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及其把握

 nangongcunfu 2014-08-30

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及其把握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规律,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从而把握诗歌的情感。

我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总体来说,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颠倒词序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如下诗句就涉及到词序颠倒: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这几句按正常的词序应该是: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苏轼为何要变序,依笔者来看,一是为了照顾词的格律,二是为了突出强调。但是我们读这首词,就不能机械对译,要进入诗歌意境和诗人思想。

按调整后的词序我们明白诗歌的思路由赤壁景象、赤壁英雄转入了对个人身世的感慨。

赤壁之战、赤壁英雄周瑜引起了词人苏轼的感象,好像他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由于自作多情,难免早生华发,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

从词序调整到情景的还原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苏轼的人生感慨,年纪已高,却功业无成,对比起周瑜破曹时才只有三十四岁,而他却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自然有一种酸苦之味。

再如2014江苏高考卷所考诗歌《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同样涉及到词序颠倒:

城郭休过识者稀

这一句的正常的词序应该是:

休过城郭识者稀

意思是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

经过词序调整,我们就可感知城里少有人知的,当是隐士了。

词序颠倒虽是古诗语言组织中的很少一块,但于高中生来说,却成了拦路虎。它是诗家语构成的一大方法。作为高三语文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机械对译,要放在整个诗境中考察,调动想象、经验,进行还原,力求回复古诗现代版模样,从而加以准确理解。

二是改变词性。主要有如下几种

1形容词作动词

如蒋捷《一剪梅》中的如下诗句就有这类活用: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里“红”和“绿”本是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在诗句中用作动词,讲为“使……变红”“使……变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2形容词作名词

2014年安徽卷所考的《阮郎归·西湖春暮》中如下诗句就涉及到这类活用:

香红渐渐稀

这一句中的“香红”本是形容词,这里变成了名词,指代“鲜花”。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

3名词作动词

2014年四川卷所考的《秋暮吟望》中如下诗句就涉及到这类活用:

二更短烛三升酒

这一句中的“短烛”“三升酒”本是名词,这里都变成了动词,讲为“烛燃短了”“喝了很多酒”,这一行为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惆怅。

又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一所考的

三是省略句子成分

为了使诗句紧缩、精炼和符合格律的要求,古代诗歌往往会省略句子成分。主要有这样一些:

1、省略主语 。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如下诗句就有主语的省略。

向晚(余)意不适,(我)驱车登古原。

这一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突出的是李商隐的心境与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诗就是一种自我感情写照。

2、省略谓语。如杜甫的如下诗句:

迟日(照)江山丽,春风(吹得)花草香。

省略的谓语的补充,将景物间的关系及其和谐表现出来了。

3、省略宾语。如杜甫的如下诗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李龟年歌唱),崔九堂前几度闻(他的歌声)。

省略的宾语的补充,突出了诗人对他与音乐家李龟年交往的追忆,流露了他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4、省略定语中心词。如

王杨卢骆(的诗文)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补充的成分表明,唐初四杰虽遭到浅博评论者的嘲笑,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巨大的文学影响力。

5、省略方位词。如

天街(上)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省略介词。如李白的如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自)九天

7、省略连词,如

(若)东风不与周郎便,(则)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鉴赏需要从语言进入,最终把握诗人的情感,其间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能理解诗歌语言,这就需要我们对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规律有所了解,有所把握,这样我们才能顺利步入诗歌的殿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