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3

 相逢就是缘 2014-08-30

[图文]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3

31、曹操 
在民间,曹操一直被当作奸臣的代表。他之所以遭受如此待遇,与评书、戏曲等的宣传有很大关系,比如在京剧中,扮曹操的演员化的妆就是“白脸”,而“白脸”恰恰代表奸诈之人。真实的曹操并没有如此不堪,在正史《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曹操,他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众多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区域,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年),西凉刺史董卓进入洛阳,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逃到陈留后,他“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5000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正当曹操联合各路人马,准备讨伐董卓时,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了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是时,州郡牧守各据一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曹操起兵之初,仅有数千人,但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曹操已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更主要的是,曹操有一颗充满政治智慧的大脑。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从此,曹操可以打着汉皇的旗号,名正言顺地消灭各方割据势力。 
当时,群雄中实力最强的是袁绍。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滑县北),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曹操经过精心准备,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两军一攻一守,陷入了胶着状态,相持近两个月而难分胜负。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恰恰在这个关口,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屯于离袁绍大营40里的乌巢。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谋,亲率精锐步骑5000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围攻曹操大营。但曹营久攻不下,而乌巢却被曹操占领。眼看着粮草尽失,败局已定,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 
官渡一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但曹操雄心壮志,眼光不再限于北方,他盯上了富庶的东吴。于是,曹操自江陵东下,欲取东吴。当时,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在赤壁,两军交战。孙、刘联军的总司令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开始专心治理北方,与孙权、刘备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当时,汉室早就名存实亡,所以,曹操手下群臣向曹操劝进,但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66岁。

31、曹操 
在民间,曹操一直被当作奸臣的代表。他之所以遭受如此待遇,与评书、戏曲等的宣传有很大关系,比如在京剧中,扮曹操的演员化的妆就是“白脸”,而“白脸”恰恰代表奸诈之人。真实的曹操并没有如此不堪,在正史《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曹操,他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众多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区域,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年),西凉刺史董卓进入洛阳,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逃到陈留后,他“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5000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正当曹操联合各路人马,准备讨伐董卓时,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了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是时,州郡牧守各据一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曹操起兵之初,仅有数千人,但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曹操已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更主要的是,曹操有一颗充满政治智慧的大脑。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从此,曹操可以打着汉皇的旗号,名正言顺地消灭各方割据势力。 
当时,群雄中实力最强的是袁绍。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滑县北),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曹操经过精心准备,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两军一攻一守,陷入了胶着状态,相持近两个月而难分胜负。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恰恰在这个关口,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屯于离袁绍大营40里的乌巢。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谋,亲率精锐步骑5000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围攻曹操大营。但曹营久攻不下,而乌巢却被曹操占领。眼看着粮草尽失,败局已定,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 
官渡一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但曹操雄心壮志,眼光不再限于北方,他盯上了富庶的东吴。于是,曹操自江陵东下,欲取东吴。当时,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在赤壁,两军交战。孙、刘联军的总司令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开始专心治理北方,与孙权、刘备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当时,汉室早就名存实亡,所以,曹操手下群臣向曹操劝进,但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66岁。

 
 
 

32、张 昭 
三国时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性情直爽,敢于犯颜谏诤,刚正不阿,从不偷荣取容。20岁被举孝廉,他推辞了,徐州刺史陶谦举他为秀才,他仍不接受。这个人就是东吴的开国元勋和决策人物张昭。 
张昭,字子布,东汉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滋养下,成为一个智谋超人、才华出众的东吴第一谋士,曾被孙策比喻为管仲。“英雄”总会有用武之地。东汉末年中原动乱,张昭为避乱渡江南下。当时,孙策正在平定江东,正需要才能卓越的人才,周瑜向孙策推荐了张昭。孙策亲自请张昭出山助他一臂之力,于是张昭出山相助,担任长史和抚军中郎将,管理江东的内政军务,为孙策平定江东做了很大贡献。 
孙策平定江东后,张昭几次向孙策表明了西征黄祖的重要性,但孙策还没有来得及行动,便英年早逝了。孙策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两名重臣张昭和周瑜,交待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听取了他的意见,西征果然灭了黄祖。 
张昭最值得提及的是他忠直敢谏、刚正不阿。一次,孙权与众将设宴饮酒,在席间用酒泼洒君臣。大家都不敢言语,唯有张昭拍案而起,说孙权无异于纣王。孙权听后,羞愧难当,立即中止了酒宴。还有一次,孙权去打猎,骑马射虎,老虎经常冲到孙权面前,攀住马鞍。张昭吓得脸色都变了,教训孙权说:“你做将军的怎么能这样?当人君的,应该驾驭天下英雄,哪能跟野兽比谁勇敢?万一有什么不测,就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孙权只好承认错误,说自己年轻不懂事。 
张昭在处理军政事务上,并非一点瑕疵都没有。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张昭主张妥协,但是在主战派周瑜等人的努力下击败了曹军。这在张昭的人生中,是一次失误。不过,孙权知道张昭一向忠直,并不因为他走保守路线就认为他有投曹的想法。 
后来曹丕篡汉后,册封孙权为吴王,应当设置一名丞相,百官都认为非张昭莫属,不料孙权却说:“国家现在正处于多事之秋,丞相这个职位职责非常繁重,不算是个美差,别把老臣累坏了。”丞相孙邵去世后,群臣再次公推张昭,孙权还是说:“丞相这个职位太累了,张老先生的脾气这么硬,很容易得罪人,这样对他不好。”最终也没有让张昭当上丞相。其实张昭早已经做了一个丞相应该做的事情,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孙权却始终吝于给他一个名分。 
2 29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的时候,大宴群臣,称赞周瑜功劳最大。张昭正要表示祝贺,孙权说:“要是当年依了张老先生的计策,这会儿我已经在要饭了。”于是,任命顾雍为丞相。不久,张昭告老还乡,在家为《左传》写注解。 
张昭虽然回家做学问了,老脾气还是不改,反倒老而弥坚。孙权召见他,他还是直言不讳。 
232年(嘉禾元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曹魏,向遥远的东吴求援。孙权就派人去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力劝不可,非常气愤,称病不去上朝。后来公孙渊果然如张昭所言,杀了吴国使者,孙权悔悟,几次派人去慰问道歉,张昭还是不肯上朝。孙权只好亲自去请罪,张昭说自己病得厉害。于是孙权放火烧张家大门恐吓张昭,张昭索性关了二门。还好孙权没有头脑发昏,灭了火,不然就会重演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悲剧。最后孙权在张昭门前站立许久后,张昭才在他儿子的搀扶下出门与孙权和解。 
张昭毕竟到了耄耋之年,终因体弱多病,于236年(嘉禾五年)病逝,孙权亲自为张昭吊孝。

