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哲理】千年的智慧

 yb白开水 2014-08-28

【人生哲理】千年的智慧——《论语》   

2014-02-15 16:18:13|  分类: 人生杂谈栏目 |举报 |字号 订阅

千年的智慧——《论语》

文:冰の雪儿(ice冽)


   童年时读《论语》,不知其意,体会不到妙处;少年时读《论语》,觉得蛮值得荒唐言,认为它早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而今我再次捧起《论语》的时候,对千年古人的智慧油然起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反复品味着这句话,说不出的意蕴在心中环旋。一直以来,我认为学习是功利的,学习就是为了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我把学习当做任务一样完成,久而久之,觉得学习很累,很有负担。但是当我几天没有学习之后,莫名的空虚感围绕在我身旁,感觉自己已经退化成动物,没有了思想。于是我读了一些书,读完之后,内心无名的欣慰。是啊!时常学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读来五味杂陈,孔子告诫了人们几千年的“诚信无价”,现在我们仍然陷在诚信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告诫了我们几千年,我们还是处在诚信的危机之中呢?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是行走不了的。在我从小的学习中早已熟知这样的道理,可一旦出现了要舍我利益而维护诚信时,我们犹豫了,我们想到了如果舍掉我们的利益,那么我们会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之中生活,最后我们选择了舍信求利。但是我们却在这一过程中的得到了很多痛苦和惩罚:朋友的疏远,亲人的离开,社会的混乱,我们自身的健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句份量何其重的警告啊!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读到这句话时,只是慨叹古代的外交辞令要经过多少人的心血和付出!当再读这句话时,心中更是敬佩:治理一个国家需要有一整套严谨的系统流程,需要有严密的制度和人们各司其职,这样,国家才能顺利运行进而国泰民安。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是不会因为这个人的言论好就荐举他,也不会因为这个人言论不好就全盘否定他。我想,世间能有几人做到这样的公正不阿,我们习惯性崇拜有才能的人而忘记了他品德的好坏,也常常因为这个人品德不好而否定了他的才能,我们难以做到对一个人的客观公正,君子恰恰就做到了这一公正判断,所以君子的身边常常芝兰芳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做起来很难,可能是人的天性使然吧!我们常常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事情等费尽心机地丢给别人,然后轻轻松松地在一旁看那个人的笑话,更有甚者还戴着一副为别人好的虚伪面具。《论语》中,孔子把这句话尊为人生最高境界之一“恕”的本义,可想而知,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然是一位宽容大量的胸襟之士。社会中若有这些胸襟之士,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和谐安康。

   我突然感慨——《论语》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品读的,那短短的只字片语,蕴含着说不尽,道不穷的智慧。读《论语》,有如在天地见遨游,畅快淋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