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一轮精神的明月)

 一大山人 2014-08-29
 
 
苏轼——(一轮精神的明月) - jUanjuan - 王娟书法工作室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轮明月,一轮精神的明月。千百年来,无数人们仰望着这轮明月,穿越人生多彩的四季。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苏轼,品读苏轼,探究这轮明月的神奇魅力。

         一、         政治精神

苏轼很早就有报国为民的志向,他有“书剑报国,尊君泽民” 的政治理想,他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品格。他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对子民高度负责,只要对百有利的事情,他就坚决大胆去做,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为官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体现在他的诗文中,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

    苏轼在《与李公择书》之十一中说:“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这是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苏轼因政治风波,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赴任密州知州。在自杭州通判调密州知州的途中,他第一次以豪放词风写下了自己的宏大抱负:“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中抒发了苏轼要为国家干事创业的大志,充满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  

初到密州任职的时候,蝗灾、旱灾交相肆虐,“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公私匮乏,民不堪命”。加以“新法严密,风波险恶”,百姓“剥啮草木啖泥土”,“饥馑疾疫靡有遗”,“流殍之余,其命如发”,逃亡的百姓,因养活不起孩子而丢弃孩子的,随处可见。虽然局面如此艰难,但他没有畏惧。他勤于吏职,兢兢业业,他说:“以济物为心,应不计劳逸”。他为亲躬救灾,勤于政务,“朝衙达午,夕坐过酉”,不知疲倦地积极工作。他甚至说:“今虽在外,事有关于安危而非职之所忧者,犹当尽力争之,而况其事关本职而忧及生民者乎?”不管分内分外,只要对黎民百姓有利的事他就会努力去做。

 苏轼有一颗爱民的仁心,这颗心温暖明亮,照耀千古。他在《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诗中沉痛地写出了“洒涕循城拾弃孩”的事实。身为太守的苏轼亲自收养弃儿,拿出一部分粮食养活这些孩子。后来,度过了饥荒,苏轼再把孩子交给百姓抚养,使孩子免受流离失所之苦,被他养搭救养活的孩子有几千人。苏轼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精神,可赞可敬!

苏轼一生,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扬州、登州、定州等八地任知州,在凤翔、开封、杭州三地任从官。他关注民生,发展生产,为民请命,减赋解困,政绩辉煌。即使在流放黄州、惠州、儋州期间,也没有忘记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在凤翔,苏轼给全国最高财政长官蔡襄和宰相韩琦写信,请求免除当地贫困百姓所欠的官钱、官物,革新“衙前法”,减轻人民的负担。在开封,神宗皇帝下旨收买浙灯四千盏举办花灯节,苏轼上《谏买浙灯状》,指出“陛下以灯为乐”失去了圣上爱民的宗旨,最终皇帝采纳了苏轼的建议。在杭州,苏轼重凿六井,解除杭州人民饮水之苦。他带领群众疏浚西湖,筑苏堤,建六桥,修九亭,创办医院,赈济灾民。在登州,苏轼在职只有五天,发现官盐囤积居奇,抬高市价,百姓买不起盐。苏轼上书奏请朝廷,历数官商垄断盐业危害,建议允许百姓靠海吃海,自由买卖,留下了“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的赞誉。在颍州,苏轼果断阻止劳民伤财的开凿八丈沟的形象工程。在扬州,苏轼废除了地方税务年终“增额有奖”的规矩,两次上书朝廷,要求减免百姓所欠的官税。在定州,他推广水稻技术,让当地百姓吃上大米。他一生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忧民、为民、利民、富民的光辉业绩。

  苏轼很重视为政之德,他认为,“吏实不德,无以导迎顺气”。他常自我反省,责备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我衰临政多缪错”,“民病何时休?”……这些崇高的政治品德是他其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无论到哪里赴任,他都深受群众爱戴,人民不会忘记他!

  这就是伟大的苏轼。一方面,他从儒家的高度责任感出发,对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歉疚:“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另一方面他又以古代豪杰自比,表达出强烈的报效国家民族于疆场的愿望:“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即使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苏轼的进取精神仍未完全磨灭。谪居海南期间,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千秋岁·次韵少游》),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他治理下的百姓安居乐业,风俗淳正。面对美好的局面,他本人也高兴无比,他在《超然台记》中写到:“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苏轼,堪称为政的表率,他的政治道路虽然艰辛,但是,他的政治理想非常崇高,他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福利的政治精神一直伴随着他!这是他心中的明月,更是沐浴后人、令后人膜拜的政治精神的明月!

         二、文化精神

在文学创作上,苏轼是一位大家。他一生所作,流传下来的诗作有两千七百多首,词作三百多篇,还有卷帙浩繁的政论、散文。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他的文字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尤其是他那种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豪放洒脱、率真自然、高洁自许、宠辱不惊、超凡脱俗、物我合一的文化精神,像一轮明月那样,照耀着世人的心路历程。

苏轼自小就奋厉世志,力倡“诗须要有为而作”。他说,诗要“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诗歌要“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他还说,诗的语言要“清新似庭燎,虽美未忘箴”。他强调诗歌要为时代而作,“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这些诗歌主张体现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尊君泽民的决心,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很值得人们敬佩和学习!在写作上,他主张“输写腑脏”,“达物之妙”,“道已所欲言”。他认为文学作品是“凡耳目之所接,杂然有独于中而发生咏叹”的产物。他反对把文学作为某种学说的工具,主张写作应有充分的表达自由,否认一切标准格式。他提出“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的观点,认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应受任何观念的束缚。他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直言:“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他的作品真正做到自己所推崇的“莫之求而自然”的浑然天成的境界。

品读苏轼的文字,读它千遍也不厌倦。

诗人是豪放洒脱、旷达乐观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百年来,这首词如同一轮明月,时时在人们的心灵的暗夜里悬挂。写作本词时,苏轼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贯穿始终的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诗人是宠辱不惊、潇洒淡定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在路上遇见大雨之后写的。在风雨之中,他吟啸徐行,丝毫不畏惧。这里的风雨,当然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应该主要指人生旅途中的风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许他也料到了这一生会遇上很多风雨,但是,他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不怕。他有一种淡定的心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之路上,晴天和风雨天对他来说,都将随着时间飘然远去,于心无所挂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那么达观、适意、快乐。“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不管受到怎样的打击和迫害,他的心灵已经完全超脱了,他淡定坦然的精神世界已经能抵挡任何外界的风雨了。这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有了这种人生境界,即使长期身居天涯海角,他也达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减字木兰花》)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自适的心态。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面前,个人的进退成败已变得微不足道。胸中的荣辱得失之念已成为眼云烟。

诗人是高洁自许、超凡脱俗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冷峻。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总之,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人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他宏远旷达的情怀,当我们捧读苏轼的诗文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更多的哲理感悟。

苏轼是一轮精神的明月,这轮明月在浩渺的宇宙中高悬,照亮了古今,也定会照亮未来!我们仰望着这轮明月,仰望着他的高度、他的威仪、他的坚贞气节、铮铮傲骨,仰望着的从容淡定、豁达乐观的人生智慧。他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永远魅力四射!我们世代吟诵着他的诗文,他的一腔火热激情,一颗赤子之心,一种无谓的精神,一生乐观的态度会时时激励着我们以及后人面对人生的各种风风雨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