 
 
 

33、荀 彧 
荀彧,三国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大汉朝的最后一位忠臣。东汉末年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颍川彧家出名士。荀彧正是出自这颍川彧家。荀彧的爷爷是东汉的朗陵令荀淑,荀彧的父亲一辈亲兄弟有八个,后人称“荀氏八龙”。父亲荀绲当过济南相,其他的伯伯叔叔都是当朝高官。 
荀彧于公元163年(延熹六年)出生于这个名门之家。据《襄阳记》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荀彧自小便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喜欢熏香。时间一长,便行动处身带香气,让人经常幻想此人莫非不是凡人。《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南阳有个叫何颙的社会名流,阅人无数,资历丰富。一日,他见到少年荀彧,竟忍不住地感叹道:“这个人,将来不是将相也是王侯,一定是皇帝身边的人哪!”长大后,荀彧娶了朝中常侍唐衡的女儿。这门婚姻多少也带着政治联姻的味道,荀彧的父亲管这叫“生活政治”。 
当时,天下群雄竞相而起,这其中以曹操和袁绍的力量最为强大。荀彧知道,袁绍心胸狭窄、嗜杀成性且不懂用人。于是,他跑去东郡投到了曹操的帐下。曹操素来仰慕贤士,早就听说他的名头,当即给了司马一职,并连连夸他是在世张良。当时曹操要统一北方,最大的敌人便是袁绍袁术兄弟。公元193年(初平四年),曹操开始攻打陶谦,不久伐吕布,荀彧扮演了曹魏大军总参谋长的角色。他不仅单身前往敌城游说,更向曹操大力举荐能成臣良将,诸如郭嘉、戏志才等后来一批重要谋士均是他推荐的。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春,袁术在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立即打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号,迅速将其消灭。不久,吕布、张扬被灭。这下子,曹操有了资本来对付袁绍。但双方兵力仍然悬殊。袁绍也是野心膨胀,哪能容得下曹操如此横行?公元199年(建安四年)6月,袁绍亲率精兵10万,战马万匹,气势汹汹地跑来打许昌,官渡之战迫在眉睫,一触即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操忌于袁绍的嚣张气焰,犹豫不决,荀彧见势,极尽全力为曹操分析利弊,开导曹操出战。随后,曹操咬了咬牙,决定同袁绍决一雌雄。正是荀彧的计划和魄力,坚定了曹操的战争意志,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并于202年(建安七年)彻底打败袁绍。 
公元208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再次采纳荀彧计谋,南征刘表,结果是刘表心惊胆颤地病死,荆州落入曹阿瞒之手。四年之后,曹操在三国鼎足之势中已经占据了优势,无论是人才储备、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实力都是最强的。董昭等人觉得大局已定,遂三番五次地上书曹操,让其称帝。曹操大悦,但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竟然是荀彧。荀彧没有明说要反对曹操称帝,但他对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打仗本来就是为了让国家安定,尽忠臣的责任罢了,真正的丈夫应该是满怀道德的。” 
曹操是什么人?纵使你对他有千种帮助万种功劳,他也绝对不允许自己的队伍里有这样一个唱反调的人。同年,曹操拔师出征东吴,荀彧因遭受曹操忌恨,被放置后方。不久,荀彧郁郁而终。死后,曹操给了他一个敬侯的谥号,还追封他为太尉。荀彧的政治生涯虽然在曹操手下度过,但他绝不是一般的有忠无义的谋士。他自始至终都坚信天下属于汉室,不愿曹操因势力庞大而谋取皇位。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落得一个被曹孟德故意铲除的下场。 

 

 
 
 

