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裁在线|姚明:中国很多富豪未必有能力,你懂的

 七月撒丫子 2014-08-30



记者李非凡手记:姚氏“证明题”


对于很多同行来说,专访姚明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甚至在事后评价上也不尽相同。接触少的记者觉得姚明脾气很怪,喜怒无常,对答思维跳跃,几乎不按既定套路出牌,尤其在镜头前很难有相对静止的身体位置,这很容易让摄像师濒临崩溃。


而在熟络姚明的记者眼中,他是一个随性幽默的人,在简单的问答中,他总会用一些俏皮的比喻来描述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往往一针见血,让记者收获意外。就好像常人永远无法呼吸到姚明那一层的空气一样,被穷尽曝光的个人生活与过度消费的职业生涯,对面无数相同,且带有粉丝情绪的篮球历史提问,大多数人无法体会姚明的无奈与乏味。


欢迎关注总裁在线官方微信「总裁邦」

(ID:zongcaibang)


采访中,姚明专注的应答状态,完全始于商业问题的抛出。作为中国被包装最为成功的运动商品,姚明对于商业有更多的野心。毋庸置疑,无论从身体还是心态,姚明已经彻底告别了自己作为运动员的篮球生涯。在篮球场上,他已无法,也无需去证明什么。但在商场上,目前缺少实业支撑、品牌影响力下降、薪资广告收入骤减、商业谋略储备相对薄弱、并无足够庞大资本的姚明,需要证明的还有很多,正因为他深知于此,在探讨商业策略的氛围中,他表现的极为专注。


从进入NBA到退役,9年间附着于姚明身上,商业收益与影响力的空前成功,必然因素在于姚明本身的天赋,以及姚之队经营团队的贡献。同时,大量历史际遇的聚合,让类似的成功难以复制。如果姚明团队能在跨界商业后,走出一条可行的体育产业市场化转型之路,对于中国体育界、商界、资本界都将是巨大启示。


在这条路上,姚明走得并非平坦,对巨鲸音乐网300万美元的投资在去年底打了水漂。因为其投资而名噪一时的股票“合众思壮”,却让姚明持股价值较鼎盛期缩水76%,最终消失在该股前十大股东之中。当谈到往昔福布斯名人榜,姚明用狡黠的笑容对我说,“现在中国很多有财富的人,未必有能力,你懂的。”对他来说,依靠球技与名气获取财富的时期已然过去,未来更长时间内,以精准的商业策略创造价值,开始成为立业之本。而现在的姚明比任何时候都急于自我证明后者能力的存在。


无论是达沃斯、博鳌等大大小小的行业论坛中,还是在上海交大的商学院课堂里,你经常可以望见一个鹤立鸡群的人,很多时候却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在向他人求教。在从体力劳动为主,到脑力劳动的转型中,姚明坦言过程非常痛苦,“更重要是性格的改变,要学会怎样容忍,怎样耐心,我不敢说自己完成过渡,商业这个东西才刚开始,你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得100分,不证明你一定考得上大学。”


但这个自认的“小学生”,在2009年全资收购了上海大鲨鱼男篮,试图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剥离体育产业行政体制的藤蔓。“资本一定能撬动体育水平的上升,我对这个产业的潜力有信心”姚明对此坚信不已,尽管传闻中每年有上千万亏损,在这个精明的上海人眼里,这似乎是行政垄断退出后,抢占体育产业市场化大蛋糕,应该付出的代价,尤其当他看到自己的朋友马云也开始问价足球,并注资其中。


说到所剩的事业欲望与新鲜感,如今的姚明,眼前或许只有一道证明题,证明自己名字更大的商业可能。就像姚明所推崇的榜样李宁一样,时至今日,当看到李宁这个标识,还有多少人第一反应会是运动场上的“体操王子”呢?该准备的逐步就绪,该经历的按部试错,只有时间方能揭晓姚明这道证明题的真伪高低。


本期精彩看点:


1、转型商业更多是性格的转变 我不敢说已经完成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大的飞跃,我自己也在体验这种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个技能上的转变,从一个体力劳动者变成一个脑力劳动者,更重要是一个性格的一种改变,要学会怎样去容忍,学会怎样去耐心,包括学习,种种这些东西,都经历一个非常漫长并且痛苦的过程。我不敢说我自己已经完成了。



2、中国现在很多有财富的人未必有能力 你懂的


福布斯这个东西呢我也听说过,它只衡量别人个人的财富多少,并不衡量别人的能力有多少,我们这个国家到现在为止已经看过很多未必是有大能力,但是很有财富的人,你懂的,所以说不用去在乎这些。


3、商业奇才马云也涉足体育 要探索体育和市场的关系


现在也有马云这样的商业奇才也加入到了体育产业,包括我们这个体育产业,我们要探索的是体育这个运动本身和市场这个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们要首先分清楚是谁在搞体育,或者谁在需求体育,这些人的关系,我们要一个一个要它用具体的人群去填到那些空格里面去,然后再去把这些空格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公式联系起来去判断。


4、中国体育产业是政府垄断 他们用批文办比赛


中国的体育产业实际上只有赞助和门票这两块,我们少了两大块,加上这里面其实很大的体制的问题,我们的很多东西就是,我们并不是行业垄断,其实是政府垄断,比赛其实都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去批文进行举办的。


5、 资本一定可以撬动中国体育水平的上升


当我们没有办法去按照一个市场的规律去做这个事情的话,我很难以把这个产业办起来,很难以把资源和资金联系起来,那这个产业就是比较难以做的,从某些方面来说,所以我们要在这上面有所突破,但是我很有信心,因为这一块的发展潜力真的是非常非常巨大。但是如果从,纯粹从体育水平上去发展的话,纯粹从水平上,我认为资本一定是可以撬动这个体育水平去上升的。


6、中国做慈善总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宣传上


在美国做慈善很多时候它,我感觉美国的那个做基金很多时候并没有把那种大规模的宣传放在非常重要的地步,它更多是在做事情,当然也是需要去做一些宣传,但是它的宣传更多是和自己做的事情完全结合在一起。而在中国很多时候必须要把宣传,拿出很大一块精力去做,大家很多时候需要保持这样的影响力去做这样的事情,相对来说我是比较喜欢美国这种做事情做得更多一些。


7、与美国相比 中国社会很大程度上缺乏信任感


中国为什么要花很多的一块精力做宣传或者做说明的这件事,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从很大程度上缺乏这种信任感,所以你不得不花很多的精力进行解释,哪怕你没有什么事,你也要去做这样的一些预防在那里,而美国因为它很有很长时间的信任积累,所以它在这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他们可以把很多的精力放在真正的做事情上去。


8、由于法规缺位 大家才会用道德标准去衡量人


一旦机构庞大以后,没有一个法可依,我指的是国家立法层面上怎样去区分什么是慈善,什么是商业?当然这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这些规定是否合理,是否合乎实际情况等等,缺乏一个很透明,非常成文的一个标准。当缺乏这种基本标准的情况下,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用道德标准去衡量他,而当道德标准直接套上面对实际的时候,实际上很多东西是难以做到的。


9、 姚基金要“去姚明化” 不会成为家族基金会


姚基金不会成为家族基金会,我赞同去个人化的方向。我认为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这种有才能的人加入我们,帮助我们去出主意,帮助我们去管理,帮助我们去运营,我认为在中国这个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不同的头脑,不同的思维加入我们,我不想把自己的未来放得那么窄。


编辑:新媒体运营主管位宇祥


***凤凰财经 全球华人都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