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发展历史

 昵称14979747 2014-08-29
      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研究早在18世纪。1766年,意大利眼科医生Tadini介绍他研制的一个类似晶状体的椭圆形透明小体,在白内障手术结束时,放入患者的角膜后面,植入原晶状体所在位置,以取代混浊的晶状体,使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恢复正常视功能的设想。l795年意大利眼科医生Casamata根据Tadini的介绍,用玻璃制造了一个类似的人工晶体,并在一次白内障术后植人了一位患者的眼内,结果正如他预料的一样,人工晶体在植入后很快就脱位于玻璃体。虽然他对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尝试失败了,但他被认为是植入人工晶体的先行者。在Casamata植入人工晶体失败后,人们认为对付手术后无晶状体眼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手术眼的角膜前放置一片凸透镜,就可以较清楚地看到物体,此即为以后的无晶状体性眼镜的应用奠下基础。此后人工晶体的研究处于静止阶段。直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医生Marchi及Bangerter在猴眼上做过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实验,但由于理论与技术的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医生Harold Ridley发现许多飞行员受伤眼内有飞机舱盖的有机玻璃小碎片,对眼组织相对无毒性,不会引起太大的组织反应,而启发他用有机玻璃制造人工晶体的尝试。在化工专家。Emest Fort的协助下,应用医用有机玻璃制造了人工晶体。当时Ridley应用的人工晶体形态与自然晶状体的形态相似,中间是双凸透镜性的椭圆形小体,四周是较薄的边缘。人工晶体的直径为8.35mm,厚度为2.4mm,其前曲率半径为17.8mm,后曲率半径为10.7mm,较自然晶状体直径小lmm,小1mm的目的是易于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中和减少人工晶体对睫状体产生过度的压力,人工晶体在空气中重112mg,在水中重17.4mg。
  1949年11月29日:Ridley在英国st.Thomas医院施行第一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他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后,将人工晶体植于虹膜后晶状体囊袋中。他的第二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是于1950年8月23日,在同一医院完成的,由于手术前计算的错误,这两位病人手术后都是高度近视,术后验光的结果分别是一18DS ○一6DC×120度及一15DS,他们的矫正视力都在O.3以上。而后Ridley医生重新计算了人工晶体的弧度,制造了一批标准人工晶体,并施行750例这类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950年及1951年发表了手术结果,并于1952年7月,在牛津大学的年会上作了报导,许多病人手术后裸眼视力都在O.6以上,并没有明显的并发症,这引起世界各地眼科医生的极大兴趣。我国张锡华教授于1947年在英国跟随Ridley医生进修,受到很大启发,于1949年回国后,利用飞机上的有机玻璃碎片按照Ridley医生人工晶体标本,亲自磨制,先后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和第四军医大一院进行了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这是人工晶体手术在我国最早施行的情况。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仅个别病例获得了成功,最好的一例经过20多年随访仍保持良好的视力。
  1951年7月Ridley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学术会议上所报告的是在当时短期观察所看到的有效病例,给人以较好的印象,接着就有许多各国著名眼科学者投入到这一次白内障的新的手术中来,并在Ridley所设计的人工晶体基础上又设计了各自的人工晶体,他们中间有A.Arruga,J.Barraquet,C.D.Binkhorst,E.Epstein,J.Franeois,T.Hamdi,L_Paufigue和W.Reese等人,在他们的临床试用中,有成功病例,也有失败病例,但多数病例终因各种各样并发症而告失败。因此,在1960年,.Ridley自己就放弃不再用这种后房型人工晶体,但许多学者先后又设计研究出前房角支持型人工晶体、虹膜支持型人工晶体、虹膜夹型人工晶体等多种类型人工晶体。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手术条件及人工晶体制作材料和工艺条件所限,致使人工晶体植入的并发症较多,甚至有些眼科医生对人工晶体植入术持怀疑态度,认为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成为眼内异物,长久会产生眼内异物反应。在当时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就得不到广泛推广。直至七八十年代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粘稠剂的应用和人工晶体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断改善,使人工晶体植人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减少,而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开展,特别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经过数十年对超声乳化仪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新型折叠式人工晶体的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达到切口小、愈合快,术后角膜散光轻,视力恢复迅速,而得到眼科医生的认可及获得广泛推广。
  近10多年来人工晶体的制造工艺又有不断提高,除非球面人工晶体外并有双焦点和多焦点人工晶体及可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体出现,可用于白内障术后对患者的不同距离的视力要求。美国Allergan公司研究生产的Array带状渐进型、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体于1997年得到美国FDA销售许可,目前已在世界许多国家销售,它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
  人工晶体虽然经过长时期的改进和完善,但它至今还没有达到自然晶状体有调节的功能,为此,国际上许多学者,如Banker、Gindi、Galand、Schlargin等都在研究可注式人工晶体,其方法为用改进了的很细的超声乳化头插入品状体中,乳化吸出晶状体皮质和核后,将注入针深入晶状体囊袋内,注入水凝胶或液状硅胶,重新按囊袋形状形成晶状体。注入的凝胶物质在数小时内固化,残留的空气泡消散,晶状体膨胀到原来的大小,并保持透明,此项研究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初步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