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杯清水的幸福

 铜陵绿水青山 2014-08-29

一杯清水的幸福

2014年08月28日 新安晚报

    □安庆 钱英

    哈佛大学开设一门很有趣的课叫“幸福课”,是一个年轻的哈佛博士泰勒·本·沙哈尔开设的。因为长期以来的不快乐,本·沙哈尔试图找到不快乐的原因,从而寻找到幸福的真谛。他以自己寻找幸福的体验写成了一本书叫《幸福的方法》。大学毕业时他选择了留校任教,他开“幸福课”就是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幸福并抓住幸福。

    当我读完了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还是没有搞清楚幸福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本来好好的,没有去想幸福不幸福的问题,结果被这么一提问,反而成为了一个问题。总是物质富裕、起码是衣食无忧的人,才会这么没事找事。你去问那辛苦劳作的民工什么是幸福?他们会懵头懵脑说,但愿老板别拖欠工资。民工相比于老板更容易满足,穷人较之富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因为穷人的幸福指数低。富人呢,该有的物质都拥有了,习以为常了,就像天天锦衣美食,非但没有了享受富足的幸福滋味,还会患“享受疲劳症”。更大的问题是,有了一百万还想一千万,住上了大高楼又想小别墅,这无穷无尽的欲望怎么能叫他轻易地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呢。所以以物质来衡量幸福与否是不可靠的。

    那么,以成功来衡量幸福感呢,也不可靠。一般而言,一个人在取得了成功之后,又会去追求下一个成功。那些早年的作家、艺术家尤其如此,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地追求成功。追求成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困苦历程,但让他们停留在前一个成果上不再前行,会更加痛苦。贝多芬倾其一生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个人生活却十分不堪,30岁失去了听力,而孤僻使他无缘获得爱情。他活得幸福吗?川端康成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拥有别人不可企及的荣誉,然而却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谢幕人生。猜测有多种,有一种猜测更为接近他本质,就是他感觉自己再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作家写不出有力量的作品无异于死亡,那么,他在自杀前是幸福还是痛苦?我们说,一个忧郁型的人更适合于艺术创作,他们必将为艺术而献身,个人幸福与否决不在考虑之列。

    相比之下,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才更容易接近幸福的目标。因为幸福很简单,往往就潜藏在平常生活的细微之中。容易失眠的人,昨晚睡了一个甜美的好觉,第二天神清气爽,会禁不住幸福得要哼起歌儿了;身体欠佳的人,经过锻炼,体质增强了,那走路的脚步会变得轻盈,这样的轻盈就是一种幸福的表达;下了一天的雨,到下班前雨停了风息了,你会感恩于老天爷的仁慈,小小的庆幸感会从心间悄然滑过……幸福的感觉总是与这些细碎的小事缠绕,但平常我们不会在意。我们在意的总是大事,当我们的眼睛和心思都盯在成功或者金钱上,我们离幸福远了,于是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够幸福。

    前一阵,由于身体的原因,我一度陷入悲苦之中。也就是这个时候,一种对于健康的渴望促使我开始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怀一颗感恩的心情,我试图抓住生活中的每一片绿叶;持一种悲悯的情怀,我善待天地间的每一个生灵。生活如此琐碎平淡,如何在琐碎平淡中寻找到亮色,让不知足的心触摸到一种叫做幸福的感觉?我终于找到了窍门,那就是走路。每天找一段时间,让自己行走在大地之上蓝天之下,听着自己脚步的沙沙声,你会觉得生活很美好,天地无限宽广,太阳抚照着万物抚照着每一个人,如此生动和谐。令人觉得,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都是暂时的,幸福才是恒久的。

    在穷人看来,富人是幸福的;在老百姓看来,当官的人是幸福的;在平凡的人看来,成功的人是幸福的;在婚姻不顺的人看来,拥有美满婚姻的人是幸福的。的确,他们是幸福的,如果被人羡慕的这一群人都没有感觉到幸福,那么他的心态一定是有问题的,是需要调整的。有一些成功的富人为什么热衷于做慈善事业?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感、幸福感。一个人越仁慈,他内心的幸福感就越多。所谓幸福,除了悉心感受细微生活,还可以从亲人、朋友对你的爱中体悟。不要把幸福想得很大,它其实很小,就在你握着的一杯清水、一碗米饭之中。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其实自己也有许多令人羡慕的东西。作家张小娴认为:你感到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这话可以这么理解:当你觉得幸福时,你已拥有了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当你没有幸福的感觉,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张废纸。心境决定一切,不信你看,凡是乐观向上的人,都是幸福感很强的人,这样的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最后成了大家最羡慕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