34、周 瑜 
有人说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忌能,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有人说周瑜是三国真正的胜者,第一完美的人物。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瑜(175-210),字公瑾,我国古代著名的战略家、军事统帅,三国时东吴名将。他是庐江舒城县干叉河镇人,出身世家,自幼便勤奋好学,苦读兵书,立志为国家建功立业。上天怜爱,少年的周瑜相貌英俊、雄才武略、足智多谋。大家都喜欢昵称他为“周郎”。 
周瑜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当年孙策的父亲孙坚起兵讨伐董卓,把家眷安置在舒县,周瑜把自家的一座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往甚密。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周瑜带领一批人马协助孙策攻下了长江中下游许多重要地区,可以说周瑜是辅佐孙策奠定东吴基业的第一功臣。在攻打皖城时,孙策、周瑜分别娶了东郊乔公的两个倾国倾城的绝色女儿大乔、小乔。 
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建安五年),孙策被刺身亡,周瑜率领大军从巴丘赶来,和张昭全力辅佐孙权,巩固当时尚不太稳固的孙氏政权,并迅速安定了江东的局势。两年后,曹操凭借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势力大涨,兵力超过了当时其他所有军阀的总和。曹操雄霸中原后,企图染指江东,于是写了封信给孙权,逼他送子弟来当人质。老臣张昭等人都没有了主意,只有周瑜坚持不屈从。 
208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乘胜追击,把刘备人马打得溃不成军。那年冬天,曹操又捎了封信给孙权,要和他在吴地田猎,这可能是历史上文字最为优雅闲适,而又暗蓄风雷、隐隐渗出杀气的战书。 
孙权在柴桑口召开了和战会议,以张昭为代表的多数部下主降,而鲁肃等年轻一辈则主张抗曹。孙权召回在前线的周瑜商讨大计,周瑜极力主战。周瑜的支持无疑坚定了孙权迎战的决心。他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人人都在为自己打算,独有你和鲁肃才是真心为我考虑。”然后用刀砍下桌子的一角,说:“谁再主张投降,下场就跟这张桌子一样。” 
曹军声势浩大,顺流而下,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周瑜的推测果然没错,给了曹军一次痛击,逼得曹操退军至江北的乌林。接着,周瑜采取了部将黄盖的诈降之计(《三国演义》著名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苦肉计,但正史无可考)。黄盖率领几十艘装满了柴薪、灌满了油膏的小船,向曹军冲去。曹军以为是降船,并未防备,黄盖点燃了小船,借着东南风,火势顿时蔓延到曹军的连环船和岸上驻扎的曹营。 
曹军人马乱成一团,互相踩踏,烧死、溺毙的不计其数。而周瑜指挥若定,正如苏轼所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所表现出来的过人胆识、魄力和聪明才智,是在严重一边倒的《三国演义》里也无法全部掩盖的。这场战役杀得曹军大败,遏制了曹操统一的脚步。三足鼎立局面已露端倪。可以说,周瑜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人物之一。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210年(建安十五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走到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临终前他还上书孙权推荐鲁肃。周瑜一死,孙权感到痛折股肱,悲痛万分,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35、司马懿 
《司马懿大传》中评价司马懿说:“他是令诸葛亮及蜀吴两国胆寒的最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他绵里藏针,几经起落,受遗二主,辅佐三朝,是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三国战乱与纷争,奠定大晋王朝基业的最卓越的政治家。”此言不虚,有史为证。 
司马懿字仲达,世家豪族出身。他自幼好学,博闻强记,而且非常有谋略。当时的名士都对他称赞不已,善于品评人物的崔琰说他聪明能干、刚毅果断。曹操也听说了司马懿的名气,两次征召他,第一次司马懿装病,躲了过去。第二次,司马懿审时度势应召了。任丞相府的文学助理,帮助太子曹丕做事。 
曹操一再征召司马懿,或有些惺惺相惜之意。他俩为人都精明好猜忌,善于权变,都是政界演技派大师,光是装病,中国历史上就没几个人是他俩的对手。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干,但对于这个跟自己有点相像的后辈还是放心不下。曹操还梦见过三马共食一槽,认为槽与曹同音,这个梦可能预示着司马氏将夺取曹氏政权。于是渐渐有了杀害司马懿的想法,只是曹丕跟司马懿关系特别好,多方维护,才使司马懿免于被曹操所害。司马懿察觉到曹操的猜忌,马上施展演技,摆出一副对权势毫不关心的样子,天天废寝忘食地忙着琐碎之事,曹操这才放心。 
司马懿做的琐碎工作主要是实行“军屯”。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农业生产处于混乱的状态,经济凋敝,整顿农业便成为关键问题。218年(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懿向曹操提出实行“军屯”的建议。司马懿还亲自到田间和牧场督促农牧业生产,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他在淮河流域大规模屯田,这里与东吴临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19年(建安二十三年),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水淹七军,大获全胜。曹操打算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军威,司马懿此时献计联结孙权,让孙权派兵攻打关羽的后方。后来孙权果然派吕蒙从后路进攻关羽,关羽败走麦城,后被俘杀害。司马懿此计不但借东吴之力解决了曹魏的危机,还借刀杀了关羽,一石二鸟,可谓高明。 
司马懿虽然做足了功夫,也建了些功劳,但曹操始终没有完全消除对他的戒心,到死也没封他担任什么重要官职,最高也就是军司马。直到220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病死后,司马懿才总算等到他的出头之日,这时他已经42岁了。曹丕继承魏王以及汉丞相之位后,马上提拔这位能干的亲信,封他做丞相长史。从此司马懿的仕途才算顺利开展。 
曹丕称帝后,司马懿一直是他身边的核心人物,长期负责曹丕出征或巡游时留守首都的重任。曹丕临死前把太子托付给四位顾命大臣,司马懿是其中之一。魏明帝继位后,司马懿更加大显身手,平定了蜀国降将孟达的叛乱,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被人称赞为用兵如神。后来,诸葛亮屡次北伐,都奈何不了司马懿。235年(青龙三年),司马懿因阻挡北伐有功,被提升为太尉,统领全国军事。 
239年(景初三年)正月,魏明帝曹睿忽然病重,临死前将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托孤给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后来曹爽在手下的挑拨下逐渐猜忌司马懿,于同年任命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是升官,实际上削夺了他的兵权。 
矛盾激化后,司马懿再次施展了他的拿手好戏——装病,呆在家里不上朝。司马懿出色的演技顺利骗过了曹爽。实际上,装病的司马懿早就让自己的儿子安排下一批人马,散布洛阳,随时准备行动。249年(嘉平元年)正月,正是魏明帝忌日,曹爽陪小皇帝去扫墓,离开了京城。司马懿马上发动了宫廷政变,诛杀曹爽集团,夷灭三族,一时洛阳城血流成河。曹氏的政权果然如曹操担忧的那样落入了司马氏之手。司马懿病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把持朝政,孙子司马炎最终按着曹丕篡汉的手段,夺取了曹家的天下。 

 
 
 

36、诸葛亮 
提及诸葛亮,人们脑海中总出现羽扇纶巾衣阙飘飘的白衣男子形象,从小学课文中的《出师表》,到国粹京剧中的《空城计》,再看看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心怀雄韬伟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形象深入人心。殊不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早在幼年就已显露,而他与曹操的“冤仇”也“由来已久”。除去军师一职,他还是一位发明家。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即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一门属当地望族,父亲诸葛珪与叔父诸葛玄皆在朝廷任职。诸葛亮9岁那年,母亲诸葛章氏急病猝死。当时正值多事之秋,诸葛珪刚刚处理完后事,就被曹操抓走,当了杀死曹操之父曹嵩的凶手的替罪羊。10岁的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告诉前来通知他逃走的县令,他有一计可退操兵。经过诸葛亮的安排,县令借筹齐粮草置于城外之名,将青州军尽数引开,得空与民众一起救出诸葛珪并逃离徐州。诸葛兄弟几人也随其父投靠叔父去了。但是不久,诸葛珪旧疾复发,在诸葛亮12岁时驾鹤西去。 
叔父也去世之后,19岁的诸葛亮并未走上仕途,而是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拜在司马徽门下后,诸葛亮游历过大江南北,一边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一边勘察地形地势,哪里易守难攻,哪里可伏兵,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同时也结交天下有识之士,获取不少资源。正是他的刻苦努力,为他日后辅佐刘备埋下伏笔。 
建安十二年(208年),经过水镜先生的精心安排,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足不出户就为刘备准确又犀利地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明确告知刘备,曹操与孙权的地位已定,此时应先夺取荆、益之地作为根基,与孙、曹两股势力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并指出夺取此两地的方式就是儒家尊崇的“仁爱”二字,正可谓“得人心者得天下”。 
跟随了刘备的诸葛亮,先是劝孙权与刘备合作,共击“曹贼”,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又出谋划策巩固刘备在巴蜀的政权,协助其建立蜀国。不过,就是这样一位“神人”,也会犯错误。公元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准备北攻伐曹。攻至街亭,诸葛亮任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街亭,并再三叮嘱:“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要道。如失街亭,我军必败。”可惜自负的马谡骄傲轻敌,引兵上了街亭山,被魏军切断水源、掐断粮道,最终不战自乱,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了这位让他错爱的将领,还上书自贬三级。 
自此次北伐后至公元234年(建兴十一年),诸葛亮又先后进行了几次北伐的尝试,期间他发明了许多适用于战时的用品。由于通往北方的地形山多河多,每次士兵们渡河,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发明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头呈螺状,很像现在的螺丝刀,这样省去了搭桥的时间,更节省了士兵的体力。在被司马懿围困在山上的时候,他利用热空气比空气轻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向救兵发出信号。“木牛流马”解决了北伐路途中长距离运输粮草的难题,据说木牛身负一年的粮食能日行20里,即便在蜀道上,也能行如平地。连弩的发明帮助蜀兵以少胜多,连弩一次能射箭十支,足以让魏兵不敢伸头。可是再多的发明,也没能阻挡蜀兵最后兵败的命运。 
正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中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任诸葛亮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也只留言“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一代谋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如何贤能如何预知天下之势,终逃不过未能达成夙愿的遗憾。

