咣啷啷”地叫唤,而且还鼓得很。当你多喝几杯后,那么肠胃不好的人晚上上几次厕所是很正常的事情。 奶奶说,本来我们的水是最好的水,但是你们还是和不习惯。今年80多岁的老奶奶是村庄里最年长的人,多少年没来过城市。他那里知道,城市的水和家乡的窖水是那种不同的水。 奶奶的理解,家乡的窖水是天上流下来的雨水,然后储存到窖里,那是最干净、最好的水。但是,再好的水,都不能解决我们肚子响的原因。 走在村庄的巷道里,人少的可伶。坐在大门前做针线活的婶婶告诉我说,村庄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庄里只留下些老人和几个小孩。看着这个秋季里美丽的村庄,我真的找不到几个人影,进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婶婶说,那不是麦子,而是荒草,这几年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耕地荒了不少。 站在奶奶家的门口,就能看到我家的一块麦地。因为家人离开的原因,那篇曾经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好地”,如今也长满荒草。看着那些经黄色的草,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我和父母,以及弟弟在田地里劳作的身影,那身影忽近忽远,忽大忽小,一家四口人,在幸福地用双手耕耘着美好的明天。我仿佛还看到,我和弟弟在田地里玩耍和跑来跑去的身影,还有一起蹑手蹑脚地追赶蚂蚱的情景,这一切仿佛还在昨天。 在村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村庄,也是每个人藏住秘密的地方。即使天再老,地再荒,我们每个人都会记得纯美的村庄和村庄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2014年8月24日 这就是我的村庄,荒凉中有一丝丝的美丽。 站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青海西宁城北区的高楼。 高原产物:燕麦 用镰刀割麦子的父辈们。 村庄里很少看到的小孩子 家乡的厕所有些破烂,进门时要侧身,已容纳不下我肥胖的身体。 博主简介: 刘志强,男,汉族,1983年7月出生于青海互助,原摔跤冠军、目前为编辑记者、作家,至今发表作品数百篇。散文作品发表在《文学报》、《读者》、《中国周刊》等报刊;通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在青海实现创业的梦想》获青海新闻奖二等奖,10余篇散文在全国文学比赛中获奖。第一本散文集《以心灵的方式记录》正在印刷中,近日上市发行。喜欢的亲们可关注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