 
 
 

37、朱异 
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中,论皇帝做得最舒服最长久的,莫过于梁武帝,在位长达四十八年之久。但这样一个帝王,最后却落得饿死的下场,论原因,不能不提到他宠信的臣子——朱异。 
朱异,字彦和,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朱异年少时调皮聪明,却有个非常糟糕的嗜好——聚众赌博,同乡人都认为这是个祸害。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朱异长大后,改变了志向,立意进取,发奋读书。他遍览《五经》、尤明《礼》《易》,涉猎文史,兼通杂艺,博弈书算,无一不通。在他21岁那年,梁武帝下令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推荐了他。梁武帝听他讲述了《孝经》和《周易》后,很高兴,对左右说:“朱异实异。”而梁武帝对《五经》也很爱好,而且相当精通。共同的兴趣爱好使这对君臣很快就建立起了相当密切的关系。不久,梁武帝任命朱异担任中书通事舍人,成为皇帝的高级秘书。于是朱异开始步入仕途,不久又兼太学博士。后累迁中书郎、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侍中,可谓一帆风顺。 
朱异的能力确实不错,博闻多识,也很精明。据历史记载,无论是方镇改换、朝仪国典、诏诰敕书等大事,他都可以处理;无论多少数据堆在面前,他一边看,一边就能下决断了。而除这些本事之外,朱异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按武帝所喜办事。 
公元547年,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中原牧守纷纷从属地赶来归降,举国为之欢庆。第二天一早,梁武帝就召见当时官至中书舍人的朱异,向他详细述说了自己的梦境,并告诉朱异说:“我平生很少做梦,一旦做梦,皆有应验。”朱异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故意装出十分惊讶的神情,说道:“那我要恭喜陛下了,这是天下一统的预兆啊!” 
公元547年三月,东魏大将侯景派人前来接洽投降。这个人臭名昭著,名声也不好,群臣纷纷反对,武帝有点不悦,又是朱异揣知皇上心意,力劝萧衍纳降侯景:“您的伟大,谁不仰慕?只是他们没有机会表达心意。现在侯景带着土地归降,实在是天意,如果拒不接纳,恐怕会断绝后来之望,还是别怀疑了。”当时,武帝年过半百,已听不得那些反对言论了,他十分满意朱异的上奏,不仅决定收留侯景,还用高规格待遇来迎纳侯景,祸根也就此埋下了。 
虽然朱异为侯景做过那么多工作,但侯景显然并不领情。公元546年,距离投降不过一年,侯景在寿阳造反。当侯景大军眼看即将越过采石(石头城,东吴大帝孙权建筑的江防工事)直逼首都时,武将首领羊侃建议梁武帝发两千精兵占据有利位置,侯景自然瓦解。关键时刻,又是朱异出来阻挡:“侯景必然没有渡江之意。”武帝当然听朱异的话。即便是英武如羊侃,也长叹道:“这下子彻底失败了!” 
当侯景渡过长江,整个朝廷还在歌舞升平,突逢变故,简直乱作一团,只能进入戒严状态。没过多久,皇帝的禁宫台城就沦为侯景团团包围下的孤城。 
这种危急时刻,朱异倒走上激进路线,或许是为了洗刷耻辱,证明自己也是忠君爱国之人,非要顶风出兵。羊侃反对:“现在如果派出去的人少,不能破敌,只能白白挫锐气;如果人多,一旦失利,城门道路受限,兵退之时必然导致大量伤亡。”但朱异就是不听,带领了一千多名将士出战。可悲的是,还没等到与侯景正面交锋,梁军扭头就跑,争着过桥,仅落水就淹死了七八百人。 
不久,朱异就在羞愧交加中发病而死。几个月后当侯景的叛军攻进台城(宫城)后,梁武帝也饿死了。有意思的是武帝至死仍没有意识到他和朱异的错误,还破格追封朱异为尚书右仆射。 

 
 
 

38、贾 充 
在贾充的一生中,虽说他晚年有些贪恋权势,结党专权,晚节不保,但并不能抹杀他的历史功绩。 
贾充字公闾,平阳郡襄陵县人。其父亲贾逵在曹魏时曾担任过豫州刺史、阳里亭侯,不过,在贾充幼年就去世了。贾充在守丧期间极尽孝道,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之后袭了父亲的爵位,顺利地进入仕途。贾充虽然年轻,但很有能力,逐渐从尚书郎升迁到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开始参与一些重要的军事行动。 
当时曹魏政权把持在司马师手里,贾充跟随他平息了毋丘俭、文钦的叛乱。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执掌魏大权。任用贾充为大将军司马,后又转为右长史。257年(甘露二年),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图谋反叛。贾充向司马昭献计,让自己派人去慰劳“四征”。借此窥察他们有无异变。经过观察,诸葛诞果然试图谋反。贾充建议赶快把诸葛诞调到京师里来。司马昭采纳了贾充的计策。于第二年,攻破寿春城,杀死诸葛诞。贾充由于在这次平叛中立了大功,进爵宣阳乡侯,官职升到廷尉。在诛杀魏帝曹髦的过程中,贾充又立了大功,司马昭开始让他统领了首都城外的诸军。 
贾充两次参与了平息曹氏旧臣的反叛,越来越受到司马氏的赏识和信任。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后,登基做了晋武帝,贾充再次得到重赏。因为司马炎的登基,贾充也有很大的功劳。当年,司马昭当了晋王后,本想把王位传给次子司马攸,但贾充却说,司马炎宽厚仁爱,又是长子,有人君的品德,因此司马炎得以继承爵位。司马昭临死前,司马炎询问后事,司马昭说:“真正知道你的人,是贾老先生啊!”由此,贾充在司马炎手下,自然只会加倍显赫。司马炎刚当了晋王,马上拜贾充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封临颍侯。等他当了皇帝,贾充爵位上升到鲁郡公,连贾充的母亲也得到了封号,全家荣耀无比。 
279年,晋武帝准备大举伐吴,任命贾充为大都督,统领六军。贾充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晋武帝坚持己见,贾充只好接受了任命。出乎意料的是,晋军居然一路势如破竹地灭了东吴。结果,晋武帝又赏赐了他一笔惊人的财富。 
贾充在历史上名声不佳,但是他也没有做过大奸大恶的事情。他年老生病,晋武帝不但派人问候,让太医去诊治,而且自太子以下的皇族都时常问候他的病情。282年,贾充病逝。 
贾充虽然在官场上一帆风顺,位极人臣,但毕竟没有人的生活是完美无瑕的,他的家庭生活着实让平民百姓都有点同情这位权势熏天的大将军、大法官。 
话说贾充的元配夫人李氏是个名门闺秀,端庄贤淑,但是她的父亲中书令李丰参与了密谋除掉司马师的计划。后来李丰被杀,贾充的李氏夫人也被株连流放到边疆。贾充便另娶了郭槐,这是个骄横泼辣的狠角色,对贾充身边的所有女性都妒忌得要死。她为贾充生下了长子贾黎民,奶妈抱着三岁的小黎民在门口玩耍,贾充一进门,黎民就朝他笑,贾充心里很高兴,就拍了自己的孩子一下。郭槐远远望见这一幕,马上认定贾充和奶妈有一腿,居然把奶妈鞭打致死。黎民和奶妈的感情很深,又是吃惊又是想念,很快就病死了。后来郭槐又生了一个儿子,结果如出一辙,她又把这奶妈给活活打死了,搞得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也因思念奶妈而死,害得贾充没了继承人。 
后来,贾充的李氏夫人遇赦回到洛阳,可贾充不敢把她接进家中,只得为李氏另外盖了所房子安身,而且贾充从来不敢去看望。贾充在官场上玩转权术,平步青云,一生顺遂,对老婆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什么手腕都使不出来,也算是一物降一物吧! 

 
 
 

39、陶 侃 
比起陶渊明,曾祖陶侃的知名度实在略逊一筹,但对于东晋王朝来说,陶侃的重要性却远远超过陶渊明。 
陶侃,字士行,溪族,原籍东晋鄱阳郡(今江西波阳县东北)人。出身“寒门”,社会地位低下,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对陶侃管教很严,为了儿子出人头地,可谓煞费苦心。 
有一次,同郡举人范逵遇大雪,刚好寄居在陶侃家,如何招待贵客,陶侃一筹莫展。这时,陶母剪掉头发换成钱。不仅如此,陶母还揭床铺,将御寒的稻草搬来喂范逵的马。范逵没有白吃白喝,特地向庐江太守张夔推荐了陶侃,并称赞其母是多么的贤德,有这样的母亲,儿子绝对出色。就这样,陶侃被召为督邮,即代表太守巡行属县的小官。随后不久,陶侃又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份,公元296年,陶侃来到洛阳,开始找机会认识上流社会。但是,陶侃的身份和容貌使得他的求职过程极为艰辛。陶侃意识到,唯有投靠世族,才能在官场上站住脚。为此,他特地去求见司空张华,但张华却非常疏远他。陶侃倒也非常有耐心,多次求见,终于得到了张华的垂青,做了郎中。 
在洛阳待了五六年,陶侃依然毫无作为,而西晋的内乱愈演愈烈。洛阳内外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江东贵族纷纷返家避乱。此时的陶侃认识到,在洛阳的这种门阀政治下,他是难于出人头地的,必须到新的地方寻求发展。此时恰好在别人的推荐下,陶侃补任武冈(荆州南部)县令。这算是一个小有职权的官职,虽然陶侃已经四十多岁了。 
若 非战争,陶侃很可能永无出头之日,非常态的年代就要用非常规的手段脱颖而出。陶侃在镇压张昌起义军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华。荆州刺史刘弘也十分欣赏陶侃的能力,认为他将会继承自己的伟业。果不出刘弘所料,因为镇压张昌起义有功,陶侃被封为东乡侯,食邑千户。313年(建兴元年)便当上了荆州刺史,真成了刘弘的继任者。 
平定了大大小小的叛乱,陶侃逐渐进入东晋王朝的政治核心。但是满朝文武,像他这样靠自我奋斗出身的人实在太少了,不是姓谢就是姓王,都是权臣贵族。陶侃必须在变幻莫测的政冶风云中,既维护自身安全,同时一展抱负。“墙头草,随风倒”,虽然形容陶侃有点不堪,但在当时,对陶侃这样一个没有贵族出身的高级将领而言,却是非常重要。 
最初,陶侃与一个权臣华轶关系不错,侄子陶臻还当了华轶的参军。但随着华轶与司马睿矛盾越来越尖锐,陶侃也有所变化,最后终于背弃了华轶,后者兵败被杀,陶侃也官升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尽管这有违忠义,但在当时,司马睿是贵族,地位高于华轶,时人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陶侃与贵族王敦的关系更是一波三折,恩怨夹杂。是王敦发现并任用陶侃,但也对陶侃的屡立战功感到特别不安,屡次起了杀心。幸亏陶侃与周访有姻亲关系,后者的权力亦不能忽视,王敦才改变主意。这在陶侃的政治生涯中无疑是非常惊险的一次经历,连夜逃出的陶侃见到周访,一向严谨的他也不免放声大哭,说:“如果不是你支持我,我早就不行了。” 
世族们不会允许一个寒门总揽东晋朝权的。陶侃明白自身处境,做任何事情总不能完全放手,当然更不敢轻易侵犯世族权益。但这种小心谨慎为陶侃赢得了一个风光的晚年,当其他争权夺利的贵族或死或贬,黯然退场时,陶侃以七十六岁的高龄善终,并得无数追赠,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当然,从他最初的奋斗,在军中四十一年,冲破门阀政治,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成为一代名将,整个人生即是一部传奇。

 
 
 

40、王导 
与那些妇孺皆知的名臣相比,王导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有一句话相信你一定听说过:“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说这句话的就是王导。王导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三朝元老,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是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与皇帝一起坐过龙椅的大臣。 
王导,字茂弘,晋朝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当时,琅砑王氏是名门望族,王导的祖父王览官至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王导在少年时代就非常与众不同。等长大一点后,王导很自然地就进入了仕途。 
王导与司马懿的曾孙、琅琊王司马睿关系很好,王导看中司马睿的皇族身份,而司马睿则十分欣赏王导的才学。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司马睿受命镇守建业(后改称建康),王导跟着他南渡,一直帮他出谋划策,司马睿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司马睿刚到建业时,由于南北世族之间有较深的隔阂,所以江南的大世族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王导看到这个情况后,决定组织个活动为司马睿壮壮声势。于是,在三月初三的“禊节”那天,司马睿以国家元首的规格出游,不仅乘坐金碧辉煌的肩舆,身后还跟着名将王敦、名臣王导以及一大群北方名士护驾。南方的望族顾荣、纪瞻等看见这种声势,大为震惊,心理防线顿时垮掉,纷纷在路边下拜行礼。 
王导趁机对司马睿说:“古来想要成王霸之业的,莫不礼敬故老,虚心求教,以招揽贤俊,何况当前天下变乱,大业草创,更加急需人材!顾荣、贺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领,如果这两人招来了,其余的人自然没有不来的。”司马睿使王导亲自去招顾、贺,二人应命来见,被分别任命为军司马和吴国内史。从此,南方士族归附司马睿。 
一出手,王导就把南方的世族搞定了,司马睿从此声望日隆,他对王导也更加器重。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晋湣帝司马邺被后汉刘聪掳走,第二年,晋湣帝被杀,司马睿成了晋王朝唯一的合法代表。公元318年(建武二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史称晋元帝。王导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也就是宰相。当时,王氏家族的势力极其庞大,他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重要官职多被王氏占有。也许是为了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司马睿即位受百官朝贺时,他再三请王导共同坐在龙椅上受贺,这在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但王氏家族似乎并没有收到司马睿表达不满的信号,所以愈发骄横。司马睿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削弱王氏势力。他开始重用刘隗、刁协等人,王导开始被疏远。王敦本来是个野心家,乘机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于永昌元年(322年)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了刘隗等人。当王敦还想进一步篡夺政权时,王导便表示坚决的反对,出面来维护东晋王室。王敦无法实现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太宁元年(323年),司马睿病死,晋明帝继位,王导受遗诏辅政。王敦认为有机可乘,再次图谋篡位。这时王敦忽然病重,由兄长王含担任元帅。王导坚决抵抗,写信给王含说:“宁作忠臣而死,不愿作无赖而生。”派兵杀得王含军队大败。王敦一气之下命丧黄泉,王含父子被杀。王敦虽有谋反罪名,但王导却因大义灭亲、保卫皇室有功而再次升迁,琅琊王氏依旧是江东第一名门望族。 
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病死,幼主成帝司马衍继位,王导继续与外戚庾亮共同辅政。在辅佐了东晋王朝的三任皇帝后,殚精竭虑的王导于咸康五年(339年)病逝,终年64岁。 

 
 
 

41、谢安 
公元383年(宁康十一年),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20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佳话,这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而运筹帷幄,夺取这场胜仗的指挥家便是东晋宰相——谢安。 
谢安,字安石,是绵延了近三百年的显赫世家——陈郡谢氏家族的子孙之一。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自幼聪慧。4岁时,谢安被当时的尚书吏部郎桓彝看到,桓彝赞叹:“这孩子风俊神清,以后肯定不啻于王承!”稍大一些,谢安更出落得气宇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丞相王导都知道他。 
但这样一个神童,成年后却并无意仕途,每天除了跟支道林、王羲之、李充等名士一起谈文论诗,畅谈玄理之外,就是游赏山水之间,借以自娱。 
直到40岁时,谢安才因为弟弟谢万而被迫出仕。当时,谢万是西中郎将,他自高自大,最终在战斗中兵败而遭到废黜。为了维持谢家的荣耀,谢安就必须步入仕途。他最初担任桓温征西大将军府的司马,后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短短数年间,谢安由文士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的宰相。 
公元372年(咸安二年),孝武帝继位。没有得到皇位的桓温大失所望,便想发动政变。第二年,他带着一批人马,来到建康城外的新亭,下令召见谢安和王坦之。当时,不仅京城内人心惶惶,就算有“扬州独步”美称的王坦之也非常害怕,手中的朝板都拿颠倒了,只有谢安神色不变地说:“晋朝存亡,在此一行。” 
在与桓温的会面中,谢安无视四周压抑的气氛,镇定地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设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卒呢?”话一出口,向来杀伐决断的桓温变迟疑了,他看到谢安如此镇静,又考虑到其影响力,只得下令撤除了埋伏。这场谈判,谢安维护了晋朝的稳定和安危,其镇静的气度亦载入《世说新语》,成为传世美谈。而这种镇静更是在淝水之战中发挥到了极点。 
公元383年(太元七年),前秦苻坚以80万大军兵临城下,而东晋只有8万兵力,整个朝廷顿时慌作一团。战斗即将开始之际,大将谢玄向谢安请示,谢安只是说“已经有安排了”,就跑到别墅大宴宾客,让谢玄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直到半夜,看到谢玄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谢安才开始分配任务。 
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有什么事情,谢安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只是孩子们打了胜仗。”直到客人告辞,谢安终于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跑入内室大笑,踩断了木屐底下的屐齿也没察觉。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谢安有一位同乡,因缺少回乡的盘缠,仅有5万把蒲葵扇。谢安随手拿了一把扇子,手绘起来当作装饰,结果不到一个月,蒲扇便销售一空。谢安讲话本就带有祖籍河南腔,但是不凑巧有鼻炎,结果语音浑浊。为了发出那种模糊浑浊的调子,大家都捏着鼻子作谢安腔,一时众人鼻头均红红示人,这就是有历史记载的“洛下书生咏”。 
然而,过于受人欢迎,必然会遭到另一些人的妒忌。会稽王便处处刁难谢安,在这种情况下,谢安告老返乡,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谢安不仅精通战术,还是个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全才。论绘画,他收藏了顾恺之的画,称赞其画是“自生人以来未有也”。论书法,曾经跟王羲之学草书,并与其不相伯仲,在行书、隶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样一个人,没有理由不成为当时的楷模人物。 

 

 
 
 

42、王 猛 
魏晋十六国时期,后人以“五胡乱华”称之。那时少数民族异军突起,强烈威胁到北方的东晋,但也正是这个时代,无数人才风起云涌。这些人中最有成就的皇帝莫过于苻坚,而苻坚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功绩,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首席谋士兼好兄弟王猛。 
王猛,字景略,晋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父母都是普通百姓,因为战乱四处逃避,家中没有半点资产,成年的王猛只好靠卖簸箕为生。尽管从事低微的职业,但王猛丝毫不自卑,心比天高,对琐细之事不甚关心,更不屑于与俗人打交道,这种想法和作派时常遭到贵族子弟的轻视和耻笑。王猛却悠然自得,从不计较。在四处游学、推销自己时,虽然有几个人赏识他,想要重用,但是,并不是他理想中的名主。王猛不遇名主誓不罢休,绝不低就,干脆跑到华阴山隐居起来。 
公元354年(永和十年),东晋桓温北伐,击败苻坚,驻军坝上,关中父老争相携酒犒劳。王猛也身穿麻布短衣,前往大营求见。在大庭广众面前,王猛一面扪捉虱子,一面与桓温纵论天下大事,旁若无人,滔滔不绝。桓温暗暗称奇,当即抛出橄榄枝,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幕僚。但是,王猛拒绝了。 
前秦将军苻坚很早就知道王猛的名声,立即派吕婆楼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谈及国家大事,非常投机,苻坚把他比作诸葛亮。从此,王猛的仕途柳暗花明。 
357年(升平元年),苻坚自立为大秦皇帝,王猛则被任命为中书侍郎。由于王猛政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他刚调任京兆尹,听说苻健的小舅子强德横行霸道,劫人财产,欺压百姓,王猛毫不畏惧,立即将他捕杀,陈尸于街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猛又严厉查处害民乱政的官吏二十多个,震撼了朝廷上下。苻坚感慨地叹道:“直到今天,朕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贵的!”此时36岁的王猛在一年之中竟然接连五次升官,从尚书左丞到吏部尚书,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 
王猛不仅在政务上显示出杰出的才能,而且在统兵征战中也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从公元366年(太和元年)起,他率军攻东晋荆州,讨伐叛乱的羌旅首领敛岐,一纸书信退张天锡的大军,十几个人入虎穴生擒李严,截击斩苻柳,攻拔陕城……简直数不胜数,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更著名的是与前燕一战,王猛以少胜多,以五万军队对三十万大军,从早上一直打到正午,前燕军崩溃,王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公元372年(咸安二年)6月,苻坚让苻融接替镇守邺城,把王猛调回京师,委任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授予王猛一切军国内外大事的裁夺之权。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如此了。苻坚对王猛无比信任,王猛也不负重托,给了苻坚一个强大的前秦帝国。 
但好景不长,公元375年(宁康三年)6月,王猛积劳成疾。苻坚心急如焚,亲自为王猛祈祷,并派侍臣遍祈于名山大川。王猛的病情稍有好转,苻坚又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的囚犯。到了这年7月,王猛不治而亡,苻坚三次临棺祭奠痛哭,并对太子苻宏说:“看来苍天是不想让朕统一天下,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朕的王猛?”王猛死后,苻坚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规格,隆重安葬了王猛,并追谥他为武侯。 
王猛一死,苻坚等于失去了左膀右臂,后来的淝水之战,大败而归,就是因为没有听从王猛临死前的忠告,“若王猛在,则天下必归秦矣”。——这句话只能成为镜花水月了。 

 
 

43、杨素 
他在历史上毁誉参半,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他“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他征战无数,每有战功,未尝败绩;要说功,他一生征战于沙场,对大隋的统一和边塞安定有过不容磨灭的贡献。要说过,杨广所做的杀兄淫母之事,他也应算是政治上的帮凶。他就是大隋王朝功盖华夏的开国元勋,炀帝杨广的贴身重臣——杨素。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境内)。他不但是隋朝杰出的军事家,还是著名诗人。 
杨素出身北朝贵族,在北周时期官拜车骑将军,并参加了著名的平定北齐的战役。他和后来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结交甚厚,两人曾同朝为官,同为北周宰相。后来杨坚建立隋朝,杨素被封为御史大夫。后又因攻陈立功,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坚死后,杨素辅佐杨广,官拜司徒,被改封楚国公。 
杨素治军极严,“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他每次指挥打仗,因不听将令、违反军纪而被斩的人,“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这位“流血盈前,言笑自若”的大将军,可谓“无情”与“冷血”。可是当陈兵尽割隋军的鼻子以邀功求赏之时,杨素却对陈朝的俘虏实行优待政策,对俘虏不杀不辱,宽慰后还全部释放。除此之外,他对陈朝的百姓也是秋毫不犯,从而大得民心。 
曾有人说,三国时期的周瑜不算名帅,因为他只喜水战而不善陆战,而鲁肃只能打打埋伏。按照这样的说法,杨素堪称名副其实的良将了。他不但善于陆战,打起水战来也是毫不含糊。灭陈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公元588年(开皇八年)2月,隋朝皇帝杨坚下诏征讨陈后主,杨素被封为行军元帅之一,统领水军主力。2月中旬,隋军整装待发,杨素带领部队出巴郡进三峡,发起伐陈的第一轮攻势。部队行进至流头滩(今湖北宜昌西北虎头滩)遭遇陈将戚昕抵抗,戚昕依据险要地势坚守不战,众将一筹莫展。杨素分析敌我形势,认为白天不易出战,且兵贵神速。于是,决定水军主力进攻,陆军加以配合,制定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乘夜突袭。 
到了深夜,杨素亲率战船数千艘,趁着夜色突然开始正面进攻,陆军一部由长江南岸攻击别栅,铁甲骑兵从江陵西进攻击北岸白沙据点。第二天拂晓,隋军在杨素的指挥下一举击溃陈军。只有主将戚昕一人逃走,残部尽数被俘。 
杨素得胜之后,立即颁下一条命令:隋军将士一律不得为难所俘的陈军将士,不得骚扰附近百姓。杨素的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长江沿岸居民百姓的爱戴,也消弱了陈军对隋军的仇恨,间接地打击了陈军的战斗意志,最终取得了伐陈战争的胜利。 
但是这位文韬武略的将军却差一点死在自己的妻子手上。 
杨素的妻子郑氏是一个典型的悍妇,一次杨素忍无可忍地对妻子说:“幸好我不是皇帝,就算是我当上了皇帝,我也不会让你这样的人成为后宫之首的。”没想到郑氏竟然把这话上奏给隋文帝杨坚。这时,杨素如碰上一位心胸狭窄的皇帝脑袋就可能搬家了,好在杨广知道杨素不可能谋反,所以并没有加罪于他。 
杨素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而且他的诗如其人,诗风上也表现出平实、旷达和强劲。历来公认他的两首《出塞》诗为他的代表诗作,其中不仅素描了他直目战场的历历情景,也映射和表明了他对边事、战事、国事的态度、意向和主张。后人对杨素的诗歌评价也颇高,“沉雄华瞻,风骨甚遒,已辟唐人陈、杜、沈、宋之轨”。

 
 
 

44、高 颎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这样可悲的结局,与两代皇帝的用人失误是分不开的。比如,对隋朝第一名臣高颎的罢黜和迫害,就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最大败笔。就连亲自参与埋葬隋王朝的唐太宗李世民都说过,隋朝的兴盛、衰亡与高颎的辅佐、被罢黜及至冤死有着莫大关系。 
高颎,字玄昭,又名敏,今河北省景县人。他17岁就开始做官,精明强干,又通晓军事。因此,时任丞相的杨坚非常欣赏他,将其引为心腹。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丞相杨坚专政,暗地里一直积蓄力量,想要取而代之。 
这时,北周文帝宇文恭的外甥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杨坚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尉迟迥。杨坚怕诸将不能齐心,要派心腹一人前往监军。众人都推脱,唯有高颎请命前往,杨坚非常欣慰,就委任高颎为监军。尉迟迥被平定后,高颎被封为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成为杨坚的得力助手。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同月,拜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无人能比。隋朝建立之后,文帝在高颎等人的辅佐下,政局安定,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但隋文帝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吞并江南、统一南北。但却苦于没有良将,便问于高颎,高颎向隋文帝举荐了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与和州刺史韩擒虎,开皇元年(581年)三月,隋文帝命贺若弼、韩擒虎分任吴州和庐州总管,做灭陈准备。开皇元年(581)九月,节度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两路隋军攻陈。但第二年陈宣帝死了,陈遣使请和,隋朝就以“礼不伐丧”为名而班师。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再次命大军南下伐陈。大军共分三路,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及杨素为各路元帅,而统归杨广节度。高颎是晋王府长史,掌握着实际的指挥权。结果,隋军所向披靡,陈军纷纷降附。开皇九年(589年)正月二十日,隋军攻入建康(今南京),抓到了陈帝陈叔宝,陈朝灭亡,隋朝基本统一了全中国。 
当时,高颎先入建康,陈后主有个宠姬叫张丽华,杨广想纳之,便派高颎之子高德弘去见高颎,让高颎刀下留人,但高颎将张丽华比作妲己,将她斩于青溪。杨广知道后,从此对高颎怀恨在心。这个小插曲,也为高颎日后的悲情结局埋下了伏笔。 
高颎在平陈之役中起了主要作用,所以在一次宴会上,文帝说:“高颎平定了江南,虞庆则使突厥降服,可以说是功勋卓著啊!”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隋文帝对高颎都十分信任和倚重。高颎深避权势,多次辞让官爵,但都被隋文帝拒绝,足见君臣相得之深。但隋文帝对高颎的信任并没有坚持到底,到了开皇末年,高颎渐渐失宠,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得罪了母老虎独孤皇后,而隋文帝怕老婆是出了名的;二是在废立太子一事上,力挺太子杨勇,与隋文帝的本意违逆。没多久,越来越讨厌高颎的隋文帝,就找了一个借口,免了他的官,让他带个齐公的虚衔回家养老去了。但这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诬告接踵而至,隋文帝也不调查,就把他贬为了庶民。 
几年后,文帝驾崩,炀帝杨广即位。杨广重新启用高颎为太常卿。可在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他就因诽谤朝政罪被杨广干掉了。 
诽谤朝政罪是个诡异的罪名,其实它和岳飞的“莫须有”的罪名十分相似,都不过是一个托辞罢了。至于高颎被杀的真实原因,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摆在那里了:他不但杀了杨广喜爱的女人张丽华,他还在太子之争中站在杨广的对手那边。有了这两个原因,高颎怎能不死呢?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杀死,而是先封官后杀死,那就只能说明杨广的老谋深算了。

 
 
 

45、房玄龄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公认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太平盛世。他的手下,谋臣良将可谓车载斗量,其中的“房谋杜断”就是最具杀伤力的一个组合。组合中的“房谋”,指的就是房玄龄,他跟随李世民长达三十多年,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是被后人称道的一代良相。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今山东济南人,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父亲房彦谦曾做过隋朝的泾阳县令。房玄龄自幼便聪慧异常,并博览群书。待到年龄稍长,便已目光如炬,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政治智慧。据说,隋朝开皇年间,天下一片太平盛世,人们都普遍认为大隋朝可以江山永固。但房玄龄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悄悄地对父亲说:“隋文帝没什么功德,是篡位得来的天下,他的儿子们又为皇位争夺激烈,别看现在歌舞升平,灭亡是早晚的事。”后来的事实验证了房玄龄的眼光。 
1 8岁那年,房玄龄被推举为进士,授官羽骑尉。隋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李世民屯兵渭北地区。房玄龄前往投靠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马上授予他记室参军(机要参谋)的职位。从此,房玄龄成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房玄龄最大的功劳,就是和杜如晦一同密谋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得帝位。 
当时,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为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但次子李世民功劳最大。李建成隐隐感到了来自二弟的威胁,于是他和幼弟李元吉结成一党,准备杀死李世民。但在房、杜二人的策划下,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射杀建成和元吉。原来的太子死了,唐高祖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没过多久,索性让位给李世民,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后,大摆宴席,论功行赏,房玄龄、杜如晦等五人功劳最大,列为第一等。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房玄龄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开始了自己的宰相生涯。 
担任宰相后,房玄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员。唐太宗曾对房玄龄说:“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根据唐太宗的诏令,房玄龄在贞观初年对在职官员进行大量裁减,最后核定文武官员六百四十六人。地方行政机构也大量裁并,全国根据地理位置的划分,设十道,三百余册。这是贞观初年全国性的一次重大改革。 
房玄龄不但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且善于因才授任、选贤任能。张亮是个贫寒人士,“素寒贱,以农为业”,但“倜傥有大节”,有智谋,经房玄龄荐举,官至刑部尚书,参与朝政。但张亮胆气不足,无将领之才。房玄龄只用其长,并不“以备求人”。 
房玄龄担任宰相二十余年,选良才,去冗员,对唐朝政治、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房玄龄病卒,享年七十岁。房玄龄生病期间,太宗经常前往探视。如果见到他病情加重就会痛哭流涕,见有好转,便喜形于色。房玄龄病危时,太宗命令把苑墙凿开以便问候,并执手与他诀别。 
房玄龄在世时就被人视为“国器”,而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也无不首推房玄龄,唐人柳芳叹道:“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如果说敢谏的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那多谋的房玄龄则是唐太宗的一条臂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